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夏日的清涼。

 淳淳之美书馆 2023-06-1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来源 | 谁最中国
图片


午后的太陽,一点点西落,趴在竹席上的我,等锅子里的绿豆慢煮成沙。

黄糖守在锅边痴痴地呆看着,冰块列队排好乖乖地等待着,它们或许也很明了,理想的夏天,应当是这样过的。

应当有一段很慢很長的时光,漫長到让人不得不无所事事起來,赤着脚走來走去,剖一個西瓜,听一阵蝉鸣,泡一锅绿豆,准备在闷涩的傍晚到來之前,做一杯绿豆冰沙來喝。

捧一碗清凉,不嫌苦夏太長。就像瓦爾泽诗里写的那样,瓜果甜蜜清爽,冰块叮当摇晃,日子发出愉快的声响。

图片

一碗,暑热尽消

小时候,吃零食喝饮料,都是极受限制的,唯独有一样酸梅汤,暑热盛时,几乎天天煮,老老小小都爱喝。

煮酸梅汤的乌梅、陈皮、甘草、山楂一类,从中药房就可买齐全,尽是祛暑生津的材料,酸甜里略带一些苦味。

小时候猜,一定是那丝苦味,才使得酸梅汤可以如此“光明正大”地成为夏日的正义,太纯粹的酸甜,坏牙齿,大人一定不会允许小孩子多喝的。

这种略带些苦味的酸梅汤,是北京小孩的童年记忆,再往前追溯,京城里还有过一家卖酸梅汤有名的老店,信遠斋。

梁实秋也去喝,评价其味道极其浓郁可口,“倒出來的酸梅汤在碗里讲究挂碗,含在嘴里如同品纯醪,舍不得下咽。”

图片

记得电视剧《大宅门》里也有一段,說白玉芬回到白家,周身热气腾腾的。

白景琦吩咐下人给端來一碗信遠斋的酸梅汤,玉芬仰头一饮而尽,不等喘口气,立刻叫再倒一碗。

冰镇酸梅汤的痛快,堪比一阵穿堂风,把黏在身上的薄衫都拂开了,便是气也舒顺了,手脚也清爽了,连太陽也眉目可亲起來。

与广东朋友交流夏饮的习惯,聊起酸梅汤的那一丝苦,遭到了嘲笑,“你要在广东長大,夏天会被妈妈按着头喝凉茶,可比酸梅汤苦多了。”

粤地潮湿闷热,街头巷尾常见小小的凉茶铺子,一口口老旧的熬煮凉茶的锅,一张竖排的,写了名称和功效的凉茶单子。

图片

大都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罗汉果一类的药材搭配,要清热的,有,要泻火的,有,要祛湿的,有,要甜蜜的,无。

夏日想要解暑,太纯粹的甜怕是会适得其反。

总要带些苦,带些涩,比如海南的老盐柠檬水,简单到只需要盐、糖、柠檬、冰水,三四块钱一大杯,满满的酸和咸涩,灌进喉咙,像灌进一股清凉的海风。

似乎只有这样,那股燥热才能从里到外抒发出去,才能彻彻底底地清爽起來。

图片

一碗,满目斑斓

上学时的零用钱,存不住的,大都要献给校门口卖小吃的摊主们。

尤其在夏日,沙冰摊子外面高高低低围一圈儿小人儿,脆生生的声音喊,“我要西瓜”“我要多一点牛奶”“我要红豆”,仿佛树上的蝉都成了精。

一碗沙冰端在手上,透明的冰山顶着五彩斑斓的水果块们,丰富,清甜,冰爽,明朗到叫人无法拒绝,好像这样才是夏天小吃该有的样子。

像是川渝的夏天一定不会少了的冰粉,不就是那般明媚可人吗?

手搓的冰粉,充满了具有生命力的细密泡泡,颤颤巍巍地承托住码在上面的山楂片片、西瓜颗颗、花生碎碎......

