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盗打劫客船,认出一女乘客,跪地磕头:怎么是您?我们这就走!

 历来现实 2023-06-19 发布于北京

“老大,猎物来了,前面有一艘船!”1924年3月,中国南海海域,海盗船大副通过望远镜看到远方驶来一艘大船,忙不迭地向老大报喜。

那一段风大浪高,过往的商船不多,他们已经半月没有“生意”了,大家在坐吃山空,海盗老大急得直跺脚。听说不远处来了一艘商船,正在船长室跟小妾调情的海盗老大来了兴致。

他一把将小妾推到一旁,穿上衣服,坐了起来。然后来到甲板上,让副手吹起了集合号。

一阵嘹亮的号声响过之后,无精打采的喽啰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从船舱里跳了出来,精神振奋,摩拳擦掌。

海盗的船都是高配置,首先是发动机马力大,行船速度快,这样的话发现猎物之后,能很快追上。否则的话,好不容易来了猎物,也会因为船速慢被对方超越,煮熟的鸭子飞了。

其次,海盗船也都是钢筋铁骨,发现猎物之后,如果对方不停船,开枪的话显然不能对商船形成致命威胁。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海盗船大多数还没有装备远程火炮,如果商船不停,海盗们也真无奈。

如果有了坚硬的船体,速度又能超过对方,那就好办了,对方要是胆敢不停,那就加快速度,直接撞上去别停。

经常在江湖上混的商船客船老大,很了解这些规矩,遇到海盗船的时候,都非常乖巧,不跑不闹,等海盗们“放马”过来,船上值钱的东西会被抢掠一空。但是,大家可以保命,海盗多半是劫财不害命的。相比之下,还是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这天,海盗遇到商船之后,加速开了过去,对方也很配合,减速停下。海盗船上很快放出抓钩,将商船死死抓住,小喽啰争先恐后地跳到商船上,进入船舱开始洗劫。很快,海盗们如愿以偿,落了个盆满钵满。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在海盗们洗劫的时候,一个女乘客站在甲板上,扶着船舷在眺望大海。

打劫结束后,一小喽啰发现了她,向她扑来,搜遍她的浑身上下,把值钱的东西都掏出来,据为己有。女子一声不吭,高举双手,任其摆布。搜身结束后,小喽啰又把目光瞄准了她脖子上的金项链。

这时候,女子说话了:“这项链是我妈妈留给我的纪念品,可不可以留下?”

小喽啰一听,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海盗头子:“老大,您看怎么办?”

船老大听了,把犀利的目光投向这位女子,那位女子刚好也在向他看,海盗老大一见,心里一惊。他把目光停留在女乘客脸上,凝视了足足有十几秒。

之后,他脸色大变,上前几步,做出惊人举动。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那女子说道:“张医生,怎么是您?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还请恕罪。”

这一来,把船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无论是乘客还是海盗,都对此感到匪夷所思。穷凶极恶、杀人如麻的海盗头子,为何会跪倒在这位女医生的脚下?让海盗俯首称臣的这位女子,到底是谁?

这一切,还要从一家位于广州的医院说起。

1893年,位于广州仁济大街的博济医院院长一开门,发现门前台阶上跪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女。院长并不太吃惊,之前少女已经来过两次了。

少女带着哭腔对他说:“收下我吧!”

院长是美国人,他为难地说:“姑娘,不是我不收你,我之前已经解释过了,男女授受不亲,你们官府盯我们盯得很紧,我们收下你是要惹麻烦的。”

这个少女,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位女子,名叫张竹君。

张竹君,广东番禺沙湾螺阳乡岐山村(今龙岐村岐山自然村)人,1876年出生,父亲张世蒸,是三品京官。

既然出身于官宦家庭,是名门大户的女子,张竹君跑到洋人开的医院干吗?

