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五年-25-30篇(序章):选择大一点的尺度看人生

 陈才源 2023-06-18 发布于北京
三十岁生日已过,之前就隐隐约约想写一个系列,以五年(五年是一个更大的尺度,能够过滤不必要的细节,也接近一个周期去看事物发展背后的规律)为一个维度,去系统阐述自己这五年对于人生各方面的理解和想法。
既是记录,或许也是能对后来人有一点启发;毕竟能够做对他人有价值的事情,总归是一件好事。
第一个五年就从自己刚过去的五年开始,25岁到30岁;一年的时间写到31岁之前,能写几篇算几篇(并不是说这一年文章全是这个系列,只是25-30篇这个系列最多更新到30岁最后一天)。
系列目前的想法是围绕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两性关系、自我认知三个主题的经历&想法分享;这三个主题延伸拓展开来,会包含诸如城市选择、工作选择、租房买房、恋爱-婚姻-生育、投资和消费观等话题。
1、为什么是25岁-30岁来开篇?
25岁之前,很多人还在象牙塔里,人格和阅历都不够完善和充分,可能面临最大的压力就是期末考试和毕业答辩;人生的颜色还太过单一,大多还被保护着,责任承担还不够,心智算不上完全成熟。
而30岁之后,客观上人体机能从巅峰开始下降,尤其是肌肉部分,对应就是熬不动夜、肌肉掉得快且脂肪容易堆积、慢性病开始上来了,对应生育能力在三十岁之后也会开始下降。
大家都听过30岁之前是女性生育的黄金年龄,一般都是说25-30岁;确实,这宝贵的五年做什么又不是黄金年龄呢?
这五年是巅峰且珍惜的五年。
另一方面国内社会的要求上:所谓三十而立;在普遍意义上社会包括年轻人自己对于三十岁是有预期的。
你总感觉是需要在三十岁之前,做出点什么东西来,好交差。
这种时间上的焦虑在过完三十岁之后会加速得十分明显:相亲市场上20+和30+差别巨大;职业发展上的年龄魔咒也集中在30+;甚至你去读书深造,三十岁之前可能是大家普遍认为最后的求学窗口(三十岁之后再去读研、读博,时间成本就很高了)。
所以这五年,对每个人来说,无比重要。
2、 25-30岁的人生定位
就我自己的理解来看,国人的25岁-30岁,尤其是读大学的这批90后,这五年是人生的重要探索期;这五年需要开始给自己的人生答卷下笔,虽然不是终章,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人生的关键决定都是在这五年做的,包括:
1)职业(社会认可)
2)婚姻(两性关系)
3)生育(自我存在)
这五年会逐渐完善自己对于世界、他人和自我的理解,对应个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加速成型甚至固定下来;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形态和问题、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如何对价值的进行理解、判断和追求;这些三观的演变和成熟进而影响自己对于上面三大主题的想法与决策。 
对大部分人来说,在这五年里,找到自己在社会生存下去的一席之地,明白自己获取社会认可的路径;会经历亲密关系,可能甜蜜可能伤心;基于自己的感受和外界的反馈,逐渐形成自己对于两性关系的理解,进而衍生出对于婚姻的思考和初步判断;再往后,结合个人对自我存在的理解,也会形成对生育的看法和决策。
在这个五年探索期里,如果能得到自己关于上面三个主题的最终答案,那是再好不过;如果有若干个还在探索,也没问题,只是社会外界对你的耐心和包容会越来越少,要有心理准备。
3、25-30岁要明白的几个底层逻辑
生活中有很多领域,人一辈子要做很多事情,但很多底层道理是相通的;深刻理解底层逻辑,知道原理再看事物的表象,就容易抓住本质,能够让自己的长期决策相对更优,这一点在职业发展上尤为重要。
1)价值交换背后的价值创造
人因为劳动产生价值,人类社会则因为交易获得额外收益;现代社会一方面因为生产力的提升,价值生产越来越多;但不可忽视的一点,也是因为交易成本的下降,交易门槛的下降让交易越来越频繁,也给整体社会产生了巨量的额外收益。
这一点大家经常会进入思维误区,尤其是刚出社会工作没几年的新人,想要拿更大价值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提升能力、卷工作市长等提升个人产出的方式;却很少想到换个路径去做「中介」来撮合交易,想办法去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交易机会,带来的价值往往更大。
举一些例子方便理解:中国生产一种商品,成本10元,卖给美国人20元,关税5元,100万美国人愿意购买,这个商品给这些美国人平均产生了30元的价值。(交易发生的本质在于交易双方都赚了,你愿意花100块买什么东西,一定是你觉得这个东西给自己的价值超过了100块)
那么此时中国人能赚500万,美国政府赚500万,美国人赚1000万,整体交易收益是2000万;记住此时的整体收益。
如果此时强行增加交易成本,比如美国提高关税到15元,中国生产还是一件赚5元的话,美国人买一件需要花30元,此时只有10万美国人愿意购买了。(原来交易的100万美国人里,可能只有10万元认可中国商品给自己的价值超过了30元,假设为40元)
此时中国人只能赚50万,美国政府赚150万,美国人赚100万,整体交易收益仅剩300万,相比之前的2000万大幅下跌,这个交易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赚得更少了。
那你说是中国吭哧吭哧再扩产能有价值,还是去降低这个关税成本更有价值呢?
