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关节结核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勇敢的芯2 2023-06-20 发布于湖南

Image

骨关节结核,是指骨或关节的结核病情。

临床常见全身乏力,午后低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贫血等;

局部可表现为发病关节疼痛、肿胀,肌肉痉挛、功能障碍等。

以青少年最多,一般为单发,常发生在脊椎,其次为膝、髋及肘关节等。

相当于中医阴疽,治宜养阴清热,消肿止痛。

Image

目录

一、骨结核

二、关节结核

三、胸椎骨结核

Image

一、骨结核

1.大补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别名:大补阴丸(《医学正传》卷三)。

功用:降阴火,补肾水。

主治:《医方发挥》: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

组成: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各六两。

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蜜为丸。每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送下。

Image

2.复方金荞片

来源:《中药知识手册》。

功用:止咳化痰、抗痨。

主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

组成:开金锁,生干蟾,鱼腥草,百部,穿心莲。

用法:制成片剂。每服4~6片,一日4次。

Image

3.新骨痨丸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

主治:骨结核。

组成:当归15克,熟地15g,牛膝9克,威灵仙9克,木瓜9克,杜仲9克,茯苓9克,川芎9克,乳没各9克,川断12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5克,茜草根15克,羌活15克,黑木耳25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6克。每服一丸,日服两次,亦可煎汤,常以3日为一疗程。

方论:

方中熟地、牛膝、川断、补骨脂、骨碎补、杜仲为补肾益精之品,又能坚骨强筋;

归、芎行血以补血;

茯苓健脾以祛湿;

羌活、木瓜、灵仙祛风湿而通上下经络;

乳香、没药祛瘀止痛又能生新;

更有茜草根一味,据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结核之功,故为必用之品;

而黑木耳又有益气活血之力,丸方每每用之。

全方共具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之功,故骨结核用之常能收效。

备注:

本证之前期,当发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亦可短期合用抗结核药物,则收效更捷。

当结核外溃及瘘管形成时,应进行病灶消除术,剔除死骨,并用红粉纱条换药,可去腐生肌,有治漏管及促进愈合之功,而现代药理抑菌试验亦证明红粉纱条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化脓性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故临床用之常获良效。

附:红粉纱条制法:红粉3克,朱砂12克,共为极细末,与生肌玉红膏(《医宗金鉴》)60克调和均匀,制成纱条,消毒后备用。

Image

二、关节结核

1.骨痨复元汤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92,11:20)。

主治:骨关节结核。

组成:当归12g,黄芪15g,生地12g,熟地15克,丹皮12g,金银花30g,土鳖虫10g,龟版15g,川断15g,女贞子12g,骨碎补12g,枸杞子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验案:骨关节结核《山东中医杂志》(1992,11:20):所治骨关节结核200例,男106例,女94例,年龄4.5~70岁,其中21~40岁138例,就诊前病程最长10年,最短6个月。疗效标准参照天津医院骨结核疗效标准制定。结果:治愈(一般健康情况好,体温正常,病灶不痛或基本不痛,无脓肿,瘘管愈合,血沉正常,X光摄片显示病灶稳定,死骨吸收,恢复工作1年以上或做到生活自理)128例,占64%;好转(一般健康情况改善,体温正常,疼痛减轻,功能改善,瘘管愈合,病灶较稳定)60例,占30%;无效:12例,占6%;总有效率94%。

Image

2.阳和汤

来源:《外科全生集》卷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