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NAS实验室内审管理评审 实验室认可内审和管理评审4#/bbs.foodmate.net/thread-149907-1-1.html /bbs.foodmate.net/thread-288625-1-1.html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表格.rar (150.66 KB) /bbs.foodmate.net/thread-372598-1-1.html,内审? 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机构内审检查表(全) 内审检查表.rar (15.36 KB) /bbs.foodmate.net/thread-466494-1-1.html 【2】规范检验室操作 确保饲料检验质量 文章来源: 饲料工业 作者: 何开兵 更新时间: 2006-11-13 10:47:29 点击次数: 3141 饲料检验工作是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检验数据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饲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对于第三方检验室尤为如此。现将应在检验过程及检验质量保证方面注意的事项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对检验人员的基本要求 误差是绝对存在的,准确是相对的。但是检验人员应当尽可能使自己的检验结果准确,尽量减少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操作失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检验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学历,并经过检验员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检验人员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不能粗枝大叶、徇私舞弊,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办事。检验室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审核制度,对第三方检验室,管理制度要全面,并具可操作性。应当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检验人员还应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包括内部培训与考核),以保证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满足检验要求。 2 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检验过程关系到检验数据的准确度,至关重要,不能粗枝大叶。检验人员应熟悉检验方法,关键要注意方法的细节。 2.1 检验方法中的关键细节 检验方法中有一些细微的检测关键点,易被忽视,现提请检验人员注意。 2.1.1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6432-94”中试样的消煮。标准要求“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括号内“含氮量5~80mg”这一数字很重要,它要求我们的称样数量要合适,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一般饲料的称样量为0.5g,但若粗蛋白质含量为3%~5%的,称样量就不应为0.5g,否则误差就大。 2.1.2 “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方法GB/T13086-1991”中,对苯胺的要求,空白试验吸收值不能超过0.022,否则苯胺应重新加锌粉蒸馏等。 2.2 称重 天平应定期检定,至少一年一检定,经常检查水平仪,使天平保持水平。电子天平应经常用自带标准砝码校准,最好每半年用检定过的标准砝码对天平进行一次期间核查,以保证天平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对于易失水、易氧化的物质,应使用减量法称样。 2.3 滴定 滴定应从同一刻度开始滴定,最好都从零开始滴定。滴定速度不宜过快(对滴定速度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不能成线滴定,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8ml/min。滴定消耗标准液体积应为使用滴定管容积的1/3~2/3之间,若少于1/3应加大移取量或称样量。对反应速度较慢的络合反应,滴定速度应慢些,防止终点回头现象的发生。 2.4 比色 比色过程也很重要,首先应检查比色皿的透光率,应保证所使用的每一只比色皿的透光率相一致。可将空白液用每只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应使每只比色皿空白液的吸光度都为100%。对于表盘式的比色计,比色时应保持比色计指针位于表盘刻度1/3~2/3之间,否则应加大或减少移液量,重新比色。 比色时工作曲线的绘制,最好与检测样品同时进行,对于稳定性较好的曲线,如总磷的标准曲线,也应当于换显色剂时重新绘制,不可一条曲线用到底。 2.5 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 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必须认真对待,最好专人制备。应有2人按“GB/T601-2002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同时标定,且每人至少4平行。每人4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的相对值0.15%,两人共8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8)]的相对值0.18%。取两人8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浓度报出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标准液的有效期为常温下两个月,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异常现象时,应重新制备,不得使用过期、异常的标准溶液。 2.6 定期校准测试仪器 检验仪器应定期校准,减少仪器误差。除需要检定的仪器外,检验室还应定期校验检测仪器,如凯氏定氮仪,应定期校验其气密性。验证方法为用分析纯硫酸铵代替试样,按试样检测步骤操作,测其含氮量应为21.19%±0.2%,如结果不符则应检查称样、消化、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 2.7 定期维护检验仪器 仪器设备需定期维护,持续保持仪器稳定性能。仪器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规操作,如高温炉的使用,灼烧容器必须是耐高温的,不得使用易溶化的容器,且不得灼烧易挥发的物质;灼烧完毕不能立即打开炉门,待炉温降至200℃以下后,方可打开炉门,以免容器爆碎和损坏炉膛。 2.8 计算 检验结果的计算也应科学,不能连续修约。读数时应在器具最小刻度的基础上再估读一位。计算时按《数值修约规则》取舍计算,报出时按标准规定位数报出。每项检验都应作平行双试验,且双试验差符合标准规定,否则应重新检验,如“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GB/T6435-1986”规定,两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2%。 3 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体系 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体系,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基础。实验室必须对影响检验数据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将检验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其它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协调地把影响检验质量的技术、人员、资源等因素,及其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活动的相互联系,加以有效的控制。解决质量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探索和掌握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适应内外环境,持续有效的运行,才能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公正。这样才能保证检验质量,使顾客(委托方)满意,并有效降低成本。 3.1 积极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 实验室比对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的一种验证活动。比对应尽可能与通过实验室认可或计量认证的实验室进行。也可采用重复测试和换人测试的方式进行,如同一样品检测完毕,经历一段时间(不应太长)后,重新测试或换人测试。如结果存在差异,应迅速从各方面查找原因,及时更正。 3.2 定期进行质量体系审核 质量体系审核是确认质量体系各要素持续符合性的一项活动,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审核,以证实其可有效提高检验质量。质量体系审核涉及整个实验室的方方面面,包括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 |
|
来自: c857084163 > 《food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