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化与历练

 布鲁斯邓bdtcis 2023-06-19 发布于江苏

情绪是匹野马,理性是牵住野马的缰绳。或者说,情绪是大象,理性是骑象人。情绪出问题,并不是缰绳没控制好,或者骑象人不得力。

先琢磨上面两个比喻,以及我关于情绪出问题的原因分析,接着再往下看。

进化心理学有一个研究,在《理性动物》这本书中,提出了人脑中有七个思想模块的理论,其中有“自我保护”、“求偶”、“群体认同”、“避免疾病”等模块。

更早一些的佛洛依德,将人的性能力放大,认为性是人类最大的驱动力。

这两个说法有相通之处,只是弗洛伊德强调性,而进化心理学加入了其它因子,比如“群体认同”。“自我保护”在弗洛伊德那里被称为“生的本能”。与之相对应,就是“死亡本能”。由此,衍生出了人生的意义:我们都是向死而生(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死亡),就看我们如何度过这一生。

这些理论都还有争议,也不是绝对真理。我们借用这些说法,都是为了理解我们人类,试图搞清楚,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

抛开这些理论,我们回到自身的感受:当我们受到威胁又无力反抗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双手放在头部位置来防御,身体本能地蜷曲,躲闪。危险袭来时,我们会逃跑。当我们有力量反抗时,就会与威胁物搏斗。有个有趣的说法,就是:逃跑、交姌、战斗。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求生本能,都想活着,为什么会出现伤害自己、否定自己、打压自己的疯狂错乱行为呢?

保护少年儿童的做法,是文明的一大进步。少年儿童弱小,没有力量保护自己,要在成年人的监护之下。首先是身体没有发育成熟,力量和体格上弱小;其次是思想上不成熟;再次是经济上不独立。

有一部描述巴西黑暗面的电影,里面的青少年滥用枪支,彼此抢夺杀戮。最后的结局,是全部都因为杀戮而死。作为成年人,知道彼此共生的重要,双赢才是最有利的。青少年需要接受这种想法,并在成年以后践行。

青少年的自残行为,或许可以理解为:他们在强大的外部力量面前,无法充分表达和释放自我,于是,他们只能把那种力量用来伤害自己。内心台词可能是这样的:是的,我没用,我一无是处,那我死掉算了,可以了吧?

那些因为同龄人之间的矛盾、父母的谴责、学业上的挫败而自残的青少年,看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便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一个生命觉得自己无用、失败,内心那股力量无处安放,而伤害自己的典型例子。

那么成年人呢?成年人为什么也会有自残的行为?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个人完全放弃了抵抗:被杀戮——比如在战争年代,或是遇到匪徒;或自杀。

回想一下屈原这个形象。屈原是政治上不得志,自我放逐,一路流浪,神情抑郁,最后自己沉江而亡。

与之相反的另一个例子,一直被当做励志典型的苏东坡,仕途上一直不畅,用他的文学艺术精神,完成了对生命的超脱。

细细考察了这些案例以后,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面对生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积极有用的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像屈原那样放逐,还是像苏东坡那样完成自我超越?

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你看不顺眼,总有些人你入不了你的眼,总有些烦恼让你纠缠不放,总有些难关你觉得自己抗不下去了。在那些不顺利的岁月中,你靠着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扛了下来?你又靠着什么样的信念,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最终,抵达了你要的生活?你是随波逐流(为什么),还是独自探索(这又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感觉很重要。可以说,感觉就是一切。当然,我们的感觉都是有倾向性,有所偏好的。我们会对某一些事有感觉,而对另外某些事没有感觉。并不是每件事都会去了解。有的人醉心于花草、山川河流,厌倦于去处理人际关系。有的人醉心于人际关系,游刃有余。

孔子时代,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八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提倡包容偏才和怪才,这跟正统思想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有偏差。遗憾的是,呼唤素质教育和包容偏才怪才的年代,正是我们为社会培养产业工人的年代。从大的方面来讲,需要将人塑造成“有用的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无用”。各式各样的人才都需要有。

