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井观天

 新用户9182oRkQ 2023-06-20 发布于湖南

有人谈起“井底之蛙”与“坐井观天”的关系问题,上罗大学蒙教授说

“井底之蛙”与“坐井观天”几乎成为一对孪生成语。

在《庄子·秋水》中,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它说:“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一只大海龟趴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中写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意思是说,坐在井里观察天空,就会觉得天很小很小。其实不然,不是天太小,而是由于看天的人站得低、眼光太窄的缘故。这两篇文章产生了两个意义相近的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用来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井底之蛙”相似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夜郎自大”的故事。据说西汉时期,西南地区有个面积只有汉朝一个州那么大的夜郎国,人口稀少,土地稀薄,国王非常骄傲,自以为夜郎国是天下唯一的大国。西汉朝廷派唐蒙出访夜郎国,夜郎国国王竟不知高下地问:“汉孰与我大?”意思就是:汉国与我国相比谁大一些?唐蒙哑然失笑。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妄自尊大。

我们真正想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可以从井中天空倒影或者从夜郎国那么大的地方推导出无限宇宙,像释迦摩尼那样观想到“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世界。“大千世界”不是释迦摩尼对宇宙太空的最为宏阔精准的观察与描述吗?

庄子不仅在空间维度上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无限想象力,而且在时间维度上同样如此。

《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段议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意思就是:“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一种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不同生命具有不同的生命尺度。大椿一年的时间相当于人的时间的一万六千年,而人的一年即等于大椿一年的时间一万六千分之一(年),我们不能不惊叹庄子空间与时间上的宏大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