2)提供有溢价的产品
溢价的意思是出高价购买某一公允价值的商品,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一瓶超市两块的矿泉水,在景区就要卖三四块,都是同样的一瓶水,在景区里多付的钱就是溢价。
再比如都是同样做工、同样设计的衣服鞋包,不同的品牌售卖价格的差异对应就是品牌溢价;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有溢价的商品呢?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举的例子来看,可能是垄断,可能是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而对个人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溢价,只要你能提供有溢价的产品,你就能获取超额收益。
垄断溢价不好展开,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这个在生活工作中更加普遍;你是否记得世界最高峰而不记得世界第二高峰?你是否记得部门里谁做ppt最好、数据分析最好;如果一个人各方面都平平无奇,你就对他没什么印象?
所以做溢价产品的路径是: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让别人记住;你的溢价来源于别人记住了你而不是记住你的竞争对手。
3)扬长避短而不是补齐短板
这一点上我自己是有吃亏的,或者说高考考得好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影响到。
高考是总分选拔,看总分的话,一门课从120提升到140,对比从135提升到145;前者不仅提升分数多还相对容易,所以大家的策略都是各科都提分到优秀水平,都优秀了再去看怎么拔尖,这样能充分利用备考时间,总提分最多。
而出社会就不同了,前面讲到要提供有溢价的产品,那意味着一定是在细分赛道里尽量做到头部,能做top5%就不要top10%,有希望做做到top1%就去全力争取。
因为top1%能挣top5%十倍以上的钱,而top5%可能是top10%的三倍;即使你使尽浑身解数多点开花五个领域都搞到top10%,也只是别人单一领域top1%收益的1/6。
类似于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收益层面的;同时对自己来说,你做到细分领域的1%收到的正反馈会远比多个领域top10%多多了,自己也更容易坚持,更愿意投入和追求,进而更容易往前一步。
4)正态还是幂律,选择适合自己的
前面提到top1%能挣top5%十倍的钱,这里的十倍其实是一个变量,它取决于你身处什么样的行业里,背后的分布是正态分布还是幂律分布:
在正态分布中,大部分人处于中部水平,能获得中等收益;而在幂律分布中,大部分人处于底部水平,只能获得很少的收益,绝大部分收益都被头部水平攫取了。
明星网红就是典型的幂律分布,顶流明星特别能赚钱,但人数较少;占行业从业者大头的群演、练习生、十八线小演员,甚至都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一般的国企、互联网大厂更像正态分布;一个五到十年经验的程序员,就是中流砥柱,一个部门里他们占大头,领导虽然赚得比他们多,但多不了多少,而且领导人数少,按角色分类来看,整体收入领导层不如大头兵们。
对应到个人的选择上,如果你在幂律分布的行业没法做到头部,那就意味着很难获得到平均收益,除非特别热爱(如果特别热爱也都做不到头部,也还是蛮痛苦的),建议放弃换一行。
资质普通的一般人,没有特别拿手的领域,就选择一个正态分布的行业即可,勤勤恳恳干几年,至少能跟得上平均水平。
不知不觉就写超三千字了,剩下杠杆和套利等话题,留到下次再写吧;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请一键三连,会更有动力勤快更新。
:)
最近文章:
30岁,回答人生
房子的三两事-预期篇
两个打工人联合立项:2024婚礼筹备项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