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公昌】关中民居瑰宝

 西岳文化 2023-06-19 发布于陕西

文/王公昌

0二三年正月十四晚,游完大唐不夜城,第二天(正月十五)一大早,我们便沿长安路一直向南纵贯韦曲镇(长安区政府所在地)。在导航的指引下,直向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所在地一一一南五台山脚下的古镇五台镇驶去。说到这里,我要顺便给读者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此五台山及五台镇并非著名的秦腔古典剧(拍成电影)《三滴血》中的五台山及五台县了。我们陕西乡党一提起《三滴血》,自然会想到我们省的易俗社里著名衰派一绝的已古老人表演艺术家刘毓中老先生了。还有其他著名演员孟遏云,陈妙华,全巧民等等。并且随便都能来上几句一一一,“五台县官太懵懂,滴血认亲害百姓,年迈苍苍到老境,寻子不见放悲声,到处找寻无踪影,莫非他渡河回韩城,叫声天佑将父等,我不避艰难向前行。”他的唱腔我们陕西乡党人人耳熟能详,但要唱到他那憔悴悲痛欲绝的衰派神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他那年迈苍苍长途跋涉之苦带来的踉跄的步态痴呆木讷的眼神艰难的跌跌撞撞的过桥表演那可是无人能及呀。将一个年迈老人的失子之痛表现得唯妙唯肖,淋漓尽致,形容为秦腔界的翘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点也不为过了。将他定位为衰派一绝,表演艺术家是实至名归了。说到这儿话题似乎扯得有点远了,但皆因五台山和五台县引起的。这里的五台县是因地处五台山而得名,地处山西省北部。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五台山却在陕西省的中部,西安市长安区,五台镇也因此而得名。由于一座在北,一座在南,为了两山之区别,所以山西省的五台山也叫北五台山,这个五台山则与历史上杨家将五郎出家的故事有关了,五台县与三滴血有关了。(哈哈哈哈),陕西省的五台山也叫南五台,而我们今天要游的地方则是位于南五台山脚下五台古镇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了。
五台古镇距离西安也就四五十里地,不到一小时即可到达。当我们来到五台镇以南不远处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时候,立马被眼前关中明清古民居建筑的精美和恢宏的气势所震撼了,关于五台古镇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消息或报道,早有耳闻,相关报道也看过,早就心向往之,可怎么也不会想到真的来到现场,眼前的景象竟会如此的令人猝不及防的被震倒了。
我们立马履行找车位,买票(持老年证免票),找导游等程序。迫不及待地跟着导游参观游览并聆听导游为我们讲解这些精美绝顶的民居建筑的前世今生。
整座民俗艺术博物院,就是将渭北各县的明清时期关中的达官显贵富商名人平民百姓的古老宅院经典民居搬迁来后规划为明清古县城的样子,共规划建成明清古民居三条街,目前明清古民居第一条街已建成,第二条街正在建设中,即将完工。  
我们要进的正门为赵家门楼,也是整座博物院的正门一一一检票处。     

赵家门楼是民国时期赵树勋私人庄院入口处第一座的高大建筑。赵树勋,字子建,陕西白水县纵木村人,生于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四月二十日)病逝于一九四九年六月二日,终年六十岁。民国初年,曾任国民党靖国军混成旅旅长,戎马倥偬(Zong),卓有功勋,门楼始建于清末,民国时期初拆掉了后面的院子,仅剩下一座高大的门楼。该门楼原址位于陕西省白水县纵木乡纵木村。一九九八年该门楼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博物院及时拆迁入库保藏。复建完成后,依旧保持了原有建筑的雄伟气势,令人赞叹不已。它是进入博物院古民居展览区的第一座门楼。门楼建筑呈品字形结构,上下两层,东西长十五米,南北宽五米,高十三米。门洞中开,中间为巨幅石门,两边附带侧门。门楼正面饰有大量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图案,如云纹,人物,花草,吉祥如意,福禄寿等。当年农耕社会的道德和理想,在特有的建等艺术中展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门楼正面门额镶嵌书法大师于佑任题写的“地通天元”石匾,意即此地直通上苍中心,阴阳汇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中门配有楹联,上联是:“台仰怀清,清辉一片镰峰月”,意思为台楼向上,心底清明,清明得像一片水中能映出镰刀般的的弯月一样;下联是:门通高德,德泽千尺金水波。意思是:宅第宏大,品德高尚,德泽之水,水波荡漾,深达千尺。整幅对联喻示主人心底清明,品德高尚。门楼背面门额镶嵌于佑任题写的“终南霞蔚”石匾。意即终南之地霞气鼎盛,山川形盛,右侧偏门的砖雕图为“求仕赶考图”,左侧偏门的砖雕图为“衣锦还乡图”,这两幅图反映了宅子主人对子孙后代的企盼和愿望。

