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家地理|基因证明:8000多年前的古闽人,后代遍布印太大洋

 月亮是什么 2023-06-19 发布于浙江

图片截取自:中国国家地理

南岛语族的中华基因

在西起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复活节岛、北到台湾岛和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群岛的大洋中,大小岛屿相互之间远隔干里、万里,看似毫无联系的原住居民们却使用着相近的语言。语言学家将这类语言统称为南岛语系,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称为南岛语族。我国台湾的世居少数民族,即属于南岛语族。在台湾兰屿岛上,一位男子正站在碼石上眺望大海,海面上一只颇具民族特色的拼板舟稳稳地停泊着。让人不禁遥想,几千年前南岛语族的先民们又是驾着怎样的舟船,以何种气势冲向大海呢?

他们在欧洲人开始大航海之前几千年,就驾着独木舟冲向了大海;他们生活在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广袤大洋中星星点点的海岛上;他们有着相似的外貌,用同样的语言称呼香蕉、稻米、鲨鱼和乌贼·他们的语言被语言学家归纳为南岛语系,他们则被统称为南岛语族。从被发现伊始,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就令研究者们非常困惑,数百年来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们纷纷尝试做出自己的解答。直到近年来,古人类基因研究给予了这个问题精准的回答--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并明确将时间追溯到8400年前。

撰文:萧春雷 陈伟凯等

万山丛中的奇和洞人

这是一个寻常的石灰岩溶洞,坐落在闽西漳平市象湖镇的奇和山下,就叫奇和洞。洞前潺潺流水,洞内宽敞,可容千人。奇和洞从来不是一个秘密,也不幽静,山边经常有人炸山采石,洞里有座“仙母娘娘”神像,村民们还在洞里办过一阵卡拉OK歌厅。

2008年底,福建省文物工作者才发现奇和洞是一处古文化遗址,花了几年时间,清理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的9个文化堆积层,距今1. 7万年至7000年。也就是说,在长达一万年的时间里,许多世代的古人类栖居过这个洞穴,留下了不同时期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包括3具人类颅骨和部分肢骨。

奇和洞遗址问世的时候,一门新的学科-古人类遗传基因研究刚刚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团队正在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工作-古代东亚南北人群基因组测序。

台湾的少数民族,

还可分为不同的族群

图为穿着传统服饰的雅美妇女

虽然台湾的少数民族都属于南岛语族,但他们还可分为多个族群,如雅美、阿美、噶玛兰、撒奇莱雅、卑南、太鲁阁、赛夏、泰雅、邵、布农、赛德克、邹、鲁凯、排湾等。各个族群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上都不尽相同。雅美人(自称达悟人),世居在兰屿岛上,是带有浓郁海洋文化色彩的族群。

图为摄影师在台湾一个民族文化展示园区中,为不同族群的人们拍下一张合影。 摄影/陈海汶

南方温暖潮湿的气候和酸性土壤,不利于骸骨保存,但他们发明了一种类似钓鱼的方法,能把古DNA碎片从化石和土壤里“钓捕”出来,进行某种程度的复原。很幸运,他们提取到了奇和洞人的古DNA.

南岛语族扩散路线示意图

付巧妹团队的研究论文刊登于2020年5月15日美国《科学》期刊,得出两个重大结论:一是首次证明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就已经分化,差异很大;二是首次证明了“最早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且首次明确将时间追溯到8400年前”。

在此前的2012年,台湾考古学家陈仲玉在马祖列岛的亮岛发掘到人类遗骸后,委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演化研究所进行测量,确认了7900年前的亮岛人,是南岛语族的祖先。而付巧妹团队对奇和洞人的研究,不仅把南岛语族的祖先上溯了500年,更重要的是,确证了南岛语族先民起源于中国东南大陆地区。

南岛语族起源于哪里?这个困惑了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数百年的问题,出乎意料,被古人类基因研究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

南岛语族的大航海

南岛语系中的不同语言,

依旧保持了众多同源词

关于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南岛语族起源于我国大陆东南地区,在距今约6000年前,以福建近海岛屿为跳板,向台湾岛拓展,这是南岛语族扩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开始于距今4500年左右,南岛语族从台湾向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扩散,并逐步登上太平洋诸岛(见地图)。也有学者推测,南岛语族的先民可能源自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约7000年前向南迁徙,只是该观点尚无确凿证据。以印尼语、他加禄语、阿美语(台湾的少数民族)、斐济语、汤加语为例,我们列举了一些南岛语系不同语言的同源词供参考(原始南岛语构拟也做了标注)。此外,在我国南方侗台语族的一些民族中,虽然其语言已经演变成了汉藏语系语言,但究其“底层”,仍能窥见其与南岛语系的渊源关系。

欧洲人是16世纪开始大航海的。他们惊讶地发现,浩瀚的太平洋、印度洋中间,大凡能够住人的小岛都有了居民。这些土著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呢?他们只能制作简陋的独木舟或浮筏,观察星象和洋流,就敢于在茫茫大洋之中闯荡,找到逗点般的小岛,真是奇迹!

