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播讲 亚运会火种采集 因疫情影响,原定于去年9月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正式举行。上周,本届亚运会的火种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亚洲体坛正式进入“杭州时间”。100天后,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来到中国,来到杭州竞技和交流。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在小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中国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亚运会,分别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今年在杭州举行的是第19届亚洲夏季运动会。 本次火种的采集地点特意安排在良渚遗址,因为这里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也是向世人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文化窗口。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在这里采集亚运会火种,寓意着良渚的文明之光穿过岁月时空,点燃新时代的亚运之火,象征着体育精神传承发扬、赓续不竭,也寓意着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点燃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体育之火、文明之火、和平之火。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公众号 火种采集仪式简约又神圣。在有关良渚文化的表演结束后,19位身着白色服饰的采火使者(象征第19届亚运会)缓步走上采火台,在以玉璧形状为灵感设计的采火装置内,用凹面镜聚光方式,成功采集到来自太阳光的火种,并点燃了采火棒。现场的护送者将采集的火种引入火种盒,而火种盒的放置台采用的正是玉琮造型。玉璧和玉琮都是五千年良渚文明的重要代表性玉礼器,璧象征太阳的光芒,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天地,代表了当时良渚人的宇宙观念。 与此同时,杭州亚运会线上火炬传递也正式开启。全球网友都可以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成为亚运火炬手,以特别的方式参与火炬传递,助力亚运盛会。 今年9月,火炬点燃及接力仪式将在西子湖畔正式启动。之后,亚运会火炬将在浙江省内的11个城市进行线下传递。9月23日,本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在主体育场点燃圣火,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可在数字世界与现实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之火。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故宫禁止商业拍摄 最近,故宫博物院发布了《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这两份文件将于6月30日起正式施行,对观众参观故宫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其中,禁止商业拍摄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新规定。 新公布的文件中提出,故宫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录播活动;禁止在展厅内饮食、架设画架;禁止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及支架类摄影器材拍摄。 同时,一些用于商业拍摄的摄影摄像器材如滑轨、摇臂、反光板、落地式三脚架、稳定支架等,也禁止入院。 故宫还特别提醒:未经允许,禁止进行各类表演、宣传、采访、社会调查、宗教活动、售卖商品或服务、商业性拍摄等非参观游览活动。 ![]() 故宫建筑 来源:故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 小童说新闻的听众,听了这么多“禁止”“禁止”“禁止”,你会不会觉得故宫有些不近人情呢?但实际上,随着近年来网络直播等自媒体的兴起,作为全国最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宫一直饱受困扰。 在名胜古迹旅游的时候,我们可能都遇到过举着自拍杆、对着手机高声介绍周围景观的人,这是网络直播主播;或者有摄影师举着长枪短炮的摄影摄像器材,对着身着古装的模特大拍特拍。他们有的制造噪音,有的占用公众空间,都是对正常参观秩序的破坏。对于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来说,更构成了建筑、文物保护方面的安全隐患。 故宫拒绝无序的商业拍摄,有助于维护大多数普通游客的参观体验,更好地保护古建、文物。同时,新规定中也不乏人性化的考虑。 例如,故宫禁止滑板车、自动平衡车、自行车、轮滑、儿童三轮车等代步工具入内,并要求所有具有运输装载功能的带轮工具,如野餐车、营地车、手拖车、带座椅的行李箱、拖挂车等禁止入院,但允许老人、小朋友和残障人士可能使用的轮椅、婴儿车入内,保障了弱势群体的需求。 外地来北京游玩的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如果携带大件行李前往故宫参观,在入院参观前,行李箱、20寸及以上尺寸的大型包裹要进行寄存。由于故宫的入口和出口并不一致,故宫提供免费行李转运服务,入院前,游客可以在午门区域先将行李寄存,离院时再从神武门取走行李。 假期将至,我们的很多听众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博物馆、旅游景区参观游览。