这座门楼说通俗一点,就是它在原址(面南)上东西宽十五米,也就是整座庄基宽十五米,我们现在关中农村的庄基普遍为十米宽(三间宽),而赵家门楼就应该是五间宽了。而它的进深是五米,里边住人或按排门卫是妥妥的了。而高度竟达十三米,用我们现在的建筑标准,那就是四五层楼呀。在一个渭北的穷乡僻壤有如此奢华高大的建筑,一定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了。在一百多年前的农村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恢宏。 
当你面对这么一座气势雄伟的门楼时,昔日的它竟然位于渭北一座偏避的白水小县中一座偏僻的纵目村,这个小村庄当中竟然能在清末民国初期兀立一座巍峨高大雄伟的私人宅第的门楼,你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而那门楼后的整座院落在民国时期已被拆除,如果要全部保存下来,那又该是多么的壮观与震撼。加上那些精美绝伦的砖雕,石雕,及大师级别的石刻书法作品,足以让我们惊得呆若木鸡了。而搬迁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后,它也理所当然地被当作博物院的正门了。(兼作检票之用),代表体现了博物院整体的建筑艺术水准,是名符其实的“门面活”。试想,这么高大雄伟的建筑艺术品,别说在关中平原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就在一个繁华的县城,甚或是中国各省的省城,在那个年代作为私人宅第的门楼它完全应是出类拔萃的标志性建筑了。而面对这么宏伟的建筑,听着导游详细的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无法用我贫乏的语言形容我澎拜激荡的心情,只有不停地赞叹,不停地惊呼一一一太震撼了,太震撼了!同时也为赵家门楼后面的整座宅院无故地被拆,没有给我们留下足以让我们关中人引以为豪的(自然包括宅院的主人)建筑精华,没有成为建筑院校的活教材,同北京古城墙遭到同样的厄运而令人遗憾,令人扼腕叹息。

     

西京雄镇:进入了作为博物院正门的赵家门楼,里边就是号称“西京雄镇”的古民居一条街,是按明清县城规划设计的,古民居街面和排列两旁的数十个宅院,每所宅院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工整,雄伟庄重,建筑工艺精湛华丽,室内摆设古朴考究。每座宅院处处展示着带有文化气息的精美砖雕,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西京雄镇”城门楼,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39年),距今已有三百八十四年的历史了,(在现址面西))南北长十八米,东西宽十米,高十点八米,相当于三四层楼,原为富平县唐家堡村南门城楼,一九八九年整体拆迁保存入库。
门楼门洞正面上方有大明崇祯十三年“西京雄镇”石匾额,采用了尖底雕刻的工艺,笔法苍劲有力。城门楼屋檐下方横梁上的彩绘简洁明快,三个窗户有防御敌人进攻的功能。门洞之上呈拱形的砖雕石刻图案,匠人们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着明代晚期唐家堡村市井繁荣的场景。有肩挑重担的商贩,有占卜测字的卦师,有外出购物的游人,有乘轿骑马的显贵,有与长官交谈的士兵等。人物,车辆,牲畜,交易等场面栩栩如生。再现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期的商业繁荣。被誉为民间的“清明上河图”。该图充分体现了当年当地经济文化的发达。也展现了建筑工匠们的高超技艺。门楼背面门洞上方有“桃源人家”石匾,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门楼前方有一对石狮子,高大威猛霸气,头朝内,表示聚财之意,放置在城门楼的两侧,也是十分的协调大气,有镇宅避邪的作用。
当我们目睹这巍峨雄伟,高大壮丽,建筑工艺高超,并表达了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的城楼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座城楼可是一百多年前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崇祯年间的一座城楼。我们知道,城墙城楼的存在,从古至今,无不是出于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的需要而修建的,但大多数都是以土城墙,小城门的形式出现,而象一个小村庄,城楼却修得这么雄伟高大巍峨壮观,奢华备至,似一座富丽堂皇的小县城的城门楼,在关中大地甚至中华大地也仅此一家了吧。也许有很多,也可能没有保存下来吧。人常说,吃饭穿衣论家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家庭成员平时的吃和穿都可以体现出该家庭富裕的程度,那些衣着是他们家族财富的象征。那么我们用这句话来衡量一下富平县唐家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吧,修建这么富丽堂皇的村级城楼,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都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存在了。那可不是凭空纸上谈兵呀,那可是要有腰缠万贯的底气才可发挥想象的蓝图,那是需要海量的投资呀。给关中大地的明清建筑史上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像讲解员说的那样,它再现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业繁荣,是民间的清明上河图,是明清社会一个时代的缩影。进而我们想一想,我们关中大地自古为天府之国是不是更加名符其实了呢!关中大地上的秦人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自信和出类拔萃,他们当年那英姿勃发伟岸的身影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时你是不是会想起一首著名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富平,富平,天下富庶太平,富平富平,人杰地灵,富平富平,绝非浪得虚名!