他们还发现,东至复活节岛,西至马达加斯加岛,南至新西兰南端,北至中国台湾,横跨数万公里的大洋上散布着无数海岛,岛上生活着不同的族群,彼此也不来往;但他们有着相似的外貌,用同样的音调称呼香蕉、稻米、鲨鱼和乌贼,制作风格相近的陶器和小船。语言学家把这些相近语言,统称为南岛语系。

所谓南岛语族,就是说南岛语系的民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的海岛上。南岛语系包括120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超过3亿

语言学家最早对南岛语族进行研究。你不得不佩服他们,仅仅通过语言考古研究,就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1889年,荷兰学者柯恩比较了100种南岛语言,找到一批最原始的核心词汇,如甘蔗、椰子、竹子、鲨鱼、鳐鱼、海龟、船、帆、船桨、稻、米、水牛、鳄鱼、黑毛猴等,认为古南岛语起源于热带海滨地区,最可能起源于中南半岛。

语言学家相信,一个地方语言分化的年代越久远,彼此之间的分歧也越大,也越接近该语系的起源地。美国学者戴恩发现三个地区的语言分歧最大:一是新几内亚一美拉尼西亚;二是台湾岛;三是苏门答腊及其西岸岛屿;他因此提出了南岛语族起源于西新几内亚的假说。但是另一 位美国学者白乐思认为,台湾拥有南岛语系最古老的几大分支,南岛语族应该起源于台湾岛

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也先后加入了南岛语族的寻源工作,并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实证。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南岛语族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台湾。 上世纪60年代,台湾岛北部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大坌坑新石器文化这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南岛语族遗址。 当时,海峡对岸的大陆地区,既没有发现更古老的南岛语族遗址,也没有使用南岛语的人群。 个别学者迫不及待地宣布,台湾岛是南岛语族的起源地。

尽管没有证据,还是有不少人相信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 澳大利亚学者贝尔伍德猜测,南岛语族的祖先是华南种植水稻的农民,因为人口增加而南迁。 综合各种资料,他提出了一个南岛语族迁徙的“快车模型”: 距今7000-5000年,华南沿海的稻作民族跨越海峡抵达台湾岛; 5000年前,他们前往菲律宾吕宋岛; 4500年前抵达帝汶; 3200年前到达密克罗尼西亚,进而抵达马里亚纳群岛; 2200年前到达波利尼西亚; 1700-1600年前扩散至夏威夷和复活节岛; 1200年前到达新西兰。

印度尼西亚的萨萨克人,

族群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船”

在不断扩散的过程中,南岛治族仕有些地方取代了原有居民,在有的地方与早期居民发生了融合,他们体质和文化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印度尼西亚目岛上的萨萨克(Sasak)人,就属于南岛语族,有点认为Sasak这个名字可能起源自sak-sak这个词,意思是“船”。上图为坐在传统的茅草顾干栏式是题中的萨萨克男子,下图为劳作归来的萨萨克女。

影/奥古斯丁

在缺乏地理知识和航海工具的情况下,花了3000多年时间,南岛语族终于完成了史诗般的海洋殖民,令人敬佩!

南岛语族的原乡在哪里?

平潭是福州市的一个海岛县,距离台湾岛最近处仅为68海里。主岛海坛岛北边的壳丘头遗址,坐落在面向大海的缓坡上,已建成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由考古学家范雪春出任院长。我注意到,通往研究院的宽阔大道命名为“南岛路”,遗址前矗立着太平洋风格的人物雕像,而研究院的展厅和办公楼,则是由平潭传统的海岛民居-石厝改造的。

参观完壳丘头遗址,在一座厚实的石厝内,我见到了范雪春。他身材壮实,一看就知道长年从事户外工作,说话带着福州口音。我向他请教,在南岛语族的研究中,为什么国际学术界此前很少人主张南岛语族出自大陆?