如果将人看做是一个演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训练出来的标准化产品,那么,我们更容易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种结果。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教了这些东西,学生成为了什么样的人才,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学计算机的,有可能去做营销了,并不是教育失败了,而是这个人自己做出了选择。教育是唤醒,不是定型。这是理想情况。现实情况是,教育基本上就是定型,你选择计算机,你这一生便制约在计算机这个领域谋生、发展。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在青春期完成自我的探索和发现,完成叛逆和找到终生奋斗方向的寻找。现实情况是,我们内心的渴望和激情,都被硬生生地压抑住了。青春期的后遗症,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所残留。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青春期激素分泌旺盛,情绪很难把握,确实需要恰当的引导。而且,青春期跟危险几乎可以划上等号。因为,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蜕变期,能否顺利完成蜕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成年后人生的发展是否顺利,又是否幸福。

我倾向于认为人有韧性。如果各种干预都不行,最不能放弃的就是韧性的培养,也就是“抗挫折力”的培养。在管控青少年这方面,我们做得很好,有点过头了。大部分青年成年后谨小慎微,不爱讲话,不爱社交,能够在网络游戏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慰藉。少部分青年保持了感想敢闯敢干的精神,很快就融入了社会,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和成长。五年、十年后,差距就拉开了。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可能性”没有发挥出来的阶段,而少部分人已经展现了他们的可能性。

我几乎想这样说:一个人要过得幸福、充盈,几乎就是他情绪得以彻底释放的结果。这些情绪包括:爱、恨、憎恶、逃离、勇气、失望、悲伤……任何一种情绪如果没有被很好地释放,必然会有遗憾或是伤痛。

八十年代,有相当一部分小说在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时,写的都是因为一封信没有传达,或是表白的时候一方有犹豫,或者是一方因为别的原因而暂时委身,于是有了爱情的遗憾。我想说,这样的爱情看似含蓄隐忍,实际上非常肤浅,等同于没有发生。你让爱情处于“可能性”中,这就等同于从来没有过。等到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了,又会有什么样的问题,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问题是,很多人对这种从未开始的“肤浅”爱情念念不忘,认为那种感觉很美好。大概真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初恋都是无疾而终,因此也是最美好的”吧。

人生在最初阶段的这种感情,当然可以是这种暧昧的状态。但我们不能总是处于这种状态吧?转换到人生事业上,我们不能在事业上也“浅尝辄止”。我们需要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进入到那件事情中去,一次又一次尝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后,把事情做成,把事业做起来。

对,我想说,年轻时候我们的爱情观和我们经历的爱情上的考验,是对我们日后人生的事先演练。只有经历过了爱情的灼烧和历练,我们才会在事业上释放同样的激情。做一件事的方式,也是做所有事的方式。如果我们在爱情上浅尝辄止,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在事业上也浅尝辄止。因为,做成一件事的感觉是类似的:遇到挫折,放弃还是继续?每次都因为小事情、小挫折而放弃,又怎么能期待你做出大事业?

我提倡心理韧性,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我们将自己的情绪放在具体的事情上历练时,我们会经受挫折的考验。通过了自我怀疑、他人的非议等考验后,就像经历英雄之旅那种类似的历程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具备成事的心理素质。

也就是说,不要试图将自己包裹成一个完美无缺、道德高尚、外表光鲜亮丽的水晶球。那种东西只能看,不能用。水晶球、钻石,都有一颗“玻璃心”。我们要的是能在非议中坚定前行的尘世之心。

如果不能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成功,那就不叫真正的成功,也不能成功。也就是说,我们必定要带着自己强烈的感情,在尘世间历练。

如果将人看做是可能作恶的坏蛋,严防死守,就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限制人,驯服人。如果将人看做是创造和探索的新生力量,是一种令人期待的可能性,就会鼓励人、帮助人,希望他成功。

当然,人实际上两方面的可能性都有,就看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制度,如何制约和引导,更加倾向于哪一种可能性了。我并非天真到以为能够完全倾向于创造和探索的可能性,而忽视作恶的可能性。

王阳明提出“良知”一说,虽然费解,但确实是用心良苦。现代人也认为,良知(善良)比知识重要,比聪明重要。有时候,我们会做出并不是最有利却符合善良的选择。

我的天真之心在于,我期待人人都向往和追求:自信、自强、热情、活力、创造、友爱、团结、共赢和共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