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时期的重要都城——内蒙古盛乐古城

 白桦树2008 2023-06-18 发布于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南38公里处,有一座叫做“盛乐”的古城遗址。这里曾是中国北部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它见证了拓跋鲜卑创建北魏的历史。鲜卑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入主中原的呢?

天下大事,自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汉”大一统之后,中国历史进入第二次分裂时期,史称魏晋南北朝。

公元386年,三国“曹魏”政权之后,又一个叫做“魏”的国家在中国北方建立,史称“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先后消灭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朝对峙结束之后,中国迎来辉煌的隋唐大一统。

“北魏”成为连接“秦汉”、“隋唐”两次大一统的重要纽带。

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

时光荏苒,北魏的那页史书已被翻转,哪里还保存着它的脚印呢?

呼和浩特市南38公里处,有一座叫做“盛乐”的古城遗址。这里曾是中国北部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它见证了拓跋鲜卑创建北魏的历史。

“拓跋鲜卑”,这个名字陌生而遥远,人们很难想象,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过怎样的历史?又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入主中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所有疑问都象迷雾般令人困惑不解。

鲜卑民族早期没有文字,要想了解他们的历史,只能借助中原王朝的记载。在中原史籍中,鲜卑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后汉书》。

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后汉书》上对于东胡余部的记载,到他们战败逃亡之后便戛然为止。图片

几百年之后,公元258年,一个叫做拓跋鲜卑的部落,开始在阴山地区建城立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孕育发展后,又入主中原,建立起强大的北魏王朝。

这个拓跋鲜卑到底从何而来,他们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东胡余部溃败之后,分裂为众多小部落,四散于草原。其中一部发展为鲜卑。

东汉时期,鲜卑部落林立、各自为阵。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与草原上其他游牧民族杂居、融合,形成为一个新的鲜卑民族。

东汉末年,鲜卑就是靠着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檀石槐的卓越才能,才从七零八落的分散状态,转变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这一时期,在众多融入鲜卑的部落当中,有一支叫做拓跋。

拓跋部曾是塞外深山中的狩猎部落,由于人口膨胀,导致单纯的狩猎生活无法满足部落需求。为此,他们不得不选择往山外迁徙。

东汉末年,拓跋部迁徙到蒙古草原上。这时,正是檀石槐率领的鲜卑的强盛时期。

今天,当我们提到鲜卑这个民族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总是拓跋鲜卑。

但事实上,当时中国北方,除了拓跋部之外,还有“宇文”、“慕容”、“段氏”、“乞伏”等鲜卑部落的存在。

拓跋鲜卑创建北魏之后,史书对他们的记载逐渐增多。

其中,以《魏书》最为详细。《魏书》对拓跋鲜卑的起源有这样的解释:“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按照这个解释,“拓跋部”因为生活在“大鲜卑山”中,所以叫做拓跋鲜卑。但与这一记载相矛盾的是,当时的蒙古草原上,已经生活着那个叫做鲜卑的民族了。

那么,这种差异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假写历史以抬高自己并不让人惊奇,既然手握大权掌管天下,当然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来纂修史书。

真正让人好奇的是,这个原本弱小的狩猎部落,是如何发展到统治草原的原生民族,并且入主中原的?

就像檀石槐对整个鲜卑的作用一样,拓跋鲜卑的兴起,同样依靠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力量,他就是被北魏皇族称做始祖的拓跋力微。

公元3世纪中叶,力微率领拓跋这个弱小的狩猎部落,从大山迁徙到草原。

这次成功的南迁只是部落兴盛的第一步,随后他们遇到了更多困难。在从狩猎向游牧转变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在部落纷争、弱肉强食的草原上占据一席之地。

力微作为首领的睿智之处在于,他成功地利用个人能力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力微借助没鹿回部的力量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但这还远远不够。他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鲜卑和整个蒙古草原。

为了实现统一鲜卑的理想,力微显示出比其他部落酋长更加高瞻远瞩的眼光。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之后,力微又用同样方式,将儿子沙漠汗送到晋朝做质子,借此延续了与中原王朝的友好关系。