阎敬铭宅院:阎敬铭宅院是古民居一条街路北的第二宅院,(第一宅院为梨园,由于古民居多而精美,恕我挂一漏万)。阎敬铭,生于一八一七年,逝于一八九二年。终年七十五岁。字丹初,号约庵,清代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赵渡人。商人家庭出身,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署山东盐运使,山东巡抚等。一八八二年调任户部尚书,一八八三年充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协办大学士,一八八五年授东阁大学士,一八九二年卒后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介”,后人尊称为“阎文介公”。为官四十余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以善理财著称于世。被称为“救时宰相”。

该宅院原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赵渡镇赵渡村,原属朝邑县,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房屋建筑为砖木结构,为两进两院式。宅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被拆。八十年代末,博物院派人在渭北一带考察民居时,发现阎宅房屋受到破坏,濒临倒塌。仅存破败的前房和厦房,上房和残缺的二道门楼,一九九一年博物院从其后人手中征购保存下来房屋的构件及砖雕,石雕,木雕,至二零零四年,依其族人提供的原貌照片,和原址测量数据,及构件尺度实际,在本院复建。复建的宅院坐北朝南,占地三点二亩,整个院落布局对称,错落有致,宽敞宏伟,分前房,东西偏院,二进门楼,东西厢房,上房。宅院内,房屋素墙黛瓦,飞檐挑角,鳞次栉比的兽脊!屋檐木雕有“五福临门,凤迎牡丹,双龙戏珠等图案。刀法流畅,做工精细。砖雕石雕的内容丰富,技艺高超,一百多年的历史风尘,丝毫没有湮没这座古居的华美。在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几进宅院中,要数阎敬铭的宅第最为出名,它集中展示了关中民居建筑风格及关中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整个阎敬铭宅院,是整个博物院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住宅,此文篇幅有限,只作部分简介,上房为七间大殿,是宅院中的主体建筑,屋架为七架梁式结构,青瓦麦草泥屋面,屋内屋外彩绘内容丰富,多为历史典故,戏剧人物风情。
上房有廊亭,门楣上雕有“狮子滚绣球,鹤鹿仙寿,福从天降,荣华富贵”等精美图案,雕梁画栋,图案与镂空木雕映衬,虚实结合,融为一体,体現出了关中民居的大气磅礴。砖木石三雕精美绝伦从容雅致。不曾因岁月而失色,更不因斗转星移而落伍。檐下有六根松木大柱,柱顶石四角雕有狮子,形象威猛,房屋的门窗木雕透花式,除吉祥图案外,还雕有宅院主人对后人寄于希望的图案。“平升三级,琴棋书画,翎顶辉煌”。