早在1835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十三行新豆栏街丰泰行(今豆栏上街)开办了一家医院——眼科医局。这是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第一家西医院。

它的问世,给很多国人带来福音。比如说,传统的中医遇到白内障的话束手无策,可是西医处理起来就很简单,法国人在1753年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白内障摘除术。

但是在这家医院成立之前,中国还没有进行一例这样的手术。这家医院建立后,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接诊了一万余名患者。1855年,伯驾离任回国,眼科医局被另一名医学传教士嘉约翰接收。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家医院毁于战火。三年后,嘉约翰将其重建起来,正式起名“博济医院”,后迁往仁济大街。在主管医院的40多年里,嘉约翰一个人就施行了数万例手术。他是个全面手,不光是会看眼睛,还会别的,比如剖腹手术。中国第一例剖腹手术,就是他做的。

他还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博济医学堂,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并翻译了34部西医书籍。不仅如此,他还培养出了第一批中国籍西医大夫,一共有150名。

张竹君到那里去,自然也是想学医。

她一个千金小姐,怎么想起学医来了?原来,在张竹君八岁时患上了一场怪病,一夜醒来半身麻木。这可把她当官父亲吓坏了,动用各种资源,遍请名中医,为女儿看病。可是几个月下来,女儿的病没有丝毫好转,还有加重迹象。

张父唉声叹气,张母哭哭啼啼。这时候,管家说了一句话:“不如,就到博济医学堂试试?”

张竹君父亲是朝廷官员,对洋人洋事从内心里厌恶、抵触、不信任。可是事到如今,为了女儿的病,他决定让洋人试试看。说句不中听的话,死马当活马医吧。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小竹君竟然活蹦乱跳,恢复到跟以前一样了。这件事给了小竹君很大触动,她那时就暗暗立志,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西医大夫,为乡亲们根除病痛。

到了十七岁那年,小竹君便不顾家人劝阻,要到博济医学堂求学当学徒。

可是她的请求却被院长嘉约翰无情拒绝,原因很简单,本来他们在当地就难以立足,再收个女孩当徒弟,肯定会产生风言风语。一旦出了事情,他们的医院就要关门。无论张竹君怎么哀求,院长就是不答应。

后来,张竹君终于如愿了。应该说,还是孙中山先生帮了她。孙中山懂英文,20岁中学毕业后决定学医,悬壶济世。他慕名在博济医学堂求学,学习期间看到里面都是男学员,就向院长嘉约翰提议说,你也可以尝试招收女学员,只要家长同意,不会有什么麻烦。

嘉约翰很重视孙中山的建议,在张竹君21岁(1897年)那年,将其招收为自己的学生。张竹君也破了一项纪录,成为中国第一名女西医学生,也成为第一位女西医。

在初期,男女学员之间不能接触,还拉了一个帷幔。后来,嘉约翰胆子越来越大,不但撤掉了帷幔,还允许男生参加妇科的临床实习。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转眼间三年过去,张竹君以优等生的成绩毕业,开始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起初的时候,张竹君在嘉约翰医院做实习医生,学到了真本领之后,产生了另立门户的想法。

她觉得这家医院太小,床位相对较少,很多病人挨不到而耽误救治。因此,张竹君想自己开一家医院。

可是开医院谈何容易,没有真金白银是不行的。当时她的父亲已经退休,在职的时候还是个清官,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张竹君张罗了一阵子后,连开医院的地皮钱还没有凑齐。

张竹君闷闷不乐,唉声叹气。她的一切,引起了一个朋友的注意。这个朋友名叫徐佩萱,是革命家黄兴的妻子,也是个革命者。

张竹君当时在福音堂工作,而徐佩萱经常在那里参加两广志士胡汉民、马君武等人的每周聚会,一来二去,跟比自己大一岁的张竹君成为朋友,二人以姐妹相称。

黄兴妻子徐佩萱(徐宗汉)

徐佩萱听说对方想开医院,却囊中羞涩,就慷慨地说:“开医院对百姓有利,妹妹我支持你,做你的后盾。”