他回答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考古界以中原为中心,福建是边缘地区,不但落后,还很封闭,也不懂什么是南岛语族。1987年张光直先生来福州讲课,问过我壳丘头的情况。那个时候,壳丘头遗址才发掘不久,没有测定年代,材料都摊在地上。张先生知道后很兴奋,马上推测说,大坌坑、壳丘头和富国墩可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他后来还让自己的博士生焦天龙回来与福建考古界合作,研究南岛语族。”

福建的史前考古,是被海峡对岸的台湾考古推动的。1964年,美国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张光直主持发掘台湾大坌坑遗址。大坌坑是距今7000年至4700年的新石器贝丘遗址,出土了大量粗绳纹陶,以及磨制的石斧、石锛、石镞、网坠和树皮布打棒,被确认为南岛语系祖先型文化,与台湾现存的少数民族有关。

台湾还出土了两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一是两万多年前的台南“左镇人”,另一处是一万多年前的台东“长滨人”。但是张光直、宋文薰等考古学家认为,大坌坑文化与台湾本土的旧石器文化差异甚大,没有传承关系,其源头应该在大陆东南地区。

遗憾的是,当时福建的新石器考古十分落后,遗址很少,壳丘头遗址要等到1985年才发现,闽侯县石山新石器遗址已经发掘,但论起年代来,反比大坌坑遗址更迟。南岛语族的祖先追溯到台湾岛,就断了线索,难以逾越那道窄窄的海峡。  

新世纪以来,福建考古界开始积极行动,有了很多重大发现,尤其是新石器早、中、晚期遗址,已经初步建立起“奇和洞一亮岛一大坪顶一壳丘头一昙石山一大帽山一黄瓜山”序列。除了奇和洞,它们都分布在沿海或海岛上,属于贝丘遗址,具有强烈的海洋性,其中壳丘头、昙石山和大帽山文化,都与台湾新石器文化先后有过接触。毫无疑问,台湾新石器文化源自福建。

在福建和台湾,

有众多与南岛语族相关的考古遗址

目前,在福建和台湾发掘的与南岛语族相关考古遗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已经形成了时间连续、过程完整的文化序列,由于版面限制我们只标注了部分代表性遗址(见地图)。下图为壳丘头遗址的考古现场。壳丘头遗址位于福建平潭县海坛岛上,其年代为距今约6500-5500年前,是南岛语族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本页还展示了出土于福建几个遗址中有特色的器物,由上至下为:石锛,龟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陶杯,东花丘遗址,其上有用木签或竹签刻画出来的独特纹饰;陶支座,壳丘头遗址,为炊器的底座和支架。供图/侯榕贵

我国东南沿海与南岛语族有关的代表性遗址分布示意图

那么,福建的新石器文化源自哪里?范雪春认为,虽然没有证据,但从原始农业的传播路线来看,很可能与浙江河姆渡文化的南下有关。众所周知,粟(小米)是起源于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水稻则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上万年之久。

福建三明市明溪县的南山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炭化稻谷、粟(小米)、黍(糜子)、大豆、绿豆等;闽侯昙石山遗址也发现了炭化稻谷。在台湾,南科考古遗址出土了距今4500年的稻米、小米和绿豆化石。可见,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农业影响了福建,福建再传播到台湾。

“南岛语族肯定起源于福建。”范雪春果断地说,“福建是很特殊的区域。过去,我们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福建是中原文化的接受区,可有可无。如果我们反过来,站在太平洋的立场看中国,就会发现中国南方,尤其福建的重要性。上古的福建,是一个哺育和输出海洋文明的地区,是南岛语族的原乡,是史前大航海的摇篮。”

古人类DNA研究,在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团队,发明了一种类似钓鱼的方法,能把古DNA碎片从化石和土壤里“钓捕”出来,进行某种程度的复原。他们以此方式提取了福建奇和洞人的古DNA,确证了最早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且首次明确将时间追溯到8400年前。右上图为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人员对人类骨骸材料进行微损取样(供图/付巧妹)。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通过对台湾汉本和公馆两处考古遗址出土人骨的DNA分析,证明南岛语族人群与侗台语族人群同源。左上图为王传超老师在化石标本陈列室中。

福建南岛语族失踪之谜

如今的福建,汉族人口占97. 8%,世居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和蒙古族等,均非南岛语族。你可能会发出疑问:福建地区的南岛语族去了哪里?他们没有留下后裔吗?