凭借与各方势力所保持的和平关系,拓跋鲜卑得到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逐渐成为阴山前后一个比较大的部落。

但是,这距离力微的理想还有很大距离。于是,他开始着手第二步计划——吞并其他部落。首当其冲的便是其岳父的没鹿回部。

力微吞并没鹿回部之后,很快又统一了其他鲜卑部落。

公元258年,力微建立起部落联盟,也就是早期的国家政权。

拓跋鲜卑建立早期国家政权的地方叫做盛乐。

今天,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县的209国道边上,立有一块石碑。碑石上所刻“土城子遗址”,就是指盛乐古城。

土城子是现在的行政区划,盛乐则是北魏时期的称谓。

当年坚固的城墙,历经千年的沧桑,风化成今天的模样。当年荒草丛生的草原也被开垦成片片农田。

为什么力微会选择在盛乐定都,建立拓跋鲜卑的早期国家呢?

王凯,作为一名盛乐古城研究者,他曾无数次来到过这片遗址。对这里他非常了解。

力微为什么会选择在盛乐建都,王凯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思索和考察,他的足迹踏遍了每一寸城墙。

1700多年前,拓跋鲜卑在这里创建了代国和北魏。

今天,沿着遗留的土堆仔细辨认,依然能够看出当年城墙的方位和具体规模。

盛乐是拓跋鲜卑建立第一个政权的地方,但盛乐城本身的历史却不是从拓跋鲜卑时代开始的。

2006年,内蒙古考古所对和林格尔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航拍探测。从探测结果可以看出,汉、北魏、唐三代城墙,在土城子古城分布的情况。

除了城墙,盛乐古城还保存有大量其他文物。

70年代,和林格尔县小板山乡,农民在一次修筑梯田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古墓。内蒙古考古所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了发掘。

古墓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盗取事件,整个墓室空无一物。但队员们并没有丧气,他们的目光被墓室侧壁所吸引。图片

壁画覆盖整个墓室,一直延伸到墓顶。

同时,大家还在墓地的石砖上发现了铭文。这四个铭文直到今天依然清晰可辨。

通过对壁画和铭文的研究,专家们认定,这是一处东汉时期的墓葬。

通过这座墓葬可以知道,东汉时期的盛乐,已经有了初步的城市建置。但事实上,盛乐的历史还远不止于此。

在多次大规模考古过程中,专家们在盛乐古城附近,挖掘出墓葬2000多座。其中,战国墓1000多座,占总数一半以上。

这说明,盛乐在战国时期人口已经非常密集。除了墓葬之外,专家们还在土城子地下,挖掘出战国时期的城墙。

密集的人口和古城墙的存在,证明盛乐城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

那么,顺着时间脉络往前追溯,盛乐的历史还能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这就是那把战国时期的“耳铸公剑”。

剑的出土带来一个疑问,重耳的剑为什么会在盛乐被人发现?而且,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与盛乐古城又有什么关系?

“耳铸公剑”的出土,将盛乐古城的历史回溯到春秋时期,而且它还证明,盛乐很可能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狄”的政治中心。图片

如果说一把“重耳剑”的出土,还不能证明盛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那么,更多短剑的出土,则让这一推论变得更加可信。

这些盛乐地区出土的短剑,与“重耳剑”相同形制、相同年代。

它们证明,春秋时期的盛乐已经有了完整的城市建置。接下来还要解决的问题是,盛乐是否就是晋文公重耳避难的狄国所在地?

