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父亲周邦林

 七老爷施政 2023-06-18 发布于安徽

       《永远的父亲》

             (一)

     父亲周邦林是安徽省无为县(现为无为市)人,1927年3月出生于无为县石涧镇旁边一个叫老官塘的小村庄。父亲一共兄姐八个,两个哥哥,五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父亲自小就天资聪颖爱学习,爷爷就请了私塾先生(姓周,大家称他为周老先生)教他读书写字,父亲在学习方面很有天赋,又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他书读的好,字写的也好,周老先生很喜欢他。石涧镇建立中心小学后,父亲由私塾转入这所学校。在校读书期间,他就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特别喜欢吟诗,书法和演讲。

     在学校期间,父亲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和革命的道理,少年时期就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向往光明、向往革命。凭着爱国的热情,在学校参加了儿童团,16岁的父亲还被选为儿童团长,开展了很多抗日活动。

为广泛开展抗日宣传,他经常积极参加学校的演讲活动。父亲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并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为了能讲的好,更有感染力,他跑到野外的稻田里,一个人对着旷野反复练习。在正式演讲比赛中,父亲声情并茂、滔滔不绝 ,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让红旗插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时,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他的演讲也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诗词是伴随父亲一生的业余爱好,他在石涧小校读书时,就写过一阙《忆江南双调·赶走小东洋》被张贴在街头墙报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称赞。那首忆江南双调 《赶走小东洋》词的内容是这样的: 

烽烟起,

倭寇逞凶狂。

国土沦亡草木泪,

家园残破庶黎伤,

怒火满胸膛。

人五亿,

华夏好儿郎。

携手并肩齐抗战,

同仇敌忾举刀枪。

赶走小东阳。

这首《赶走小东洋》的词,是父亲留存下来最早的一首,那是1944年,父亲17岁。

                 (二)

    1945年春,我父亲经过努力,考入新四军七师直接领导的抗日军政大学十分校,正式入伍参加革命,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参军后,经过短暂的训练,父亲随大部队一路北上,对日寇作最后的反击。  新四军七师先后解放了北至当涂,南到青弋江,东达宣城的广大地区,并于1945年9月24日在蚌埠市举行日军投降仪式,接受日军投降。

抗日战争结束后,父亲随部队继续北上,参与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 此时父亲所在的部队新四军七师整编为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 ,一直辗转战斗在最激烈的苏北和山东战场上,先后参加了涟水、淮海、孟良崮、莱芜等战役。在解放战争这一期间,父亲担任73师师部文书和书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父亲曾用诗歌记载了这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 

2020年,为了纪念在山东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山东省政府专门在济南广场建立了一个抗战纪念碑, 父亲周邦林的名字也镌刻在纪念碑上。这是我们子孙后代的光荣和骄傲 (我弟弟周晓波还代表全家满怀崇敬的心情专程赶去山东济南参加了纪念碑落成仪式)。

    在父亲的记忆当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长达60多天的淮海战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1949年4月,时任25军73师通讯参谋的父亲  在渡江战役期间, 冒着头顶上国民党的飞机疯狂轰炸、脚下汹涌波浪拱翻船只以及对岸敌人伏击的危险 (有一次我军两个参谋送情报, 因翻船两人都掉入江里牺牲了) 。父亲先后九次往来于长江两岸传达上级命令,顺利完成任务, 自身安然无恙! 

    全国解放以后,1950年初,父亲所在的部队奉命开往福建前线, 驻扎在惠安、南安,开展海上练兵,准备解放台湾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9月父亲所在的73师转隶23军,奉命北上参加抗美援朝。他们由南安坐汽车至江西上饶,再从上饶坐火车(闷罐车)到边境城市丹东集结,再由丹东行军过鸭绿江入朝。为防止敌机轰炸,他们每天夜晚行军,经过20多天的急行军,深入朝鲜纵深一千多公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一开始父亲在他所在的部队但任侦察、通讯参谋、气象参谋,后又调到志愿军总部,在彭德怀司令员的身边担任方向参谋。 后来又在自己的要求下,来到前线炮兵第349团三营担任副营长、团作训股长,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也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 。

    父亲入朝参战期间,在志愿军总部桧仓经历了一次令 他终身难忘的事。 一九五三年夏,父亲和另外一名通信参谋石太松一同去作战处办事, 正好看见彭总从远处走来,由于天热他俩个军装是敞开的,心想这下要挨训,不免紧张起来,此时彭老总已走到他们面前了,不但没有训斥,而是 和蔼可亲地和我们攀谈起来 ,问父亲他们住的坑道潮湿不潮湿,每天的伙食怎么样,工作辛苦不辛苦,以及学习方面的事情等等。在我们一一回答后,便说:“你们办事要紧,赶快去吧。”彭老总平易近人态度和对战士的亲切关怀 ,让父亲备受感动,铭记终生。后来父亲在诗词中写道:

七绝《怀念敬爱的彭老总》

南搁收台北赴朝,

安东整饬过疆桥。

邻邦危急求援助,

能不出兵共举刀。

桧仓营地逢彭总,

相顾太松窘迫同。

和蔼可亲问吃住,

至今犹记在心中。

                   (三)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 1955年父亲从朝鲜回国。1956年组织上选派他去南京军事院炮兵系学习,后来因为国防需要,炮兵系扩编成专门的炮兵学院,地址在河北省宣化,父亲又转到宣化解放军炮兵学院继续学习, 1960年从炮兵学院毕业回部队。 

    1960年12月父亲被任命为炮兵349团副参谋长 ,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从学院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受到上级领导和组织上的肯定,1963年4月,父亲调任73师炮兵室副主任,不久升为炮兵室主任。父亲工作积极,严谨认真,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所担任的岗位职责 。

    1966年8月,父亲从炮兵主任的位置上直接升任23军73师步兵219团团长,成为部队的团级主官。 1969年1月至1971年1月,父亲又从步兵219团调到炮兵349团担任团长。 

    父亲在步兵团长和炮兵团长的位置上整整工作了五年多。为部队建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虽然父亲很少在家和我们谈部队的事情,但我们知道父亲整天都在为部队建设而奔忙,可以说是舍小家为大家,有很多事情我们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可以说父亲把自己全部青春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国防事业。 

    1969年,中苏边境珍宝岛发生冲突。父亲所在部队由哈尔滨换防到齐齐哈尔市。当时父亲随部队也去了齐齐哈尔 ,我们家也从哈尔滨搬到了齐齐哈尔市,当时因为母亲的工作调动不够及时暂时还留在哈尔滨市, 这时候家里面只有我们姐弟三人。

    父亲那一代人,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一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家里面的事情基本上都顾不上。有一年父亲所在的炮兵团驻扎在哈尔滨汤原县,一次他到师部开会顺便回家看看,发现家门锁着,问邻居才知道我母亲和小弟弟都生病住院了,他连到医院看看都来不及就急匆匆地返回了部队。

   父亲整天在部队忙,很少有时间回来照看我们。那时小弟弟只有7岁,都是我们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动手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处理一些事情,我们虽然年龄还小,但也都非常的理解父亲的工作,习惯了自己克服困难,自己解决问题,一直等到母亲调回到齐齐哈尔一家人才算团聚。 

    196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珍宝岛打了大胜仗,英勇抗击了苏联军队的挑衅,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父亲十分高兴,特地写了一首词来纪念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忆江南双调.《珍宝岛自卫还击战纪实》

珍宝岛,

四季好风光,

渔业人家多富裕,

敌军抢动呈凶狂,

义愤满胸腔。

尤难忍,

强占动刀枪,

守土军民齐反击,

叫他搬死又抬伤,

威风北边疆。

                    (四 )

    1969年底全军统一番号,73师改称68师。文化大革命后期,1971年,父亲又调到68师司令部担任副参谋长,同时跟随师政委沈平东同志一道在齐齐哈尔市参加“支左”。 父亲任齐齐哈尔市市委常委,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分管公安和公交,身上肩负着重要职责。

   父亲在地方支左期间严于律己,从不整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法律,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也保护了很多地方干部。在工作中父亲虚心向地方领导同志学习,努力做好自己分管的本职工作,抓革命促生产,为齐齐哈尔市特殊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安定团结的局面,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父亲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方领导班子中,工作了五年多的时间,他办事严谨,团结同志,坚持原则,和地方上的同志打成一片,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好评。 

   在齐齐哈尔市支左期间, 父亲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处理了很多十分棘手的问题,调解了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他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锻炼,提升了自己驾驭地方工作的能力, 为日后回地方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转业那年,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章林跟父亲谈心,建议他就地转业,继续留在齐市工作,职务不变。父亲从小离家,非常想回到家乡,所以婉言谢绝了章书记的好意。以后很长时间里,他们还多有书信来往。 转业前父亲还专门写了一首转业叙怀,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

七绝.《转业叙怀》

征程漫漫鬓毛秋,

壮志似酬尚未酬。 

北国南归心事远, 

新途举步意方遒。

        (五 )