上世纪30年代,厦门大学的人类学家林惠祥就注意到:“今之闽粤人之体质似颇有类于马来人之处。”他说的闽粤人,指混有古越族基因的闽粤汉人;马来人,即马来群岛上的南岛语族。他发现马来人与闽粤人容貌相似,都是直发、广头、短面、矮躯,差别最大的是眼睛,马来族有圆而大的“马来眼”,与北方汉人细长斜吊的“蒙古眼”明显不同,闽粤人的眼睛则介于二者之间,渐趋圆大。另外,他还比较马来人与古越人在文化、语言、史前遗物等方面,提出了“中(古越族)马(马来族)同源说”

1941年,美国学者P.K本尼迪克特通过比较南岛语族与侗台语一些基本词汇,如湿地、园子、犁、水稻、甘蔗、水牛、斧头、独木舟等,也提出了“南岛-侗台同源说。所谓侗台语,是中国西南壮、侗、傣、布依、毛南、水、仫佬、黎等民族,以及东南亚地区部分民族使用的语言,一般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裔。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陈保亚、邓晓华等人通过分析侗台语与南岛语的核心词,都得出了二者同源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邓晓华还发现了闽南方言中保存的原始南岛语“底层”成分,例如飞廉、雷、肉、火尾、杀、穿山甲、坂、舌头、蟑螂、蛇、砍等词语,证实了闽南文化与南岛文化有过接触。

近年来有两个基因组的研究,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2008年,复旦大学李辉、文波等人研究相关族群的Y染色体,发现从父系遗传的角度看,印尼人群并非像语言学家推测的那样来自台湾原住民,而是来自侗台族群。另外,他们还发现台湾原住民与印尼人群,很可能是分别起源于侗台族群,然后各自独立发展

2021年,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在《自然》杂志发文,通过对台湾汉本和公馆两处考古遗址出土的3000年至1000年前的人骨进行DNA分析,证明南岛语族人群与侗台语族人群同源。综合人类学、语言学和遗传学研究,可知数千年前,生活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越族祖先,有一支南迁到东南亚群岛,后来被称为南岛语族(又称马来族);留在大陆的古越族,后来演化为侗台语族,其中一部分被南方汉人同化。

波利尼西亚人,是居住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亚诸岛上一系列族群的总称,属于南岛语族。从外貌上看,他们与我们颇有相似之处,基因研究也发现,波利尼西亚人与东亚人的遗传距离很近(上图),有许多波利尼西亚人也坚信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

2010年11月19日,6名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人驾驶着独木舟,放弃使用指南针,而是依靠星星、海浪和洋流来辨别方向,历时4个月,航行1. 6万海里,抵达福州马尾港,完成了一次回溯祖先迁徙路线的寻根之旅图 摄影/朱兴鑫

中国早期的古籍记载了古越族。大约三四千年前,古越人生活于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支系繁多,包括吴越、于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因此又称百越。福建地区的闽越人,西汉初年曾建立闽越国,因为反叛朝廷,公元前110年被汉武帝灭国。根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担心汉军撤离后,闽越人会继续造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就这样,2100多年前,闽越人被汉武帝集体迁徙到了江淮地区,福建(东越)成为一块空地。

越人在汉初建立了好几个国家,例如广东的南越国、浙南的东瓯国,但闽越国最强大。焦天龙、范雪春《福建与南岛语族》一书说:“闽越国是南岛语族在大陆发展出的最高水平的社会组织······闽越国灭亡之后·····福建本地居民即南岛语族的文明进程被迫中断。从此,南岛语族在福建地区便成为边缘化的族群,并最终被彻底中原化。”

这就是闽越族在福建失踪的原因。但是史家多认为,汉军只可能迁走闽越国的王室贵族,还有不少闽越人窜伏山谷,残存下来,被后来人闽的汉族移民同化。很多人类学家相信,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疍家人,一支以船为家,终年生活在上的特殊族群,就是古越人后裔

重新认识中国的海洋族群

让我们回到9000年前,看看东亚大上的情形:南北方两大人群已经分化,少来往,并且都诞生了原始农业。黄河下游的北方人群驯化了粟黍,长江中下游的南方人群驯化了水稻。

原始农业解决了食物问题,导致人口增加,族群扩散。新石器时代中国进入了苏秉琦先生所说的“满天星斗”时期。大约五六千年前,北方地区的华夏民族集团崛起,向南扩张。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民族集团感到压力,开始向更南方-台湾和中南半岛迁移。