图片

各式水果不必說,有的地方习惯加小糍粑,有的地方会放一大勺醪糟搭配小汤圆,口感是怎么丰富怎么來。

要问哪里的冰粉最好吃?只有一個答案能让川渝人同意——沸腾的火锅边上。

红油翻滚,犹如盛夏热浪,小米辣释出浑身解数,拥抱锅里的毛肚和鸭肠,你吃的嘶嘶吸气,但又中了魔般,停不下來,谁能救你?

一碗冰粉,别來无恙。闽南也有一道传统夏日小吃“四果汤”,与冰粉乍看之下,颇有姐妹之相。

图片

冰粉是用植物假酸浆籽揉出來的,而四果汤里的石花膏则是生長在礁石上的石花菜熬煮成的。

一個地生,一個海养,却又都是果冻般清澈动人的模样。

榕树荫浓的闽南夏日,走在骑楼檐廊下,若是看见哪家四果汤店门口围了许多放学的小孩,选它就没错了。

一只小碗,舀一勺蜂蜜汤底,一勺绵密红豆,一勺耐嚼的阿达子,几块清甜仙草冻,还有滑溜溜的石花膏,最后选你想吃的时令水果。

图片

西瓜菠萝芒果火龙果,琳琳琅琅,說是四果汤,却常常能摆出将近四十种配料來选。

这般多样,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吃腻的吧。

同样一碗满目斑斓的,还有云南的泡鲁达,海南的清补凉,常有令外來的朋友啧啧称奇的配料,亦有令人会心一笑的美味治愈。

需得要这样丰富的,明快的,才可称得上是夏日风物诗啊。

图片
图 | 蒸开心

一碗,软糯安心

早些年去闽南,吃过许多碗四果汤,往北走到福州,发现了一碗更叫人直呼满足的夏令小食,長乐冰饭。

四果汤有的,長乐冰饭也有,花生碎、葡萄干、各色水果、芋头红豆......長乐冰饭,精彩之处在于“饭”。

当季糯米,上锅蒸熟,舀进飘着雪花冰的糖水里,撒上配料,大功告成。糯米饱满甜蜜,粒粒分明地,与齿面搓磨,咀嚼这样的糯米饭。

你会想起奶茶里的珍珠——同样弹糯,但又比珍珠更自然,充满了朴素的香气。在闽地潮热的夏日里,一碗冰饭,清凉而笃定地,唤起你的食欲來。

图片
图 | 张百万

再继续往北,翻过武夷山,跨过浙地,淌过太湖,抵达苏州,会发现有長乐冰饭异曲同工之妙的,苏州绿豆汤。

苏州绿豆汤,绝非“一瓢水把绿豆煮开”的粗糙做法,而是颇为精致地,用糖渍好的红绿丝、冬瓜糖、蜜枣、芸豆,來配煮熟的绿豆与糯米。

绿豆不能煮散,汤色要清,糯米亦不能煮烂,最好有形,吃时取一盏瓷碗,舀上绿豆糯米,还有十來种配料。

最后浇上薄荷水——这一碗,有糯米弹韧,有绿豆沙绵,有薄荷冰,有蜜饯甜,可谓冰肌玉骨,清凉无汗。

这碗绿豆汤,颇有些复古之意,该当是江南之夏里,一丝别致清爽。

图片

图 | 张百万

光是看着,仿佛都想象到一位說着吴侬软语的姑娘,暑热蒸腾时,一勺一勺,把这碗绿豆汤慢慢送入口中,便替了饭,也解了暑,汗也褪下了,笑意漾出來。

盛夏烈日里,最叫人心生欣喜的,总是这样一碗清凉。

在风都凝滞的日子里,在没有胃口的时候,在无数個干渴的瞬间,最想要听到的,莫过酸梅汤里,冰块互相碰撞的声音。

最想要看到的,莫过熟透了的果子们七彩斑斓盈盈一碗的热闹,仿佛把日子也点亮。


征稿 | 廿四节令,风物闲美。



主编 | 壹心
微信 | DFMX005
音乐 | 四季音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