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紧张型头痛的急性期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如何阶梯选用?

 meihb 2023-06-18 发布于江苏

作者:高丽丽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如紧张型头痛,其是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常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抑郁焦虑、压力、失眠、酒精、高海拔、药物过度使用等为诱发与加重因素,可分为频发性紧张型头痛、偶发性紧张型头痛、慢性紧张型头痛。表现为双侧轻中度紧箍样、压迫样头痛,头痛可扩散至颈肩、背部,痛时局部可有麻木、发硬、紧绷感,通常不伴恶心呕吐,日常活动后症状不加重。

图片

(图源:太帅图库)


偶尔急性发作可选用镇痛药物对症治疗,频发及慢性紧张型头痛急性期可选用镇痛药物对症治疗,头痛频繁时可选用预防性药物治疗。紧张型头痛治疗药物分为急性期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抗抑郁药物。

一、急性期治疗药物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头痛发作不频繁(≤2d/周),头痛发作时可选用单一成分镇痛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可换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与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头痛发作较频繁(>2d/周)、紧张型头痛共病、慢性紧张型头痛、对症治疗药物不佳时,需延长用药时间,可考虑预防性药物治疗,以避免镇痛药物的过度使用。

大多数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头痛是轻中度的,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萘普生)为对症治疗的首选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与咖啡因组合的复方镇痛药物为二线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可镇痛,其抗炎作用弱,疗效不如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较轻。推荐剂量为500-1000mg/次、最大剂量4g/d。用药期间不可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布洛芬可镇痛、抗炎、解热,可用于缓解急性疼痛,其对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镇痛作用强于对乙酰氨基酚。推荐剂量为200-800mg/次、最大剂量800mg/d。禁用于活动性溃疡者。

图片

(图源:太帅图库)


萘普生可镇痛、抗炎、解热,可用于紧张型头痛急性发作期。推荐剂量为275-550mg/次、最大剂量1g/d。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慎用。

双氯芬酸可镇痛、抗炎、解热,其镇痛效果强于萘普生、吲哚美辛等,疗效与布洛芬相当,可有效缓解紧张型头痛。推荐剂量为12.5-100mg/次、最大剂量150mg/d。

酮洛芬可镇痛、抗炎、解热,能显著降低紧张型头痛程度、减少持续时间。推荐剂量为25mg/次或50mg/次、最大剂量200mg/d。

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可用于紧张型头痛急性发作,其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避免过度使用。咖啡因戒断可致头痛。禁用于活动性溃疡者。

此外,急性期避免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安乃近,其治疗效果不佳,还有增加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风险。

二、预防性治疗药物


预防性药物治疗可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少失能,及增强急性治疗效果,避免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提高生活质量。紧张型头痛发作>2d/周需预防性药物治疗,目前预防性药物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可与肌松药联用以增加疗效。

①抑郁药物

焦虑抑郁可促进紧张型头痛的发生,与其发作的严重程度、频率有关。抑郁药物对预防紧张型头痛发作有效,如阿米替林、米氮平、文拉法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阿米替林可镇痛、抗焦虑抑郁,能显著减少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持续时间、频率、镇痛药物的剂量,可用于紧张型头痛的预防治疗,对发作性紧张型头痛无效。推荐剂量为10-75mg/d。近期有心肌梗死发作史、严重心脏病、癫痫、青光眼、甲亢、尿潴留者禁用。

图片

(图源:太帅图库)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的5-HT能抗抑郁药(NaSSAs)米氮平可镇痛、抗焦虑抑郁,其与阿米替林的疗效相当,可降低慢性紧张型头痛的发作频率、减轻头痛程度,可考虑用于阿米替林疗效不佳者。推荐剂量为15-30mg/d,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警惕服药出现的血液恶液质迹象如喉痛、发热、淤点等。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文拉法辛可镇痛、抗焦虑抑郁,可降低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每月头痛发作天数。推荐剂量为75-150mg/d,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正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禁用。

②肌松药

如替扎尼定、乙哌立松,可镇痛,改善睡眠,可与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联用于紧张型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替扎尼定联合治疗可用于紧张型头痛急性期及预防性治疗。推荐剂量为2-12 mg/d。禁与强效CYP1A2抑制剂环丙沙星、氟伏沙明同用。不推荐与α2受体拮抗剂联用。

参考文献:
1李大魁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83-84
2中国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6):614-622
3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8)[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12):881-886
4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0):841-8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