一脉相承的历史虽已远去,但终究在盛乐留下了足印。

眼前的城墙虽已面目全非,却静默地证明着盛乐古城的过去。

这种厚重的文化积淀,终于孕育出后来的拓跋鲜卑和北魏。

历史上,盛乐古城历经战国、汉、北魏、唐四次建城。其中,汉、北魏、唐三代的城墙保存至今。

城墙风化得面目全非,却将一幕幕千古传唱、可歌可泣的故事,定格为记忆。记忆里,有个民族叫做拓跋鲜卑。

这里就是当年他们轰轰烈烈演出的舞台。

这些历史遗留的物证,真实地记录了盛乐古城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是拓跋鲜卑建都立业的真实映照。他们不光在这里生活了140年,还在这里四次建都。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在盛乐建立早期国家政权。这次建都之后,整个鲜卑在力微的带领下日益强大。

中原的西晋为了阻止拓跋鲜卑的发展,不断向拓跋各部大人送礼,展开了离间瓦解这个年轻政权的工作。

儿子沙漠汗死后,拓跋鲜卑各部大人畏惧力微会怀恨报复,起兵造反,将他杀害。

公元294年,力微建立的早期国家政权瓦解。

拓跋鲜卑复兴之时,西晋内遭八王之乱,外遇匈奴侵扰。情急之下,西晋被迫向拓跋猗陁求助。

在猗陁率领的拓跋鲜卑的帮助下,西晋成功击败匈奴的侵扰。为此,晋桓帝分封猗陁为大单于。

这段故事来自《魏书》的记载,史书的记载是否属实呢?

80年代,呼和浩特市岱海地区,出土了一块金片饰件。饰件上铭刻三字——“猗陁金”。

显然,它的主人正是史书上记载的统一鲜卑各部的“猗陁”。

“猗陁金”的发现,证明《魏书》的记载完全属实。拓跋力微建立的早期国家政权瓦解之后,猗陁确实率领鲜卑各部,在盛乐地区继续活动。

猗陁死后,他的弟弟猗卢继续统领拓跋鲜卑各部。不久之后,猗卢再次出兵保护晋室。

晋怀帝为表感激,分封猗卢为大单于,晋爵为代公。晋怀帝死后,晋愍帝分封猗卢为代王。

公元315年,猗卢借助晋国的支持,建立代国,定都盛乐。盛乐第二次成为拓跋鲜卑的都城。

和林格尔地区出土过一块代国金印。金印证明,盛乐确实是代国的都城所在地。

公元316年,代国灭亡。

当年的代国已不复存在,眼前的草原也恢复平静,但千年前的撕杀声似乎仍在耳畔。

猗卢建立的代国灭亡之后,拓跋鲜卑再次分裂,在塞上徘徊。

公元338年,什翼键复兴代国,建元“建国”。

什翼键复代之后,定都盛乐。盛乐经过力微与猗卢时代,第三次成为拓跋鲜卑的都城。

什翼键在盛乐复代之时,代国身处内忧外患的夹缝之中。在内,有拓跋部守旧势力的挑战,在外,则要面对周边诸多强国的威胁。

此时,中原正处“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偏居江南,前凉、前秦、前燕割据称雄。草原上,匈奴和高车虎视眈眈。

面对如此险恶的环境,年轻的什翼键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什翼键开明的政策,让代国得以兴盛,同时也在部族内部埋下隐患。不少部落大人因为个人利益的丧失,对他恨之入骨,伺机叛乱。

儿子拓跋什救驾身亡之后,什翼键再次遭受重创。

公元376年,苻坚率前秦军队伐代。当时,什翼键年过50,锐气不在,加上疾病缠身,无力反抗,只能带领部族北逃。

这一年,什翼键没有敌过中原秦军的坚甲利器,代国被前秦所灭。

拓跋什救驾身亡之时,他的妻子贺兰氏正有孕在身。

贺兰氏看着怀中柔弱的儿子。这个命运多舛的遗腹子就是未来草原上的英雄,强大的北魏王朝的开创者——拓跋硅!