与内陆的华夏族群不同,百越始终是一个海洋性族群,留下了众多贝丘遗址,擅长航海,还在浙江跨湖桥留下了一只8000年前的独木舟。他们向南方跨海迁移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东南亚群岛和大洋洲的土著居民,是数万年前迁来的尼格利陀人(又称矮黑人),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没有发展出农业,比较落后。

王传超是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近年来致力于南方古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斐然。2018年,他与范志泉、邓晓华联名发表了《语言与基因:论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一文,指出“侗台一南岛语人群的先民”是沿着水陆两条道路南迁的,具体迁徙路线是:“1)一支向东迁徙至台湾,到达台湾后,在岛内独立演化发展后,才经菲律宾南下至印度尼西亚东部,产生了早期的Lapita(拉皮塔)文化,而后犹如“Express-Train'(快车)般快速扩散至远大洋洲,成为了波利尼西亚人群的早期祖先;2)向西的一支经由中南半岛、东南亚岛屿走廊南下,迁徙到印度尼西亚东部。在距今2300年前左右,来自东亚的南岛语人群逐渐开始和新几内亚岛的操巴布亚诸语人群接触交流,之后也向波利尼西亚扩散与迁徙。”

在采访中,王传超遗憾地表示,分子人类学目前对南岛语族的溯源只能做到福建。猜想过去,浙江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都可能与南岛语族有关,但他们没有提取到古人类的DNA.从目前的研究看,福建、浙江和广东的南方汉人几乎都有古越人的成分,显示历史上有过基因交流。

以海为生的疍家人,

是南岛语族的后裔吗

直到现在,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还生活着一支以船为家,终年生活在水上的特殊族群-疍家人,很多人类学家相信,他们是曾经生活在我国的南岛语族先民们的后裔。但从目前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来看,福建的疍民还是以汉族为主,缺乏他们与南岛语族先民有关的证据。摄影/胡国辉

那么疍家人呢?很多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裔?我问道。王传超回答说:“从我们的研究看,福建的疍家人还是以黄河流域农业人群相关的南方汉族遗传成分为主,虽然也有古越人的基因,但并不特别。不过这或许与地域有关,取样不同,结果也会有差异。”

我问道:“你们提出的南岛语族分两支南下迁徙,与林惠祥先生的推测很相似。对于林惠祥先生的“环南中国海”概念,还有凌纯声先生的“亚洲地中海文化圈',您是怎么看的?”

他谦虚地说:“林惠祥先生与凌纯声先生,学贯中西,视野宏大,比当时的外国学者更有远见。我们今天做的研究,很多方面都只是验证他们的理论,提供一些证据而已。” 回头重读两位学界前贤半个多世纪前的理论,我的确感到震惊。

林惠祥先生的遗著《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根据当时的考古学证据,他推测说:“马来族(南岛语族)南迁的路线应该有两条:第一条是西线,是主要的,即由印度支那经苏门答腊、爪哇等到菲律宾,其证据是印纹陶和有肩石斧;第二条是东线,是由闽粤沿海到台湾,然后转到菲律宾、苏拉威西、苏禄、婆罗洲,其证据是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他因此将中国东南、东南亚的史前土著文化,称为“亚洲东南海洋地带。”

20世纪50年代,凌纯声先生在《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与亚洲地中海》等文章中,将中国文化分成西部华夏的“大陆文化”和东部沿海蛮夷的“海洋文化”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金玉、车马、衣冠”,后者的代表是“珠贝、舟楫、文身”。他提出了“亚洲地中海文化圈”的概念,认为环绕中国四大海域的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和澳洲等岛弧上的古文化,都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岸,是中国南方海洋族群创建的。

过去的中国史,以华夏族为中心,从“中原王朝”的角度看世界,中国被认为是一种“大陆文明”。如果从“多元一体”格局描述中国史,把南方人群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会认识到,中国是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同样发达的复合型文明

五千年前,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一批批南方古越族驾驶着独木帆舟,携带着印纹陶器、有段石锛、稻种、芋头、猪、鸡、树皮布和巢居(干栏式建筑)习俗,勇敢地航向南方热带岛屿,也将中国大陆南方的新石器文化传播到太平洋的无数岛屿。数千年后,当宋代泉州商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与说南岛语的无数个部族交往,他们不知道,彼此的身上都秘藏着东亚大陆南方最古老的海洋基因。

责任编辑/张璇

版式设计/李晟

地图编辑/陈云

图片编辑/王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