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漫谈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6-18 发布于河南

                   ——文/千户寨翁

     “邓县有座塔,离天一丈八”,凡邓县老人耳熟能详的民谣,那时候都知道说的是南关的隋塔,塔底中间有一海眼,隋朝建塔镇压着不让海水冒出来,水面有一对金鸭子遨游,常嘎嘎鸣叫以报平安。

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让邓县人引以为傲的隋塔,却在1988年的某一天突然被打回了原形,被认定为延后400余年的宋塔,古塔和邓县人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那么真正的隋塔在哪里?大邓国为何建隋塔?长得啥样?一连串迷一样的问题困扰着邓州人……

一.渊源:

    据《后汉书·西域传》载:世传明帝(明帝:东汉第二位皇帝 刘庄,建造中国最早的官办佛院“白马寺”)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髃臣(髃臣:音yu chen 意 肱骨大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遣使天竺问佛道法,并图画形像。楚王英(东汉楚王刘英,修建了中国最早的民办“浮屠祠”)信其术,国颇有奉其道者。至桓帝(桓帝:东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志)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逐渐兴盛。及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有了极大的发展。

     据《邓州市志·佛教》、《邓州古代史考·大事年表》载: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春,惠深僧由美洲辗转归穰(穰:楚“穰邑”、秦“穰县”,俱为邓州古称),自此佛教传入穰地(注:魏称“荆州”治穰,领郡八、县四十一)

      据《北史·隋本纪》、《隋书》载:隋文帝坚乳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人,忠(初从周太祖起义关西,后西魏至柱国将军、元帅,北周至小宗伯、柱国大将军、隋国公、大司空)长子,其母吕氏。后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有紫气充庭。时有尼来自河东,曰“此兒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乃将坚舍于别馆躬自抚养。其母抱坚忽见头上出角遍体起鳞,大骇,坠坚于地。尼自外见曰“已惊我兒,致令晚得天下。”坚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字,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据续高僧传·释道密传载:“同州大兴国寺”本“般若尼寺”也,坚生此寺。有神尼名曰“智仙”(俗家本河东蒲阪刘氏女),坚诞日无因而至曰“儿天佛所祐,勿忧也”。尼遂名坚“那罗延”,言如金刚不可坏也。又曰“此儿来处异伦,俗家秽杂自为养之”。忠乃割宅为寺内通小门,以坚委尼不敢名问。后坚母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遑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告曰“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在寺养十三年方始还家。及周灭二教,尼隐家内着法衣戒行不改,坚后为天子重兴佛法。曰己兴由佛法前身似从道人里来,尤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为尼作传。

     生于寺、长于寺、长期受佛文化熏陶的隋文帝,在击败陈后主一统南北朝后,皈依三宝重兴佛教,其龙潜所经之州皆建“大兴国寺”起“舍利灵塔”。

图片                   (隋灭陈之战路线及主要战场示意图)

二.舍利:

 初获舍利:

     据《全隋文·舍利感应记·王劭》载: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上,出舍利一裹曰“檀越好心故留与供养”,沙门既去求之不知所在。帝与沙门昙迁各置舍利于掌而数之,或少或多并不能定。昙迁曰“曾闻婆罗门说法,身过于数非世间所测”,随作七宝箱以置之。昔神尼智仙言曰:佛法将灭,一切神明今已西去,儿当为普天慈父重兴佛法,一切神明还来。其後周氏果灭佛法,隋室受命乃兴复之。帝每以神尼为言,云我兴由佛,故于天下舍利塔内各作神尼之像。

     帝、后于京师法戒尼寺造连基浮图以报旧愿,其下安置舍利。帝仁寿元年于降生之日御仁寿殿,心念修营福善追报父母之恩,故延诸大德沙门与论之道,欲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净三十处各起舍利塔,帝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置御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并取金瓶、琉璃瓶各三十,以琉璃瓶盛金瓶置舍利于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诸沙门等各以精舍奉舍利而行。

  再获舍利:

     据《广弘明集·释道宣》载:帝及后当此十月之内每食皆得舍利,以银碗水浮其一出示百官,须臾忽见有两右旋相着,二贵人及晋王昭、豫章王暕蒙赐蚬审视之,各于蚬内得舍利一。未过二旬宫内凡得十九,多放光明。自是远近道俗所有舍利率奉献焉。帝曰“何必皆是真”。诸沙门相与推试之果有十三玉粟,其真舍利铁拶而无损。舍利真形犹有五十,依前式分送海内(此后仍有舍利出不赘述尔)

     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使将还,各请舍利于本国起塔供养,诏许之,于京师大兴善寺起塔,置舍利于尚书都堂,十二月二日旦发焉。

