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优 | 我和笔友的故事

 中诗报 2023-06-18 发布于河南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杨优,笔名:优米、米娜。70后,宁波人。喜花草、喜文字,灵魂自由行走文字间。有现代诗、诗词、散文、微小说等发表网络和报刊。

那时马车慢

——记和笔友的故事

文/杨优

看看现在发达的网络,发一首诗或一篇短文,几天时间就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传播。遥想八九零年代,投稿和书信来往,真的是靠一字一字先在纸上写,再通过邮局传递到全国各地的。那时马车慢,交通没有现在发达,文字传播更没现在迅捷,但同样泯灭不了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憧憬热爱,纵隔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彼此间文学交流。

曾经有一个笔友,让我印象至深。九几年时,她在广东香禺打工,是一家女工很多的塑料制品工厂。每天忙碌的流水线和疲惫的身体,在一天劳作后,回到寝室,文学成了她唯一的安慰剂亮光。我和她是在《读者》的笔友会,彼此留下通迅地址后相识。

有一天,还在国企上班的我,真的收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笔友书信。那时候或许人的思维有点局限,身边文学爱好者少且有些异类。

记得我去门卫拿信时,门卫大哥问我广东有亲戚吗?我说是笔友,他有点不太置信,说小姑娘你也太神了,竟然这么远可以去结交一个陌生人。

可我那时满脑子文学,觉得爱好文学的灵魂是相通的,文学之谊必定是纯洁的,它和现实生存必定不同 ,有同类和你在文字里共呼吸,也是悦心的。

这个笔友比当时的我大二岁,但她对生活的感悟胜于我。她不是广东香禹本地人,下面还有二个弟弟,家庭条件不太好,过早用她的柔弱肩膀承担了家庭重担。

他们工厂是按时计价的,她月工资也就几百块。但她说自己省点,除了必要生活开支,她都寄回老家贴补家用了。我非常感动,也佩服她年纪轻轻已为家里承担,在千里之外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

她在书信上说那边靠近深圳,生活节奏快,有时面对冰冷的机器会苦闷,心里有很多话无处述说,而她从小喜欢文学。所以一看到《读者》笔友会,就马上关注我的联系方式,然后试着写信投邮局了,想不到我真收到,且给她回信,并鼓励她,让她很是感动。

就这样,从她来的第一封信开始,你来我往,谈文学,谈理想,谈困惑,谈生活,广东和浙江二地书信通往了二年多。后来,可能由于她换工作地址了,没有音讯了。

而我会在心里默默祝福这个笔友女孩生活会更好,还有文学能让她眼中一直有光,心中永不泯灭理想。

现今,Q Q、微信、邮箱、公众号,凡是上过互联网的人,都会留下足迹。千里之外,交往也如对面。但我总会偶尔想起那个女孩,想起笔友之间,相隔千里的书信来往,文学和心灵沟通。

本期审稿编辑/海底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