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张志江:说说明光集的扬州人

 新用户9326cauu 2023-06-18 发布于安徽

说说明光集的扬州人
(上)
明光集(今明光市区)在100多年前,原是一个小渔村,叫灵迹乡。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设了明光站,明光集才逐渐繁华起来。“胡、李、汪、秦”四大家族是明光集的原住民。1932年,国民政府设置嘉山县(县治在三界)之前,明光集属于盱眙县管辖,俗称西乡。抗战时期日伪的县政权设在明光集,直到抗战胜利后,明光成为县城。清末民初,陆续有大量的“北乡”人逃荒来到明光,尤以江苏睢宁、宿迁和皖北泗县、灵璧、五河以及山东等地移民居多,附近的盱眙、泗洪、凤阳亦有之。过去那个年代,逃荒人都是向南走,到了明光,一看还算繁华,就不再继续南行了,此后就定居下来。在建国后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仅从“北乡”来的移民就可能多于明光集的原住民,因此,明光可以算作是一座移民城市。
本文将要讲述的是从东南方向来的扬州人。扬州有2500多年历史,它始于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称为广陵,战国时期称邗城,公元590年始称扬州。那是由于大运河的建成开通,隋炀帝迁都扬州,扬州城逐渐变大,人口迅速增加,百业兴旺,更加繁华。

天下闻名的扬州“三把刀”
扬州历史悠久,汉、唐、清时几度繁华,催生并刺激了“三把刀”行业的发展与兴盛。所谓扬州“三把刀”,指的是厨刀,剃头刀,修脚刀,这三把刀在扬州人手中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成为扬州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扬州的三把刀已发展成为一大产业,扬州“三把刀”不仅有着精湛的理论、规范的技艺,而且有文化做支撑,使得三把刀产业的品位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由于扬州城的不断扩大,形成地少人多(人均不足一分地),聪明睿智、勤劳能干的扬州人不甘贫穷,逐渐走出扬州,走向全国,把三把刀技艺带到各地,使扬州三把刀传统文化在祖国各地扎根并发扬光大。
厨刀。扬州的菜刀作为三把刀里最突出的一把,是美味淮扬菜的代名词。淮扬烹饪技艺以精工细作著称,案上功夫主要体现在严谨、规范的刀工上。淮扬菜又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包括从苏北淮安至扬州一带,都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经笔者考证,明光集的饭店很多,做的菜系也是以淮扬菜系为主,但主刀厨师却少见扬州人,仅有一名达姓(镇江籍)厨师是建国前明光著名的凤鸣园菜馆大厨。可能是因为明光集地方太小,扬州的大厨未能停留下来的缘故吧,故本文将不再对厨刀做细解。

剃头刀。扬州剃头刀曾经被乾隆皇帝御赐为“一品刀”,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游扬州时,剃头理辫用的都是扬州剃头刀。每次剃头、修面、刮胡子,扬州理发师独到、细腻的刀功,如春风拂面,似鹅毛撩心,使他受用得“此身不知何处去,已随剃刀游九霄”。扬州剃头刀,刀身长约三寸,脊厚刃薄,刀柄为木质,中间有枢纽相连,便于理发师的手指在运刀的方向、角度、劲力、速度上的准确把握。

修脚刀。扬州修脚刀的招牌像一张名片,无论出现在全国哪个城市,都会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扬州修脚刀有五种:口窄轻便的平刀(修刀、轻刀);厚而坚的锛刀(枪刀);嵌趾刀(条刀);刀薄柄扁的铲刀(片刀)和刮刀。全套刀又分为大小两套,大套十八把,小套六把,刀型不同,用途各异。修脚师操刀上阵,或撕胼胝(俗称膙子),或挖鸡眼,或修嵌甲、残甲,由技而医,由技而艺,代代相传,极具功力。扬州的修脚刀加上修脚师的精湛技艺,成为各种脚病的克星,堪趾甲的保护神。

理发业的剃头刀
清末民初,剃头这行大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头是脸盆架和铜脸盆,下面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另一头是一个板凳,板凳“肚”里放着理发工具,真是应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歇后语。明光集的理发店,大约在抗战期间形成。1937年8月13日,上海的淞沪抗战打响了,上海各行各业停业关门,有许多扬州人,本来是在上海开理发店的。他们沿着铁路线北迁,到了明光站下来看看,地方虽然不大,是个水旱码头,倒也繁华。遂就在明光开起了理发店,如闻炳尧、管玉山、殷正喜、喻恒林、吴士金等人。

