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产这样的领导最累,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品读二十四史 2023-06-19 发布于浙江

长篇连载《秦汉三国五百年》

周景王敢公开向晋国的使者智跞索要宝器,又背后嘲讽另一位使者籍谈,这跟晋国的地位衰落应该是有关系的。可不管别人怎么看,晋国自己的日子还是要过的,就在籍谈被周景王嘲笑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26年的3月,晋国的执政大臣韩起,出访了郑国。

对于韩起的这次来访,郑国上上下下非常重视,郑定公准备亲自设宴款待韩起。在韩起到来之前,郑国的执政大臣子产还特意嘱咐大家,凡是有资格上朝和参加宴会的人,都要小心谨慎,规规矩矩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被晋国人看了笑话。

子产之所以这么嘱咐,估计是郑国的这些大臣们,没有养成太好的习惯,在平时上朝的时候就比较随便。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就在郑国举办迎接晋国使者的典礼上,出笑话了。

郑国有个大夫叫孔张,他的爷爷叫子孔,子孔是郑襄公的哥哥,曾经在郑国做过执政大臣。

这一次,孔张迟到了,可能在慌慌张张之间,他一时找不到自己该站的位置,就稀里糊涂的站到了客人中间了。主持典礼的人看到了,就提醒了孔张一下,孔张继续慌张,又站到了客人的后面去,他以为这样大家看不见就行了,可因为事先有子产的交代,主持典礼的人也不敢糊弄事,只好再次提醒孔张,孔张这会已经乱了阵脚,结果站到乐器中间去了。

孔张本身就是最后一个来的,又在客人的队伍里晃来晃去的,就等于在晋国使者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慌乱,这个人丢的有点大, 也引起了晋国人的嘲笑。

典礼结束以后,有一个叫子典的大夫找到子产,对他说了这么一番话。

对于大国的使者,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事情要是做得不到位,被他们嘲笑,他们后面就有可能欺负我们。我们平时对他们有礼有节的,都有可能被看不起,要是做了违背礼节的事情,就更不会得到他们的尊重了。

这一次,孔张没有站到他该站的位置,这是您作为执政大臣的耻辱啊!

这要是按照咱们一般理解,子典这么跟子产讲,很有可能是为了讨好子产,让他给孔张一点教训,也给郑国的大夫们做个警示。可是,子产从子典的话里听出了另外的意思,他也给予了强烈的回应。

子产很生气的说,发出不适当的命令,命令发出后没人执行,刑罚制定的不合理,案件审理的乱七八糟,臣子上朝不守规矩,因为这些被大国羞辱,让百姓过不上好日子,这才是我作为执政大臣的耻辱。

那孔张是国君哥哥的孙子,是执政大臣子孔的后代和继承人,他做了大夫以后,多次奉命出使诸侯国,深受郑国人的尊敬,也被诸侯们所熟知。在朝廷之上,他有职务,在家里,他是一家之主,他们家族一直享有国家赐予的土地,干着国家分配的工作,已经有好几代了,现在却连自己的位置都找不到,这怎么就成了我的耻辱了!

把所有人的过失都归罪到执政大臣头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这种事情,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你要是想劝我,还是说点别的事情吧!

子产这是真生气的,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能大概看出子产在郑国的处境。

郑国内部是比较混乱的,大夫家族有很多,可真正为国家考虑的不多,这些人依仗着家族世袭的地位,对于子产的执政方式,虽然不敢公开反对,可暗地里是不支持的,子产干了好事他们不说,可万一出了点问题,就都会推到子产的头上。

子产的个人能力,那是没的说,可得不到大多数大夫们的支持和拥护,他在郑国的执政是很累的,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就是这样,还要防备着有人暗地里对付他,给他泼脏水。

之前我们讲过,子产在郑国铸造大鼎,把法令条文刻在鼎的上面,晋国的叔向听说以后,提出了很强烈的反对意见。叔向的反对意见,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阻碍时代进步的,可从当时贵族的角度去看,也是为了维护贵族治理国家的利益。

作为贵族的后代,贵族的代表,子产肯定同叔向是有共鸣的,可处在郑国那样的环境之中,缺乏大多数同僚的拥护,子产把法令向全国公布,也就等于剥夺了一部分贵族的特权,来赢得普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否则这个国家是没法治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