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的最高境界:三分,六尺,一丈

 儒风大家 2023-06-19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格言联壁》有言:“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层次低的人,总是寸步不退,锱铢必较,与人针锋相对。
 
层次高的人,总在让人容人,尊人敬人,让人如沐春风。
 
而处世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利让三分,事容六尺,人敬一丈。
 

1

利,让三分
 
曾国藩说过:“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如果想着独占利益,把好处都留给自己一个人。
 
久而久之,必定让人敬而远之,不愿与你合作,最终无利可图。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利让三分,有利他的格局,才有成己的结局。
 
财神范蠡的经商之道,其中精髓就无外乎“让利”二字。
 
对雇工,他出手慷慨大方,给出的报酬远高于同行。
 
遇到灾年减产时,还会减免地租,开粥厂赈济灾民。
 
对债主,他守诚信讲道义,从来不拖欠赖账。
 
有一次,他资金周转不灵,向某个商户借贷了10万钱。
 
谁料一年后商户来要债时,却不慎将装着借据和路费包裹掉落江中。
 
范蠡得知后,二话没说,连本带利的还了钱,还额外赠了一笔路费。
 
对合作者,他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让对方吃亏。
 
年初和商人农户签订收购合约,年底商品涨价,范蠡会按市场价收购。
 
相反,如果价格下跌,他也不会趁机压价占便宜,而是按合约价购买。
 
范蠡肯让利,才有雇工忠心,商户信任,货源稳定,不仅创造了商业奇迹,还有着仁信厚道的美名,实现了真正的名利双收。
 
《菜根谭》有言:“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只考虑自己利益的人,看似精明,实则短视。
 
适当让利,让人受益,才能广纳人缘,聚拢人心,得到更大的利益。
 

2

事,容六尺
 
古语有云:“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这世上,有大智慧的人,必是有大胸怀,有容事之量。
 
而不是遇事就斤斤计较,给别人找麻烦,给自己添烦恼。
 
事容六尺,以宽厚之心待人,方能远离是非,成就德行,赢得敬重。
 
曾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老家的人和邻居因宅基地发生争执。
 
因两家宅子都是祖上基业,年代久远,所以界限早已模糊。
 
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讨要说法,县官人微言轻,不敢轻易了断。
 
张家人便千里传书到京城,希望张英给家里撑腰,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收到家信后,反而特意嘱咐家人礼让三尺地给邻居。
 
他说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此举,不仅化解了邻里纷争,邻居见状也礼让三尺,留下了“六尺巷”的美谈。
 
《格言联壁》有言:“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人活一世,心宽一寸云淡风轻,事容六尺皆大欢喜。
 
与其计较,不如宽容,既是让自己日子舒坦,也能加深彼此的情谊。

 

3

人,敬一丈
 
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与人相处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对方的尊敬。
 
但尊敬永远是相互的,你敬别人,别人才会敬重你。
 
将心比心,尊人敬人,也能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个叫做陆晓慧的长史。
 
他才华横溢,身居高位,可从不颐指气使,待人恭敬有礼。
 
对前来拜访的大小官员,都是以礼相待,对客人还亲自送到门口。
 
甚至下至平民百姓,他也一视同仁,不因身份高低而看轻和贬低别人。
 
他的一位幕僚对此十分不理解,便问陆晓慧:
 
“长史为何对官员和百姓都如此彬彬有礼?既有失身份,还很麻烦,没什么好处。”
 
听后,陆晓慧笑着答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如果想让所有人都尊敬你,那你必须要先懂得尊重所有人。”
 
陆晓慧一生都奉行“我敬人,人敬我”的原则,不但没被人耻笑,反而更加让人敬重和欣赏,连政绩也远超旁人。
 
就像孟子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
 
无论何时,庄严自己,尊敬他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而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尊重他人,谦逊有礼。
 
当你给出足够的尊重和礼遇,也会有更多的人为你搭桥铺路。
 
儒风君说:

所有关系,都有因果。
 
你种下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而你处世的格局,就是人生的结局。
 
往后,愿你会让利、能容事、懂敬人,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