苻坚灭代之后,代国人纷纷外逃。贺兰氏也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儿子逃出盛乐。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场战役中,前秦军队一败涂地,随后不久,苻坚被杀,前秦灭亡。

拓跋硅在贺兰部的支持下,回到代国,并在今天的土默川平原上被拥戴为代王。

公元386年,拓跋硅还都盛乐,建立北魏。这便是盛乐的第四次建都。

拓跋硅复代建魏之后,迅速实现了部落的统一和兴盛。

拓跋硅能够顺利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几代前人的失败为他积累了经验,铺平了道路。

从始祖力微率部到达盛乐,拓跋鲜卑在这里历经140年的经营。完成了从狩猎向游牧,从游牧向农耕的转变。

公元398年,拓跋硅迁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

此后,北魏经过太祖拓跋珪、太宗拓跋嗣两代人三十多年的经营,到世祖拓跋焘时,国势得以真正强盛。

太武帝拓跋焘历经十多年的征战,先后消灭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实现了真正的强大。

拓跋鲜卑的发展脉络渐渐清晰。但他们发源的那个“大鲜卑山”到底在哪里,依然是个谜团。

太武帝拓跋焘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年便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带领人马和物品,不远千里前往石室祭祖。

拓跋鲜卑故地,李敞按照中原皇帝的最高礼仪,举行了盛大的祭天祭祖仪式。宣读祝文,并将祝文刊刻在石室之上才返回。

《魏书·礼志一》将祝文完整地记录下来。

但是,那座大鲜卑山,那个石室到底在哪里,依然无人知晓。

对于这段迷案,考古学家们从未放弃过努力。

1980年,他们在大兴安岭北部的丛山密林间,找到了那个石室——嘎仙洞。

洞中石壁上,专家们发现了当初的石刻祝文。直到今天,祝文依旧完好如初。将石室祝文与《魏书》原文相比较,二者大体一致。图片

拓跋鲜卑就是从这里走向草原的。

拓跋鲜卑这个已经消失的民族身后,还有无数谜团。其中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是,拓跋鲜卑四次建都的“盛乐城”到底在哪里?

土城子出土的文物,证明它历史悠久,但不能证明它一定是“盛乐古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来自于《魏书》的一段记载。

《魏书》记载,什翼键复代之后,移都于“云中之盛乐宫”。

今天,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就是汉代“云中”郡所在地。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云中古城”遗址。

《魏书》记载的“移都于云中之盛乐宫”表明,盛乐宫建在托克托县,当年的云中古城中。

但事实上,今天的托克托县距离土城子古城,有40多公里的距离,那么,拓跋鲜卑建都的“盛乐”到底在云中,还是在土城子呢?

文物证明了托克托县的历史。和林格尔也出土了大量文物,它们同样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历史。

两地都有文物作证,史书的记载又含混不清。那么,盛乐古城到底在哪呢?

考古专家们经过长期调研,最终认定,和林格尔的土城子就是盛乐都。

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

他们在盛乐留下了140年的足迹,也给今人留下了“金陵之谜”。

所谓金陵,在《魏书》上有过明确记载,那是埋葬北魏早期五位帝王、十多位皇后、众多皇族以及大臣的陵墓。

解放以来,内蒙古和山西的文物考古部门,对金陵进行了多年的考古调查,虽然找到一些线索,却仍未找到一座具体的金陵墓葬。

既然金陵是确实存在,为什么直到今天,依然无法找到它的踪迹?

金陵的所在地不能确定,但专家们还是将视线集中到了和林格尔县。

内蒙古考古所在对土城子古城的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唐墓。这个墓葬的发现为寻找金陵提供了重要线索。

北魏早期帝陵因位于金河之侧而得名为“金陵”。如果宝贝河就是金河,那么人们有理由相信,金陵就在和林格尔。

拓跋鲜卑从定都盛乐到北魏灭亡,历经300余年,对后世中国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随着历史的发展,鲜卑民族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鲜卑人所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永远镶嵌在中国北部的大草原上。

就像北魏时期开凿出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一样,拓跋鲜卑随着这些石刻艺术经典一起,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拓跋鲜卑消失在时空的灰烬中,盛乐古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乳都。但是,仔细聆听,夜空里似乎依然回荡着来自远古的歌声。茫茫大草原,依然记得北魏曾经有过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