“真的吗?那就太谢谢你了。”张竹君感激地说。

“不过妹妹是有条件的,你开的医院要为平民百姓服务。”徐佩萱说。

张竹君认真地说:“这也正是我的追求啊,你就放心吧。”

徐佩萱可不是夸口,她的父亲是个茶商,腰缠万贯,还是有绝对的金钱实力的。张竹君好梦成真,于1902年前后,在广州荔湾开办了一所名为“禔福”的医院,自任院长。

为了不辜负闺蜜的期望,张竹君主要为平民服务。不久之后,她又在珠江南岸的漱珠桥侧开办了一家医院——南福医院。

张竹君不但为穷人看病,还关心时政,经常发表演讲,批评朝廷弊端。除此之外,张竹君还投资教育,先后创办了育贤女学、私立公益女学等十所学校。

需要指出,她投资教育纯粹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绝不是像现在的私立学校那样,是向钱看的。就连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马君武都对她非常佩服。为此,他还专门写了《张竹君传》刊登在《新民丛报》上,其中不乏赞誉之词。

这个马君武,就是在东三省沦陷之后,写诗讽刺张学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的那个学者。由此可见,张竹君的知名度有多高。

那么,打劫的海盗为何对张竹君毕恭毕敬?

说到底,还是张竹君豪爽、侠义的性格,扶危济困的品德使然。

张竹君貌美如花,但骨子里张扬、刚烈,嫉恶如仇,敢作敢为,视名利如粪土,颇有侠义之风。在广州行医时,她从不穿女装,不戴首饰,更不施粉黛。她喜欢身着男装,脚蹬男士鞋,摇着折扇,迈开大步,“招摇过市”。

作为一名医生,她没有忘记悬壶济世的基本宗旨,常怀一颗慈心、善心和悲悯之心。穷人看病,她从来不打算盈利,只收成本费。个别家庭困难的,她不但不收费,而且在出院的时候还要送一些药品。

因此,尽管就诊的人不少,但是张竹君却没有财源广进,反倒是手头拮据,两袖清风,常向别人借钱度日。

她喜欢做慈善事业,看到无家可归的孩子就掉泪,就收养他们。她最大的乐趣就是“人人呼之为父”。被她收养的孩子一看到张竹君,就会一拥而上,围着她亲切地喊“爸爸”。

她懂得报恩,还很有正义感。比如说,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和妻子徐佩萱(徐宗汉)和宋教仁等要到武汉去领导革命,但是清朝的爪牙封锁了长江。这时候,张竹君借赤十字会的渡船,冒着生命危险,护送黄兴和徐宗汉从汉阳渡江到武昌。

张竹君做了很多善事,也为辛亥革命做了不小贡献,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授其“立国纪念勋章”。当时张竹君的社会地位如日中天,如果她愿意进军政坛,肯定是青云直上。但是她却淡泊名利,远离政治,继续自己的医疗事业。

正是因为如此,百姓对张竹君评价很好,可以说是有口皆碑,被尊称为“广东第一善人”、“女界之梁启超”、“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

公道自在人心,张竹君不但赢得了百姓的口碑,连出身草根的海盗群体也普遍受过她的恩惠,自然对她都十分敬仰。

文章开头,海盗打劫,一看到是她之后,纳头便拜,连声道歉,还退还了拿走的东西。

作为从事医疗事业的民国杰出女性,张竹君和林巧稚、梁毅文一样,都终身未婚。

“您奋斗一生,未婚未孕,值不值得?”古稀之年,有后辈如此问张竹君。她莞尔一笑,淡然答道:“我的人生很充实,很有成就感。”朴实无华的一句话,道出了她一生的追求。

1964年,张竹君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如今,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还珍藏着“张竹君医照”。上写道:

伟哉!前辈张竹君,弘扬基督献出爱心。壮哉!前辈张竹君,吾辈榜样传颂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