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岚:邓辉先生诗集序

 杏坛归客 2023-06-19 发布于山东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邓辉先生诗集序

◎江岚
作为诗词编辑,所读当代诗词作品不可谓不多,结识的当代诗人词家亦不可谓不多,其间成就卓然,风格独具者亦不乏其人,但若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恐唯有邓辉先生足以当之。

邓辉先生少孤贫,曾流落街头数年,遍尝人世辛酸,也正因此铸就桀骜不驯、坚韧不拔的品格,发之于诗,便体现为典型的“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个性与风格。

此十字典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性》篇。“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大意是称道建安诸子崇尚风骨,不事纤巧,秉笔直陈,力求明白畅达,和“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南朝诗风有本质的区别。而在技巧唯上,务求形似的当代诗坛,邓辉先生上追建安,风骨凛然的诗作就显得尤为可贵。

兹举数例为证:比如《流浪有忆》:萍踪浪迹向何方,望断烟霞路渺茫。剩饭残羹无半口,寒风冷泪有千行。厕灯伴读风中雪,童梦流连树下床。自诩天生非鷃雀,云空万里任遨翔。此诗读来令人心酸。对于童年所遭受的苦难,作者之所以念念不能忘怀,意在以此警醒自己、勉励自己,唯其如此,才能有目前的成就。弱者在苦难面前俯首听命,只有强者敢于直面苦难,挺起脊梁,差别只在有志与无志而已。古人说,少年当自强。少年若能自强,则终生受用不尽。

再如《深山竹》:浮筠簇簇露峥嵘,傲雪披霜挺若旌。偏爱云岚偏喜岭,不嫌贫瘠不簪缨。山中直节惟君瘦,世上冰心数我贞。十级狂风头略点,从来宁折不偷生。咏物明志,极见个性,非有傲骨壮气者不能为之。

又比如《暮登黄山》:黟山万仞入层霄,一上天梯胆气豪。白雾腾腾吞白日,狂风阵阵卷狂涛。啸声浩浩松犹静,险路迢迢岭自高。谁惮艰难忧冷暖,拨云赶月任逍遥。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愈挫愈强,老而弥坚。所选意象多宏大壮阔,概括性及感染性极强。此诗颈联最可观,见作者之节操。

又比如《复友人劝息肩》:石破天惊一闪光,流星焚骨赴汪洋。羸牛负重翻高岭,漏舫迎风过大江。莫叹无能担道义,应须有意做椽梁。人生不死谁曾见?岂以时间论短长!近年民办教育法规的修改,诗人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羸牛负重翻高岭,漏舫迎风过大江”,可谓时下处境之生动写照。由于年事已高,有人劝其不妨息肩静养。但以作者刚强之个性,是不肯服老认输的,故卒章明志,以诗婉谢。豪情壮气,读来令人感佩不已。

此类慷慨多气之作在邓辉先生诗集中可谓俯拾即是,不胜枚举,构成邓辉先生诗作鲜明的以气为主的特点,要么体现为一种气概,在命运或恶势力面前誓不低头、抗争到底的气概;要么体现为一种气魄,敢想敢干,敢做大事,敢当大任,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要么体现为一种气势,藐视一切困难,蔑视一切恶势力的气势。曹丕《典论·论文》开篇即说:“文以气为主”,诗何尝不然?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亦云:“盖诗以气为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亦与人同。”古人论李白诗,皆着眼于气,如苏轼说李白“气盖天下”,明代王世贞说“太白以气为主”,清代叶燮更明确指出李白“非以才得之,乃以气得之。”邓辉先生之诗有此三气,亦可以无愧于诗人之目也。如果说还少点什么的话,可能是气韵吧,这和一个人的气质有关,邓辉先生作为当代民营教育家,在当地有极高声望,更有一个极响亮的绰号。对于这个绰号,邓辉先生似乎感到很自豪,就是当地人称他为邓土匪,这可能和他民办学校而非公立学校一校之长的身份有关,但更是他个性的绝妙写照。有此雅号,少些气韵似乎也就不奇怪了,我想放在古代,邓先生可以做慷慨从军的鲍照,未必肯做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可以做“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未必肯做吃斋念佛的王维,气质使然也。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诗王、诗豪都已名花有主,邓辉先生则不妨称之为诗匪,但可惜邓先生写诗于格律方面要求甚严,规规矩矩,从不破律,并无丝毫匪气,所以称之为诗匪并不贴切,如果刘禹锡前辈肯通融一下,把诗豪之名让出来,于邓辉先生倒是再合适不过了!哈哈!此乃邓先生诗“慷慨以任气”之大略。

邓辉先生除了诗有建安风骨令人钦佩之外,在诗的高产方面也让人惊叹不止,堪称“磊落以使才”的典范。他是一位民营教育家,由他一手创办的大足城南中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拥有好几处分校。作为董事长,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但令人惊奇的是,随着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邓辉先生诗的产量不仅没有递减,反而几乎以日产一首的速度在递增,而且绝非老手颓唐,率尔操觚,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才气之弘大,才思之敏捷,就质量而言,也是逐年攀升,每一首都有可观之处,不仅七律日见老辣,其他体裁也颇多佳章。