三.敕建“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

     据续高僧传·释宝儒传载:仁寿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高僧释宝儒受敕令携侍者二人、散官一人、马五匹、熏陆香百二十斤,送七宝箱金瓶琉璃瓶封印之舍利来邓州修寺起塔。依例寺塔依前山,无山者于州清静处建寺立塔,新造寺塔统一规制俱称“大兴国寺”,并“所司造样送往当州”(故举国新造寺塔构建应该大同小异)。至四月八日午时下舍利封入石函。后宝儒与官人图以表奏,返寺(隋西京净影道场)后闭门修业。

     据《广弘明集·释道宣》载:邓州舍利塔建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属于第二批敕建寺塔。

    邓州建大兴国寺舍利塔之因:

     邓州有着悠久历史,古今变革较大。夏、商、周均属邓国,春秋楚占称“穰邑”,战国属韩“穰邑”,秦汉皆称“穰县”(小东门外有穰城遗址),北魏称“荆州”(公元497年,治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荆州”称“邓州”,此亦“邓州”称谓之始也。

      自春秋楚假途邓灭申、继灭邓称穰邑、战国韩袭楚夺穰、秦败韩取穰、西汉灭秦封诸侯、东汉诸侯混战、曹围绣于穰安众大战、三国争霸、魏晋十六国及南北朝群雄逐鹿、隋唐变迁、五代十国、两宋金元、明清民国、抗击倭寇,邓州均是军事重地,设治所有:置南阳郡三、南阳府、大荆州、大邓州、节度(相当于省级行政机构)等。由上郡而望郡,统治者曾六度欲迁都邓州。有穰故城周八里、元外城周二十四里。元将毁城焚庐“无居守者二十年,鞠为茂丛区”。明筑内城周四里、再筑外城周十五里。或穰或邓,内城外城,城毁城筑,战火纷扰,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魏书·地形志》载: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置荆州(治所在穰县)、南荆州(治所在安昌城,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东荆州(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合称“三荆”。南北朝北魏分化,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与西魏文帝争夺荆州(治穰城)领地。东魏孝静帝命人占据穰城,西魏文帝授权都督杨忠出师讨伐,荆州归于西魏之手。时隔半年东魏派军再攻荆州,杨忠等人弃城,荆州复归东魏。

       据《资治通鉴》、《周书·杨忠传》、《邓州古代史考》载:西魏大统十五年(公元549年)

图片                   (古邓州系南北交通要道示意图)

亦即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南朝梁叛将河南王侯景渡江,梁武帝败丧,南梁郡守马伯符降西魏。冬十一月,西魏“将经略汉沔,授大将军杨忠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南荆州为昌州,东荆州为淮州。“三荆”之名遂废。

     据《北史·隋本记》载:西魏恭帝初年(公元554年)赐杨忠姓“普六茹氏”,仍镇穰城。同年杨忠破江陵魏立萧詧为梁国君(史称“西梁”)。魏恭帝四年(公元557年)禅位北周孝闵帝,同年北齐犯周,杨忠出兵镇守蒲坂。

     隋文帝之父杨忠自魏永熙三年伐穰城始,至北周孝闵帝元年出兵镇守蒲坂的二十四年间,一直经营穰城。隋承周后因隋文帝的特殊经历,倡行佛法大兴佛教,使其为隋朝国教。穰城之地也因“龙潜所基、龙兴之地”,敕令大兴土木建造“大兴国寺及舍利塔”。

  邓州大兴国舍利塔之遗址:

     据《邓州古代史考》、《邓州志·顺治》载:大兴国寺位于中华腹地邓州市东北13公里夏集街东南角“高粱店”。

    据《邓州志·乾隆》载:“高粱店”即夏家集,在州北三十里。乾隆时期的夏家

图片集是指现今的夏集老街,有寨,位于杜岗和唐岗间,距杜岗近,现赵裴公路南,紧临严陵河西岸。其南黄渠河东旧有石基。

    时高僧于州内静雅之地建寺塔、就势选址,卜高粱店一带岗陵起伏且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粱店“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位置图)

临严陵河,水自西北来此折而向东继折而南,恰似一条玉带绕陵而行奔流不息,地势较他处明显不同,有岗有水有灵气,乃“藏龙卧虎”之地,随择吉日依“造样”起寺塔。据现代考古发现,这一带岗陵系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大约5000年前就有人类长期生活于此,故称该地为“苏营遗址”,当地人俗称为“老龙塚”,周边数里范围内陆势明显较高。(称“老龙塚”必有因,或为忠衣冠冢也未可知,然无史载不敢妄言也)。

图片

  邓州大兴国舍利塔之样貌:

     邓州大兴国寺建筑因木质结构,焚毁于战乱或其他原因消失,史书无载已无可考或类比。仁寿舍利塔虽全国同时依“造样”而建,然各地亦如邓州一样皆已损毁无存。仅岳麓山存仁寿舍利塔,却系民国初年复建而非原塔;济南四门塔虽为隋建舍利塔,然系大业年建,“造样”是否一致存疑。

    据《邓州市志·佛教》、《历史文化名城邓州·宗教文化·杨德堂》载:寺、塔已毁,今夏集乡高粱店存有方形塔座遗迹。说明此时塔座遗迹仍在,为方形塔座,依理亦应为正方形舍利塔。

     岳麓山隋塔与邓州隋塔同属依“造样”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建之第二批“仁寿舍利塔”,若岳麓山隋塔依原样复建,则邓州隋塔应与其相同。然其原塔在五代时期已毁,现存系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原址复建,是否为仁寿塔原貌存疑。该塔通高3.0米,边长1.3米,塔基呈正方形。塔前有花岗石碑一通,高1.6米,宽0.5米。

      济南四门塔原本造建年代颇多争议,在1972年对塔身进行大规模翻修时,发现塔顶内有“大业七年造”(公元611年)刻字,终确定塔为隋“大业七年”造建。呈正方形,四面各有一门。该塔通高15米,

图片
     (岳麓山隋舍利塔)                    (四门塔塔刹

图片
                               济南四门塔

身高6.6米,墙厚0.8米,面宽7.4米。塔内中央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宽近3米,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块三角形石梁和塔身相联至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坐佛像。但无资料载与仁寿塔系统一“造样”。

     据查“岳麓山仁寿塔”与“四门大业塔”有关资料,窃以为前者更与后者的塔刹相似。况塔刹本身自成一体,一般也如一座小覆钵塔,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构成。若果如此,则反证了四门大业塔仍然是依仁寿塔之“造样”而建,且二者时间相距不足十年,依样建造“舍利塔”可能性极大。那么邓州仁寿舍利塔样貌也就呼之欲出了。至于两地为何不称“大兴国寺”,《全隋文》载州亦可在原清净之寺建舍利塔,新建寺者则俱称“大兴国寺”。是故岳麓山在“麓山寺”建塔,四门塔则建在“神通寺”内。

    当年邓州送迎舍利仪式、场景在释道宣编《广弘明集·隋国立舍利塔诏》等资料中记录翔实不再赘述。

  大兴国寺舍利塔祥瑞及主持:

     高僧释宝儒受敕令护送舍利至邓州并督建塔后,求石为函访无美者,乃取寺内璞石镌斲为函,石本粗恶,至四月六日磨饰将了,函乃变成马瑙细腻异伦,复有隶字三枚,云“正国得”也,形设正直巧类神工,名笔之人未可加点,又见种种林木麟凤等像。四月八日午时舍利封入石函置于塔。诸事毕儒及官返并具图表以奏。

     据《续高僧传·唐·邓州兴国寺释智勤传》载:“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兴国寺度少小以匡护为心”故僧释智勤自建大兴国寺即在此寺修行。继僧释宝儒后释智勤主持邓州大兴国寺,至隋末荒乱诸贼竞起,勤遣散僧众独守于寺,诸贼不敢凌,故寺宇经像一无所损。又一时权着俗衣以避兵刃,被贼围绕而欲杀之,忽闻空中声告“师可去俗衣”遂除外服,贼见顶礼请将供养,经数月后智勤投蜀。至唐初勤还归邓州讲维摩三论,后隐北山倚立十余年(注:北山指镇平县杏花山。据传于此创建菩提寺,寺代有废兴。另据载:康熙十六年始建菩提寺。故虽不确勤始建菩提寺,然尚有记载可牵连。若此寺果系勤建,则清康熙应为修缮或复建也。又有随州云堂寺者,亦称智勤始建,言《神僧传》尊智勤为“菩提祖师”,然查《神僧传·卷六·智勤》条下未可见也。复以《新野县志》载之“吴承恩”著《西游记》[且不论此吴公是否彼吴公],菩提祖师乃以智勤为原型,实牵强不敢信也)。时邓州佛法陵迟合州道俗就山礼请愿出住持,因出住大兴国寺。至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省符召入慈恩(注:即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在该寺)不就。同年五月十五日寺中树木枝叶萎枯自然分析、禽鸟悲鸣遍于寺,十六日旦忽见昔听经神来礼拜,而语云莫礼,遂合掌坐而卒。春秋七十四。

四.隋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下铭:

     大兴国寺因大隋皇帝谨于仁寿二年四月初八奉安舍利,崇建神

图片
                    (“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下铭”之拓片)
图片(《重修邓县志·金石录·郭伯恭主编·马玉平整理)

