分享

鬼门关在哪?

 地图帝 2023-01-07 发布于上海

多年前离开家乡读书,至今一直怀念,写篇小文纪念下。

我的家乡在岭南丘陵地区,既没有中原厚重的往昔,也没有沿海发达的今时。我的家乡太普通了,甚至连楚王那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我都不能引用来假装自嘲,因为我的家乡还在荆楚的蛮夷之夷,化外之化呢!

但不管怎样,我很爱我的家乡,北流江畔,鬼门关附近。

【苏轼被贬到哪?】

当我铺开地图,勾勒苏轼一生行迹时,发现他曾从我家门前的河流南行北归!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曾被一贬再贬。在去世前2个月,他写下了一首《自提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个地方,是苏轼被迫漂泊的流放之地。黄州之后,苏轼曾东山再起;但惠州和儋州却是苏轼晚年贬谪的最后两站。那么从广东惠州到海南儋州的路线,苏轼是怎样走的呢?

当时的惠州尚属野蛮荒僻之地,但即使条件艰苦、劫难连连,苏轼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然而,命运再次驱赶他,要从岭之南再贬谪到海之南!

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七日,苏轼已经60岁,垂老投荒,已经做好再也回不来的准备。

元符三年( 1100) 正月,哲宗驾崩,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因此从琼州量移廉州( 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 。北归的路线同样是南流江-鬼门关-北流江,再进入珠江主流。

我家就在北流江边,所以苏轼曾从我家门前路过。

【鬼门关】

在苏轼南去北归的旅程中,有一个地名:鬼门关。

鬼门关位于北流和玉林交界的地方。因为北流江向北流入西江,南流江向南流入北部湾,两江之间并不相通,所以需走一段陆路,鬼门关就在这段路上。

苏轼在南行时,曾作《竹枝词》,诗曰“自过鬼门关外天,命从人鲊瓮头船”,就是说,只要过了鬼门关,生命就如同行驶在险滩上的船一样。人鲊瓮,是长江的著名险滩,看这名字即知人们对此滩的描述:人如同装在瓮子里的腌鱼一样,一点也主宰不了命运。

北归时,苏轼说:“我从此关出,又从此关归,须以诗记之”,遂赋《步韵郁林鬼门关》(郁林为广西玉林市古称)。

鬼门关是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是中原通往岭南的要道。

唐宋期间被贬谪经过此关的文人士子有数百人。中唐宰相杨炎,是“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从财税重臣直接贬为崖州(今海南三亚)司户。路过鬼门关时,他写诗感叹:

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

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

诚然,岭南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当时还没有怎么开发,在自然方面是“瘴疠之地”,在人文方面是“化外之地”,对于北方人来说不免恐惧重重。

唐宋贬官们口中的“鬼门关”,作为南流江与北流江之间的交通咽喉,原名“桂门关”。据《尚书》记载,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54年),越裳氏(今越南、老挝),向周王室进贡白雉,也是取道合浦-南流江-北流江-苍梧这条路,必须经过此关。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郡(今越南),也要从此处经过,曾在此屯兵歇马。

【南流江和北流河,南北交通要道】 

秦朝在桂林开辟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也就连接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今天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然而在秦汉到东吴时期,岭南最重要的港口是合浦(今广西北海),即南流江的入海口。

这条路线是这样的:中原-长江-湘江--漓江-西江-北流江--南流江-合浦。漓江汇入西江(珠江主干)处,即是苍梧。今天梧州接壤的广东肇庆封开县,在汉武帝时期曾得名“广信”,源于汉武帝诏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广西、广东名字来源正是源于北宋时期以广信为界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可见至少在汉武帝之前,苍梧是岭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苍梧主要的出海通道是合浦。

随着广州港的开发和发展,梧州-广州的水路自然优越数倍,梧州-合浦路线也就渐渐没落了。

唐宋时期的贬官流人,因为文化心理的抒发需要,才把它命名为“鬼门关”。

曾经闻名的“鬼门关”,今天因采石开路不再险峻,只有324国道旁一座小山坡上刻着“天门关”字样的山石。

若去考证粤语的源流,你将会发现,正是沿着梧州-合浦、梧州-广州,以及梧州-南宁这三条水路,讲着可以互相交流的粤语次方言。如果你学习古代汉语,你也会发现,现在的官话方言区主要是明清音,粤语是更早时期的中原官话与粤地融合的结果。

我的家乡北流河畔,虽然只是普通的边远山村,却同样与华夏文明血脉相连。这片沉默无言的大地,勤劳务实,尊师重教,才有了今天的我。

作者:陈冬兰,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 儿童文学,公众号「在南山之南」和「儿童电影之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