    1976年10月,父亲正式转业到地方工作 。父亲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但又不愿意直接担任家乡父母官, 所以他自己选择了一个离家乡比较近,属于同一个巢湖地区的含山县安置,按照当时的军转政策,父亲被安排担任县革委会副主任。

    在县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第二年因工作需要,(可能是因为父亲主管过地方公交工作)组织上又调他去巢湖油嘴油泵厂(正县级国营企业),担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在父亲自己的要求下,于1981年又调回到含山县工作,担任县委副书记,后又担任含山县第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一直到1988年离休。

   父亲来到地方工作之后,仍然保持着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他到基层视察调研、检查工作时,能赶回来吃就不在当地吃饭。出差从来不领补助费。我们问他为什么不领补助,他回答说,你去基层检查工作,别人已经招待你吃饭了 ,还领什么补助。

    当时在县里,父亲的级别最高,工资也最高,但他总是过着最简朴的生活,吃穿用一切都不讲究,很随意。父亲在油嘴油泵厂工作时,他和工人打成一片,和他们一样在食堂排队打饭, 没有半点特殊化,赢得全厂上下干群的尊敬和拥护。

    父亲在工作中很讲方式方法。当时县里有一位交通局长,是三八式老革命,战争年代扛机枪的,作战打仗很勇敢。 工农干部出身,工作方式不免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发脾气,单位上下很有意见,班子也不团结,最后闹到县里。县领导多次做工作他都不买账,反而认为是来整他的 。县委书记请父亲找他谈话。父亲耐心和他讲道理,帮他分析梳理 ,找出根源,最后他很服气, 说父亲确实是来帮助他的,不是来整他的,并向父亲保证,以后一定改进工作方法,团结一班人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父亲心地善良,性格温和,对人总是和和气气,特别是对自己的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别关心爱护。当时他身边有一个秘书, 经常教育他如何待人处事 ,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对他的成长进步启发很大(后来这位同志也担任了县里的主要领导 )。每当想起老领导对他的教育关怀都十分感慨, 退休之后他还特别写了一首诗,表达心中的敬意之情。 

《南乡子、拜读<周邦林诗萃>有感》

剑胆琴心,

从戎理政悉佳音。

记得当年,

曾教我,

休惰,

努力谦虚结硕果。

    (六)

    1988年,父亲61周岁,主动要求从含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当时还有一年才换届) 为下一届人大主任人选腾出岗位。

    父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享受厅级离休待遇,(副省级医疗待遇),作为全县职务最高、待遇最高的领导干部,组织上给予了父亲特别的关心和照顾。 省人大主任孟富林,市委副书记杨槐荣等领导同志都来慰问看望过父亲,含山县历任书记、县长也都主动登门看望并听取父亲的意见和建议 。

    父亲离休以后,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各方面都非常好,过上平静而安逸的退休生活,每天种种花,看看报纸,在门口散散步,有时候写写诗歌,有时候家里也会来一些老朋友陪父亲聊聊天,生活很惬意,很幸福。

    离休后的前几年,以他的资历威望和影响,县里面很多单位,尤其是一些社会组织,都主动来邀请父亲担任这些社会组织的名誉会长或者顾问,父亲也乐于承担这些社会公益工作,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继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记得父亲曾经担任的主要社会工作有,含山县关工委主任,含山县党史办和地方志办公室顾问,新四军理论研究会理事,含山县集邮协会会长,县消费者协会名誉会长等,后来父亲到巢湖市定居,还担任了巢湖市诗词协会的副会长,积极参加诗词协会的各项活动,诗词协会所办的刊物和编撰的一些诗词专辑,都收录了父亲许多诗歌作品。

    父亲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写诗,父亲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一生的革命经历,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和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记录了解放前后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还写了一些身边的平凡生活和人生感悟。他对我们几个子女,都分别题诗,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欣慰和高兴,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几个孙辈,更是寄托了自己的深情厚望,这些诗歌现在读起来都感人至深,激起了我们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父亲大部分诗词作品,都收集在后来出版的《吟草辑存》 诗集中,时间跨度从1944~2004, 整整一个甲子轮回,这本诗集是父亲一生南征北战、廉洁勤政的全面记录, 也是一名抗日老战士、老共产党员高风亮节、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父亲的诗歌也是传承家风的精神财富,子孙后代永远的传家宝。 

七绝.《七十叙怀》 

七十光阴似水流,

征程岁月几回眸。

息肩依旧豪情在,

岂肯余年空白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安莉

             2023年5月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