中大街至大巷口一带就有好几家,后来逐步发展到了老火车站一直到后山街,有从上海来的也有从扬州老家来的。据不完全统计,明光集在建国前后仅扬州人开的理发店就有九家,从业人员十几人。殷正喜,在中大街四条腿炮楼北的卢家茶馆北侧开有一间“紫罗兰理发店”;从大巷口下来,新新浴池西侧菜市场入口处,有闻炳尧(1915—1958)先生开的“上海理发店”(建国后改名永安理发店);拐弯处,路西面朝东的两、三间门面,是史广兴、史广顺兄弟和杨在朝家合伙开的“新南京理发店”,此处即是后来的合作化光明理发店;大巷口向西菜市街,入口向南电厂巷对面有个“安乐理发店”,老板叫俞恒林;菜市街口对面三六九饭店的西侧,面对大井沿,有一家是吴士金所开的“国际理发店”,据说这位吴先生原在上海时曾参加过理发比赛,还荣获了一等奖;沿大马路(今人民路)向西,大园巷口对面的马路南侧,是管玉山(1916—2001)先生开的“环球理发店”(从苏州迁来),我在五十年代时常在这里理发,在此店工作的还有扬州人谢开春;再向西到龙泉巷口西侧,是樊生云(1915—1991)先生开的“红玫瑰理发店”,该店有扬州职工叫温广正;大马路西头火车站附近,三八旅社对面有个“职工理发店”,(合作化后叫第三门市部)老板是蒋元凯先生;老火车站沿交通路向北至后山街交口处的原新生小学东侧,是阚传修开的理发店,1956年合作化后,这里改称第四门市部。以上九个理发店的老板全是扬州人士,其他还有明光本地以及周边人士开的理发店,恕笔者不再叙述。


这些理发店的墙上都挂着男女各式发型的照片,供顾客选择参考,顾客进店后,理发师会根据你的脸型胖瘦给你理出合适的发型。有时还会运用传统的火钳进行所谓的火烫,六七十年代以后,供电正常了,才开始使用电吹风。
修面(俗称光脸),是老一辈理发师特有的技艺。理完发洗完头,顾客平躺在转椅上,任由理发师对其面部所有地方包括耳轮耳窝,用剃刀修饰一遍,不只是刮去胡须,最后还修剪鼻毛。剃刀磨的锋利,理发师用力均匀、轻巧,修完面一条热毛巾敷在脸上,一股暖流沁入肺腑,然后是理发师运用手指功夫,在你的脸上轻轻舒展、按、揉,最后抹上一点雪花膏,轻轻的把你扶起来,大功告成。对于顾客来说,每次理发修面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现在老理发师越来越少,而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什么造型、美容、美发等门店比比皆是,在年轻的技师手中理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发型,用各种化学材料将它染成五颜六色,但美中不足的是,年轻的理发师都不会光脸。老年人对此类美发厅,不会去光顾,而是到穷街、僻巷去寻找会光脸的老理发师,去寻梦般的享受修面的愉悦。
老一辈的理发师都还同时会几套技艺,如掏耳朵,你看那一套掏耳的小工具,有耳勺、耳铲、耳钩、镊子、鹅毛棒等等,满满的夹在左手指缝中,聚精会神的掏完耳屎,用鹅毛棒在耳朵里轻轻的旋转,十分的舒适。
第二是推拿,俗称“端膀子”,大多数的老理发师都会。如儿童不慎臂膀脱臼,家长往往都是在第一时间带孩子去理发店(而不是去医院),请理发师推拿,三花两绕,脱臼的膀子就端上了。我在儿时就曾请管玉山老先生端过膀子,这是司空见惯的常事。
1956年合作化高潮,理发业小店合并,大巷口的光明理发店比较大也很有名,本文发表前曾数次有人撰文,提到大巷口估衣店旁边的理发店叫向阳理发店,今笔者肯定地说,这是错误的!实际那儿一直就叫光明理发店,也是合作化理发店的第一门市部。而向阳理发店则是第二门市部,地址在大马路中段龙泉巷对面的马路北侧。1969年支左部队的首长去理发,人多需要排队,他感觉到理发店太小了,等候排队时间太长,很不方便。于是向地方政府建议,随后,有关部门协调拆迁,投资2000元,加上员工集资盖起了一处新颖漂亮的,面积约有60平米的向阳理发店,其设备一流,技术一流,享誉多年,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因城市改造拆迁为止。后来又在车站路北段盖了一处工农兵理发店。
可以说,明光的理发业,扬州人最多,是他们把扬州的理发剃头刀带到了明光,传承了几代人。这些老板如在世的话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了,可惜都已经先后离世,但是他们的根扎在了明光,有的后代,至今还在传承着正宗的扬州理发技艺。比如殷家、管家、樊家、史家、阚家等等,有的子女比我年龄还大,已经传到孙子辈了。殷正喜的堂弟殷志松先生,今年89岁,他于1950年16岁时从扬州老家来到明光投奔他的堂哥,至今已经70多年了,是扬州老辈理发师目前在明光唯一健在的老人。前不久,我访问了他,听他讲述了明光理发业的发展史,如今他的子女在育才路老嘉山中学对面,开了一家老字号--紫罗兰理发店,而理发业的原私方主任,曾经的明光镇工商联常委、嘉山县政协一至四届委员管玉山先生的次子,则在老县委后门外百仓路口,挂起了管记理发店的招牌……
(未完待续)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