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雨季会一连下好几个月的雨,基本上天天下,空气湿度达90%多,于是呢这里家家户户门口都喜欢种上一棵木瓜。 他们说木瓜能祛风除湿,干活的时候泡上一碗木瓜水,酸酸的还能生津止渴,昨天去邻居家的菜园子,发现他正在种木瓜。 我现在住的这里海拔1200左右,今天去了高一点的海拔2200的腾冲小地方。 虽然叫小地方,但其实并不小,是高山上的一个平坝。 小地方现在被打造成一个旅游区,山里面有一个露营地,光是住宿就3980块钱一晚,估计和电视剧里面的邮轮豪华游什么的类似。 本来想去看看的,村民家的姐姐之前在那儿上班,她给我说那边不接待散客的。 她说在之前在那里上班,有个阿姨住宿完还给他们所有员工,每人100块的小费。 她说里面湿气太重了,一年到头见不到什么太阳,身体受不住,后面就没去那儿上班了。 感悟是冰火两重天,这里明明偏远到连上小学都得前往30公里以外的镇上住校,居然还藏着那么贵的一个露营地,露营地现在还在招员工。 那个姐姐给我说:翻过这个山就是怒江坝,从这里去怒江坝,走路比坐车快,坐车要绕好几个山。 这里虽然偏远,但是物极必反,因为是龙陵,腾冲,保山的交界处,三个地方合力在这里打造一个水库,姐姐家里面几十上百亩地,就被征收了。 她守着家乡种地放牛养蜜蜂的爸爸,突然就比去外省打工的叔叔更富裕了。 因为实在偏远,那些荆棘密布别人都瞧不上的地,他爸爸没有嫌弃,利用起来了,如今也守得云开见日明了。 这个姐姐家的山上有80多窝蜂,全是他爸爸从山上啊悬崖上啊各个地方背回来的本土蜂。 他们家的山很大,蜜蜂在山里面东一处西一处的,就像这边村寨的分布一样,这里一个那里一个。 蜜蜂是社会性动物,也和村寨的人一样,有些寨子所有人都比较厉害,整个寨子就比较有钱。 这80多窝蜜蜂,有些一窝能摇四五瓶蜂蜜,有些一窝一瓶都摇不出来。 我是怎么去到小地方的呢?老早就想去了,但是他们说包车上去要一百多,下来也要一百多,算了算了不去了。 今天去赶集,恰好遇到小地方的人下来卖东西,我就问他们:是不是这些东西卖完了你们就回去了?是的。 你算一下这里多少钱,我全买了,但是你们要带我上去。可以。 上去之后,看到他们家里面有很多蜂蜜。我帮你们卖蜂蜜,这个姐姐正好要送孩子去上学,顺便把我带下去行吧?成交。 到了小地方,心里面还蛮开心的,很舒服,鹅卵石铺的路,看着就心旷神怡,还学到不少东西。 因为太冷种不出水稻,只能种玉米和土豆。因为冷种植周期特别长,使得他们的玉米和土豆比较好吃。 因为冬暖夏凉,夏天雨水多,所以采蜜活动主要在冬天。夏天雨水影响蜜蜂出去采蜜,蜂巢里面的才够它们自己吃。 所以他们摇蜜都在冬天,蜜蜂采集的是山里面的百花,蜜一年摇一次,从正月摇到二月。 到后期锥栗花开了,蜜蜂采了些锥栗花混在百花里,蜂蜜会带一点苦味。 没有苦味的156一瓶,500克。带点苦味的88一瓶,500克。包邮。 2:村民被征收的地,将来是个水库。 3:小地方环境不错哦 4:蹭往返便车,还蹭了村民家一顿饭。 5:我的微信,想要蜂蜜的小伙伴加我哦 6:去看村民家的蜜蜂 言归正传,还说中药,我们来看一下木瓜。 宋代著名医学家许叔微在《本事方》中曾记载了一则用野木瓜治风湿痹痛的有趣故事: 安徽广德人顾安中到府应考,患脚气筋急腿肿,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 在船上,他将两脚搁在一包装货的袋上。下船时,发现肿胀减轻,疼痛也减少。 甚为惊奇,便问船家袋中装的是何物?船家答到:野木瓜。 顾安中回家后,即买来野木瓜切片盛于袋中,每日将脚搁在上面,不久,脚气肿病痊愈。 木瓜酸温,酸入肝,能舒筋,性温能和胃化湿,所以筋骨疏通,湿气得化,腰脚湿重以木瓜为特效良药。 寒湿脚气用鸡鸣散,因为里面有吴茱萸、生姜之类,善于温化寒湿。 湿热脚气也可以用木瓜,不过要搭配四妙散之类,除湿清热之品。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曾培杰 陈创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