上房两头有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墙体高大,造形独特,檐头吻对对欲飞,墙上嵌有“并蒂同心”砖雕,主要功能为防火,防风,防盗。墙体砖雕细致精美,马头墙与屋脊衔接自然,使高大的屋面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阎敬铭宅院见证了百余年的历史沧桑,也见证了民族兴衰的历史变迁,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活教材。二0一二年春节,阎敬铭后裔一行十几人专程从全国各地来博物院参观,瞻仰宅院,感慨万千,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长者动情地说,“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阎敬铭后裔对博物院抢救保护阎氏家族文化遗产表示由衷地钦佩,称博物院为他们家族办了一件大好事。
当你看完阎敬铭宅第如此富丽堂皇,大气磅礴的时候,你的内心也许会对阎敬铭的财富大为赞叹和吃惊,也许你会怀疑阎家财富的来源,所以在我们介绍阎家宅院建筑艺术的同时,又有必要顺便将阎敬铭这位晚清道光年间的重臣“救时宰相”作以简要的介绍。
阎敬铭在任宰相期间,在大荔县(原朝邑县)主持修建了“丰图义仓”,占地二十多亩,储粮八百多万斤,竣工后报闻清庭,被慈禧太后御笔批为“天下第一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一时。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O年)陕西的严重灾荒,多亏该仓的粮食储备,活人无数。全邑人民认为修建义仓的阎敬铭为乡人办了一件极大的好事,功德无量,为了纪念他,便在仓西面修了“阎公祠”。以作感恩。而这座浸透着阎老心血和智慧及社会责任担当的丰图义仓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浸蚀,沧桑巨变,如今依然岿然不动,巍然屹立在高高的古老的黄河岸边,见证阎老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担当。与北边一路相隔的建于北宋年间的岱祠岑楼遥相呼应,依然保持着储粮功能。可见当年的工程质量是多么的令人佩服,以致现在已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热门景点。

在阎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期间,正值国家财政困难,以全国之财力,装备训练海军,增强国力的时侯,慈禧太后强令光绪皇帝下诏,动用大量国库银两,为其修建“颐和园”,光绪皇帝不敢违抗,立即按照太后懿旨,任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为统帅,即日筹划动工修建。阎敬铭闻知内情,便以库银缺少,坚决不予支付,但没有奏效,反遭革职之罚。由此可见阎敬铭的一生是清正廉洁、光明正大、刚正不阿的一生。
  他之所以宅院修得雄伟有气势,全凭他为官四十余年的私人节俭之财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他当年官高位显,所拥有的厚禄,以及他生活的节俭才能积攒一定的财富修建宅第。让我们一百多年后仍能直观地看到清代精美的建筑工艺,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而不仅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他不光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等文化遗产。
当我们徜徉在这座“明清古镇”的石板街上或穿梭于古民居的庭院之间的时候,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真的来到了岁月漫漫的的明清古镇,与这些明清大老及先民们围坐在深深庭院的古槐下的石桌旁,或执子对弈,或举杯邀月共饮,共话岁月漫漫,世事巨变和人生沉浮。或在街市上与商家讨价还价,挑选心仪商品,而那明清两代的花色各异的服饰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样的情景你是不是也深切地感到其乐融融,悠哉乐哉。而面对精美的民居建筑,细细欣赏,无疑又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令人深深地陶醉其中。
  当我们面对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这座浩大的古民居的复建工程,我们对该院的院长王勇超先生不得不投以敬仰的目光。在他超前目光和意识的指导和努力下,陕西关中这些频临消失的明清古民居将逐步一一展现在我们观众面前,它是我们陕西关中古民居的建筑精华,代表了当时民居建筑的最高水准,是明清两代的建筑缩影。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陕西关中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在游玩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口头禅,其中一条就是,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很明显,是说我们陕西地上文物不多,通过我们这次对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游览,一下子改变了我们原有的认知。文物大省的陕西素有帝王之都的美喻,怎么地上文物反倒没有山西多,陕西地上文物先天就很多,如这些古民居就是最好的例证。只是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维修罢了。而王勇超院长修建关中民俗博物院这大手笔,无疑给我们陕西如何保护古建走出了一条成功可行之路。让我们预祝我们省的文物专家们在保护文物古建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不光让人们地下文物看陕西,而且地上文物也要看陕西。让文物大省的陕西更加名符其实。

二O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于渭南凭信

作者简介:王公昌,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人,原籍华阴。中共党员,曾服役于北京卫戍区部队,退休教师。平时喜欢阅读,写作,乒乓球,旅游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