比如《怜弱鸟》:残阳无力抗寒风,颤颤巍巍下九重。小鸟扑腾何处去?严霜冷露苇丛中。诗作明白如话,无须过多解释。令人感动的是诗里呈现出的一颗仁者的悲悯之心。在一个隆冬的傍晚,寒风呼啸,残阳都被吹得颤颤巍巍地从高天滚落下去,可以想见寒冷的程度。诗人也许穿得暖暖和和,也许正忍受着寒冷的折磨,但诗人无暇自顾,却被眼前一只小鸟的困境所深深打动。“扑腾”一词显示小鸟的情况已经不妙,但就是这么一只受伤的小鸟又能到哪里寻找避风港呢?它只能依然露宿于霜寒露冷的芦苇丛中,其结果之悲惨可想而知。一只小鸟多么不起眼,其他人或许根本注意不到,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有何感想,但邓辉先生不一样,也许他从眼前这只可怜的小鸟想到了自己到处流浪的不幸的童年吧。诗句极其朴素,毫无技巧可言,而实际上技巧在此也毫无用处,反而会破坏诗的朴素之美。正是这种朴素之美才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又如《饮茶翁》:眉长髯白胖仙翁,一盏清茶说笑中。论罢玄黄今古事,斜身靠椅眼迷蒙。此诗白描甚见功力!如果只是眉长髯白,可能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清癯的仙翁,但一个“胖”字,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顿时就出来了,原来是一位大腹便便的白发老翁。第二、三句做了简要的铺垫之后,尾句就更为传神:斜着身子靠在椅背上,眼光迷离,似乎世事早已被他看穿参透了。整首诗堪为老翁之写照,颇具漫画色彩。

又如《周末闲吟》:匀来半日好心情,品茗南山六角亭。不为繁花迷乱眼,闲听小鸟唱嘤嘤。从诗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个大忙人。难得半日清闲,更难得心情也是格外的好,南山之上,六角亭中,一壶香茗,何等惬意!这本来只是一首普通的闲适之作,但从第三句“不为繁花迷乱眼”仍然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洁品格,能在纷纭世态中保持镇定和超然,能以一副童心饶有兴趣地欣赏小鸟嘤嘤的叫声。可见诗好不在境界之大小,能够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就好。


再来欣赏《笔架山公园写真》:又抚琴弦又唱歌,翩翩起舞影婆娑。远观疑是穿花蝶,飞去飞来半草坡。公园是集体活动繁多的场所。起句连用两个“又”字,一开始便给人以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感觉,现场感很强。次句写舞影翩翩,身影婆娑,也极富形象感。第三句在次句的基础上再递进一层来写。其实,从次句只见“影”不见人,就可以看出作者必然是在“远观”。唯其远观,所以才会“疑是穿花蝶”,从比喻的角度进一步描绘舞影之美妙。有了前面充分的铺垫,结句就更显得绘声绘色,异常生动。从整首来看,白描固然可取,而准确生动的比喻可以说是这首诗之所以成功的诀窍,可见比喻得好,可以取得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

《吃野苦菜有悟》也颇值得玩味:琼茎玉叶出深山,热熟凉生各入盘。细嚼方知人世味,绵绵苦过有余甘。此诗若出自他人,或许是故作深沉之论。但对于少年曾经饱受磨难的作者而言,却显得格外真实有说服力。遣词工稳,音节清脆,立意深刻,堪称佳作。

最后再来欣赏邓辉先生一首五律:《为庸官题》:升迁终有道,懒得理平民。骨媚居高位,才庸窃要津。行尸三十载,赘肉百公斤。大树轰然倒,猢狲咋护身?人们历来崇敬清官和能吏,痛恨或鄙视贪官和庸官。清官和能吏自不必说,他们是官场的良心,是社会秩序的制订者和维护者,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清明且高效,是和清官的形象与能吏的才干分不开的。但是有制订者和维护者,就有反对者和破坏者,这种负面的力量主要来自贪官和庸官。贪官敢贪也能贪,说明他们有头脑,并且敏于行动,这两方面要远远高出庸官,所以为害甚巨。而对于庸官,人们似乎更多的是鄙视乃至于同情。认为他们才能平庸,并且懒惰,虽然对社会没有太大的贡献,但也危害不大。其实不然,贪官毕竟不多,而庸官到处都是。他们罔顾大家,只想小家;缺乏理想,却极为现实;缺乏骨气,却善于投机;才能不足,却媚气十足;才具不大,却往往能够窃居高位。这种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日三餐,得过且过,无功于国家,却有碍于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清明,就像弥天浊雾,中人于不觉,杀人于无形,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其实要远远大于贪官,只是人们熟视无睹,渐渐与之同化矣。此作对于庸官的刻划真可谓是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魏颢序李太白诗集云: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即以当今国内旧体诗发展现状而言,巴蜀诗坛也是名家辈出,高居前列。邓辉先生乃蜀人,这是邓辉先生之幸,也是巴蜀诗坛之幸。谨以拙文祝邓辉先生诗集之出版,祝巴蜀诗坛再添异彩。

2020年1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