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仕而优则学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6-18 发布于河南

仕而优则学。

---《论语·子张》

注:任:做官。优:有馀力。

简释这是子夏说的话,意思是:做了官,在做完政务的空闲时间就学习。

无求备于一人。

-论语·微子》

简释不要要求一个人完美无缺。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张》。

简释孔子的学生子夏做了莒(jü举)父的县长,问孔子应怎样治政。孔子回答了这句话。意思是: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成语“欲速则不达”就出自这里。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注:先有司:在政府机关中起带头作用。 先,动词。赦(snè射): 宽免。

简释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治政的方法,孔子回答了这句话。意思是:给官府的其他官员带头,宽免人家的小过错,提拔优秀的人才。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

---《礼记·表记》

注:履(lǔ铝):履行,做。

简释 处于那个职位却不做该做的事,就要出乱子。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无:不论。 易:轻视。 恃·仗恃。

简释弱小的邾(zhū朱)国进攻鲁国,鲁国仗恃自己国大兵强,而不做准备,草率迎战。大夫臧文仲劝告鲁君,鲁君不听。后来鲁国果然兵败。臧文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无论他多么弱小,也不能轻视;大国虽兵多将广,但没有准备,也不能仗恃强大的力量而取胜。

有备则弱为强,无备则强为弱。在工作中,如果自以为有取胜的把握而满不在乎,对小的困难等闲视之,也会使工作受挫。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左传·昭公十五年》

注:愆(qiān千);错,这里是错乱混清的意思。 济:

成功。

简释晋将穆子帅兵围攻鲜虞的鼓城。鼓城中有人偷偷出来请降,穆子不答应,还把这事告诉了鼓城的守将。部下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了这句话。后来鼓城守将杀了叛徒,更加严密地防守。穆子终于攻破了鼓城,但并不乱杀一个人。他回答部将的话的意思是:好事、坏事不能混淆,这样人民就知道该怎样做,那么事情没有办不成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简释,魏绛有功,晋侯厚赏他,他不接受,还引用逸书中的这句话,进一步劝谏晋侯要有长远的目光。意思是:处境平安要想到危险,想到这一点就有准备,有准备就可免除祸患。

成语“居安思危”就出自这里。

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注:僭(jiàn见):超越本分。 滥;过度,无节制。。淫:邪恶。

简释 声子出使晋国,回到楚国时,令尹子木问晋国的政治情况,声子说了这句话。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奖赏不能过分,刑罚不能过度,奖赏过分就担心邪恶的人也得到,刑罚过度就担心好人也受害。如果不幸有了差错,那么宁愿奖赏过分而不能使刑罚过度,与其整错好人,宁愿赏错坏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好人,那么这个国家也不会好。

孔颖达在注释这段话时还引了逸书《夏书》中的话“与其杀无辜,宁失不经,惧失善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