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诗歌】No.82060期B版||黄河入海口(组诗) 曾毓琳

 北上广文学 2023-06-19 发布于上海
欢迎阅读
《深圳诗歌》平台旨在打造华语文学的精神新高地!我们从杂录的角度编发作家老师朋友们的作品,收录诗歌散文小说等全部文体,含仿古体(无平仄不押韵),读者朋友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各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高斌宇




黄河入海口(组诗)


曾毓琳


渤海风


我被渤海风裹至这里
黄河三角洲赠予我满目芦花


麋鹿在奔跑,丹顶鹤的舞步优雅大方
刺槐、白榆和毛白杨都的歌声划破了长空


阳光如此写意,将海岸线照得愈发明亮
所有出发的渔船,都获得了海鸥的亲吻


在这里,我与一切的美好对视
一切的美好漫过了我曾经的青春


请求渤海风把我吹向更远的地方吧
让我在海天之间安静的老去


在东营


走出黄河文化馆
心中仍是阵阵波涛


东营市的马路宽敞笔直
每一条都像是通往黄河入海口


二十多年前我也走在这里
那时的青春如黄河般咆哮


如今我已两鬓染霜
生命如芦花般随风摇曳


只有血管里的热血依旧奔腾不息
仿佛与黄河一起拥抱每一次渤海的日出


236国道


236国道最能理解我的心情
它用有限的曲折和丰盛的笔直
承载了我对沾化的思念


40公里,30公里,20公里
每一段路程的闪过
都意味着重逢的迫近与实现


大杨树的哗哗声仿佛是岁月的呼吸
麦地收藏着青春的记忆
在时间的经纬线交织并凝固


蓝色的路牌在十字路口耸立
就像一朵蓝色的勿忘我
终于盼到了春天的旧期


沾化李家乡之忆


山东,滨州,沾化,李家乡
在黄河入海口辽阔的冲积扇平原
雪恣肆落下,毫不顾及天空的尴尬


这是二十年前落在李家乡的雪
从此,我迷恋上了雪
迷恋上了它漫天白色的燃烧


尽管中年的雪早已开始焚烧我的余生
我也依然不忘在黄河入海口
我曾热烈拥抱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现在我尝试着与自己和解
二十年后的李家乡沃野依然蓬勃
我的双脚已踏不进那个冬天


徒骇河


徒骇河流向渤海的时候
似乎有千般眷恋,万般不舍


渤海涨潮时选择在夜
它回灌徒骇河时满脸都是忧伤


这多像我与兄弟们重逢后的敬酒
一杯是岁月的怀念,一杯是相聚的惊喜


徒骇河畔


走在徒骇河畔,我把脚步放轻
我怕惊扰的徒骇河与渤海的对话


其实它们一直在对话,一直在呢喃
一直在用各自的清凉为世界降温


时间在这里流失或沉寂
略带盐碱的土地上,冬枣树正神秘的微笑


目送徒骇河汇入渤海


在滨州沾化,徒骇河缓缓汇入渤海
它万般不舍的样子让冬枣树林哽咽


太阳跃出海平线,晨光与海潮扑面而来
汇入渤海的徒骇河有了淡淡的咸味


这是渤海对徒骇河情感的盛大表达
所有的爱恋与期冀都起伏于涌动的波浪


我相信徒骇河此后再不孤单
渤海从不让自己世界里的每一滴水孤单


青纱帐


从菏泽到聊城,从聊城到德州
从德州到滨州,一路上都是满屏的青纱帐


满屏的青纱帐,覆盖了春天和夏天的秘密
翩飞的蝴蝶已在等待又一年的蝉鸣


疾驰的车轮啊,是否在帮我逃离内心的慌乱
麦田的清香,氤氲我白发丛林深处的灵魂之门


阳光如此灿烂,我的余生无处遁形
青春已成追忆,梦想却仍在田垄上挣扎


时间和气息,在青纱帐里恍惚与消散
风扬起漫天绿意,风一直煽动绿色的火焰


青花龙纹梅瓶


它有折沿、细颈和丰肩
三道卷草纹自上而下
把器表纹饰分割为三
它肩部的如意云头纹上
内绘了缠枝的菊花和忍冬
腹部的云龙纹飘满了祥云
胫部的仰莲瓣纹里
填着的是一滴滴晶莹的露珠


它静静地立在一只玻璃罩内
那只玻璃罩连同菏泽市博物馆
都试图解密它的真相
而它始终沉默不语
任我这样的探访者穷尽一切想象
也不能推演出无懈可击的逻辑
也许它本来就是以三道卷草纹
表达制瓶者心中的悲怆或者寄怀
当岁月转身到元宇宙的今天
我们看到它的美竟是如此的孤独


淄博的半日时光


特意从东营驾车到淄博
却不是为了热度滚烫的淄博烧烤


用了一个小时看博物馆
那些实物和图片让我浮想联翩


街心公园的梧桐树恬淡祥和
恋爱季的蝴蝶们在绿地上追逐各自的心仪


市民广场的风筝高手争相释放自我
垂柳在湖面上进行每天的造句练习


车流平缓有序,行人的脚步不疾不徐
报刊亭洋溢着时令饮品的冰凉与甘甜


我看见的淄博如此有限
只好委托风替我四处睃巡


如果我写出了一首关于淄博的诗
我想与跳广场舞的淄博大妈们一起朗读

作者简介:曾毓琳,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观:不必太拘泥于形式,但须听从内心的声音。在收敛与奔放之间,寻求一种畅意的表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