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文明参观、文明旅游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是一个名胜古迹或旅游景区的负责人,你会制定什么样的游览须知呢,将对游客提出哪些要求、提供哪些服务? “剩菜盲盒”热销 最近流行吃剩菜了? 当你听到“剩菜盲盒”这个词时,不要惊讶,这个剩菜并非客人吃剩的残羹冷炙,而是商家将当日生产但没有销售完的面包、甜品、寿司、包子等食品,以盲盒的形式随机搭配,打折出售给消费者。它的本质是临期食品的一种促销手段。 剩菜盲盒最近在大城市非常受欢迎,在一些剩菜盲盒销售平台上,热门商家的盲盒供不应求,甚至要靠定闹钟才能抢到。 这类商家通常是口碑比较好的大品牌或连锁店。顾客看中他们的产品品质有保障,同时价格便宜,觉得非常划算。商家把当天卖不掉的食物以低价售出,既能收回成本,又避免了浪费,听起来好像确实是个双赢的方案。 小童昨天尝试在一个销售剩菜盲盒的平台上下单了一款金凤呈祥面包店的盲盒,拿到后里面是一盒奶油泡芙,一盒丹麦热狗酥和一包蛋奶吐司,门店正价大概40元左右。小童购买的盲盒价格是17.9元,以不到五折的价格买到这些食品,性价比确实很吸引人。 ![]()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便宜,还不能让剩菜盲盒如此火爆。毕竟不少超市、烘焙店在晚上都有打折或者买一送一的活动。吸引大家抢购的第二个原因是盲盒的不确定感。 “盲盒”的概念巧妙地掩盖了“剩菜”这个词的不体面,甚至让购买者觉得很有期待感。年轻人们评价“店家剩啥我吃啥”“省钱还能节约粮食,何乐而不为”,正是对剩菜盲盒受欢迎的诠释。 但是也因为盲盒的未知属性,有可能买回来才发现是自己不爱吃的食物。这时候该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吃掉,觉得很勉强;扔掉,就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男同学们有不少人都收集过奥特曼卡片,奥特卡在拆开包装之前就不能知道具体内容,这也是一种盲盒。如果买到不喜欢的、或是重复的卡,大部分人都是一扔了之。容易造成浪费,这是所有盲盒的通病。 另外,很多剩菜盲盒店的食品是现制现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保质期不会标注在每一件商品包装上,通常只在柜台上标明本柜食品生产于X月X日,食品一旦离柜,就看不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盲盒中的有些产品甚至连购物小票都没有。这也让人担心,盲盒里的食物质量能得到保障吗?现在网上也能看到,消费者反映买到的盲盒口味不佳或不够新鲜,但是因为平台在销售以前已有“不退不换”的事先约定,消费者的权益也无处声张。 余量食品可以有盲盒,但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却不能被藏匿在看不见的盒子里。 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指出: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剩菜盲盒”的出现是解决食品浪费问题的又一个有益探索,消费者既获得了拆盲盒的乐趣又拥有了经济实惠的食品,商家也可以有效解决临期食品不好出售的问题。 但是名字虽为“剩菜盲盒”,品质绝不能真的等同于“剩菜”。只有保证好临期食品的质量、保障好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做好市场监管,才能避免“剩菜盲盒”沦为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其实,小童觉得,要想真正避免食物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要过度生产,减少余量食物的出现。关于减少浪费,你还有什么“脑洞”能开吗? 小童新闻写作课堂 第113期 第113期 专访的写作要领之二 今天,咱们来看看专访叙述方法的第二种类型——散文式处理。 这种方式基本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模式,记者可根据专访报道的需要自由取舍问答的内容,并灵活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穿插叙述访问的情景、过程,或者勾画被采访者的形象、性格等。它的优点是报道精练、明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答整理式的篇幅过长问题。 1982年12月4日,新华社记者采写了《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夏衍谈“义勇军进行曲”》。这篇专访是配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而发表的。它主要介绍了这首歌诞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在革命事业中产生的影响。这篇专访的开头是这样的: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三千多名人大代表举手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决议刚通过,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后面的内容基本是摘引夏衍的谈话,但其取材精心,使访问内容集中在《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经过、影响、恢复作国歌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四个方面,中心突出,主线明朗,从而使报道的主题更为集中。 不过,散文式处理的缺陷在于访谈的过程与内容展现得不完整,不容易让读者看出一种整体的问答思路。而且经过作者主观性较强的裁剪,加工痕迹较重,可能削弱访谈的实录性。 参考文献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费伟伟.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或在“文话童心”群内说您的看法和孩子的反馈,也欢迎多给我们提改进意见。愿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让孩子不急不缓地健康成长。 新浪微博/抖音:@文话童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