塔,而名闻九州。虽寺塔俱毁然所幸者塔铭尚存,现存于开封博物馆。《河南图书馆藏石目》载:“清乾隆末年出土被巡检盗去,聚讼屡年。嘉庆初案结,藩司王简收入藩库。民国二年废布政司,石遂移馆保存”。铭石石圆如柱础,直径80.5厘米,厚15厘米,竖书铭文14行,满行13字,全铭文154字,正书方列,镌石中间。详述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四月八日奉敕令安放舍利于七宝神塔。

     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下铭问世后,因书法高古稀珍备受诸名家所视珍,其拓片诸多名家竞相鉴藏。著名金石书法篆刻元老马衡先生将自己鉴藏的《隋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下铭》墨拓剪裱装册,以为后人临写之本,册页三开,每开纵30厘米,横34厘米,拓本封面有马老签字,册后有马老附跋。古书画名家金运昌评曰:“该跋之书风与塔铭深为契合,可见马氏是认真地临写过的”。

    昔多“碑因寺名,寺因塔名”,然“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却另辟蹊径,因“塔下铭墨拓”以名,实罕见也。而塔下铭曰“宝塔”、铭内曰“神塔”,及“奉安”等字样在现有隋塔铭中同时出现仅见也。“窥一斑而知全豹”,足见“邓州舍利塔”在当时的地位矣。

五.疑辩:

   刺史李安之疑辩

     据《烟云深处的邓州兴国寺》载:时任邓州刺史李安请高士为兴国寺相址。

      据《隋书·李安传》载:李安在平陈之役后(公元589年2月)进位上大将军除郢州刺史(今湖北钟祥市),数日转邓州刺史。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突厥犯塞,李安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突厥而破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出安为宁州刺史(今甘肃宁县)。故李安不能参与大兴国寺选址。

   两“邓州”之疑辩:

     据《隋书·地理志·魏征等》、《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载:同昌郡条下,西魏逐吐谷浑(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邓州”(又称“羌邓州”,今四川九寨沟一带。三国时“邓艾”至此山之故称“邓至山”复因谓“邓州”),开皇七年改曰“扶州”。另开皇三年将原置穰县治所之“荆州”改称“邓州”。故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至开皇七年(公元587年)两“邓州”并存。

图片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清光绪年再版

     大兴国寺存时长之疑辩:

     邓州大兴国寺及塔存在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有言仅存十余年者,有言毁于永徽年者。而大兴国寺主持、高僧释智勤于唐高宗李治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五月十六日合掌坐而卒于寺,春秋七十四,故知寺当毁于之后,而舍利塔应更晚矣,然史料无载不敢妄言也。

     “邓州宁国寺”之疑辩:

     据《续高僧传·释惠祥传》载:释惠祥,本姓周,十五出家头陀乞食,年十九染患三月救疗无征,诵涅槃三日愈。住宁国寺护法维持不惜身命,日止一餐体貌肥白高八尺余。刺史李升明至寺曰:此道人应日可啖一羊,语讫手足不随乘马失御,诸官以实告之便悔谢还复。大使(代天子巡视之官)权茂行至邓州,又怪,升明曰:此大德非凡。茂不信请七日以粗食,而肤色更悦,茂愧伏悔先不信之罪。以大业末年(公元616年)八月卒。春秋七十。气命虽绝而胡跪执经如初。

      查刺史李升明在《北史·李彦传》附传中载:李彦,祖光之,魏淮南郡守。父静,南青州刺史。彦,给事黄门侍郎并左丞,赐姓宇文氏。出鄜州刺史,后授军司马进爵平阳伯。子升明嗣,大象(北周静帝年号,公元579-580年)末太府中大夫、仪同大将军。仕隋,终于齐州刺史。

     大使权茂除本载余未检索至录。

     先河南之邓州未闻有“宁国寺”。次李升明为齐州刺史,齐州乃今济南无宁国寺,升明既需陪茂往寺,当就职于此,而济南昔无邓州之地,故惑也。或予寡闻,权留作问尔。

六.小议:

     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晋公好恶衣,朝中多褴褛。武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隋朝统一后政治上存在危机,经济发展缓慢,北周武帝及建德周武灭佛,使佛教几近灭绝,杨坚出于家族及自身与佛教渊源很深的原因,同时也因统治的需要,利用倡导佛教笼络人心,巩固其政权。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受到正迷茫、彷徨中的百姓响应,故佛教渐复苏并兴盛。而佛教本身也在复兴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与中华文明不断磨合、融洽,这才为佛教的长期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华夏民族因受儒、道思想的熏陶,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所谓海纳百川,佛教也只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之沧海一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