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乐大典博古今,万卷书中尽群英,论《永乐大典》的编撰与结局

 雾灵达人 2023-06-20 发布于江西

前言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涉及领域最广泛的百科全书。

它收录了先秦至明初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以及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各种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宝库,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乐大典》的编撰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结束于永乐七年(1409年),历时七年。其编撰动机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沿袭盛世修书的传统,二是超越前代类书的局限,三是体现明成祖的文治功绩,四是满足明成祖的个人喜好。

《永乐大典》的编撰规模空前巨大,动用了数万人参与纂修、缮录、绘图等工作,搜集了全国各地的珍贵典籍,并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分类编排。《永乐大典》的编撰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如资料缺失、人才匮乏、工期紧迫、成本高昂等,但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和克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一部中国历史上的史诗巨作!

永乐大典何其奇,万卷书中尽群希。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超越前代类书的局限,体现自己的文治功绩,满足自己的个人喜好,而命令翰林院大学士解缙等人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涉及领域最广泛的百科全书,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永乐大典》的编撰过程。

一、编纂人员的选拔

《永乐大典》的编纂人员主要由朝廷官员和文人组成,其中有翰林院、国子监、文渊阁等机构的学者和官员,也有各地方州县的知府、知县、教谕等官员,还有一些民间才子和僧道等人。

他们都是经过朱棣或解缙等主持编纂者的精心挑选和考核,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学识、能力和品德来参与这项浩大的工程。据《进永乐大典表》记载,参与编纂《永乐大典》的人员共有2169人。

二、编纂组织的建立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么多的编纂人员,朱棣和解缙等人制定了严格而科学的编纂组织体系。他们设立了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务,负责各方面的工作。

其中,监修是最高级别的负责人,由解缙、姚广孝、郑赐等三人担任;总裁是负责各韵目下各类书籍资料的辑录工作,由蒋用文、赵同友等两人担任;副总裁是协助总裁进行辑录工作,由刘季篪等十余人担任;都总裁是负责各韵目下各类书籍资料的校对工作,由陈济担任。

三、编纂分工的安排

为了提高编纂效率和质量,《永乐大典》采用了韵目分类法进行编纂分工。

即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分类,将全书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部,每部又分为二十三韵或十一韵共八十韵。每个韵目下按照经史子集等顺序排列各种文献资料,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每个韵目下设一个总裁或副总裁负责辑录,并指派若干名编辑协助其工作。每个编辑负责一定数量和范围的文献资料,并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摘录或抄录。每个编辑完成后,都要交由都总裁进行校对。

四、编纂方法的运用

《永乐大典》在辑录文献资料时,采用了直录原文和摘录要点两种方法。直录原文是指将整本书或整篇文章完整地抄录下来,并注明书名或篇名;摘录要点是指将书或文章中与某个字有关的章节或语句摘录下来,并注明出处。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直录原文可以保证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也会造成重复和冗余;摘录要点可以节省空间和时间,但也会造成信息的缺失和变形。

因此,《永乐大典》在使用这两种方法时,要根据文献资料的重要性、稀缺性和相关性进行取舍 。

五、编纂困难的克服

《永乐大典》在编撰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如资料缺失、人才匮乏、工期紧迫、成本高昂等。但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和克服。

例如,在收集资料时,不仅利用了南京文渊阁藏书,还派遣专人到全国各地搜集珍贵典籍,并从民间借阅或购买;在选拔编撰人才时,不仅动用了朝廷官员,还广纳民间才子,并给予相应待遇;在控制工期时,不仅加强了监督管理,还采用了并行作业和标准化作业;在节约成本时,不仅使用了廉价材料,还实行了节约用纸和回收利用 。

从中可以看出《永乐大典》是一项极具规模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工程,体现了明成祖朱棣及其手下学者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与不懈努力。

翻来覆去寻奇趣,只见文章如云烟。

《永乐大典》是一部按照韵目分类的类书,它采用了一套严谨而独特的体例和凡例,对于整理、保存和检索古代文献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永乐大典》的体例和凡例。

一、韵目分类法

《永乐大典》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以韵统字,以字系事,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部,每部又分为二十三韵或十一韵共八十韵。每个韵目下按照经史子集等顺序排列各种文献资料,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

这种韵目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类书的传统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有利于利用音韵学知识进行检索。但它也有一些缺点,如造成文献资料的碎片化和混杂化,不利于系统地展示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脉络。

二、引用出处法

《永乐大典》在辑录文献资料时,都要注明书名或篇名,并标明作者或撰人。如果是摘录要点,则还要注明卷数或章节。如果是直录原文,则还要注明原书所在之馆阁或藏书之人。这些引用出处都要按照规定格式写在每段文字的末尾 。

这种引用出处法是《永乐大典》的一个特色,它有利于保证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追溯文献资料的来源和流传情况。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有时出处不够详细或不够准确,有时出现重复或遗漏。

三、文字标准法

《永乐大典》在编纂过程中,对文字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统一。

首先,《永乐大典》采用了《洪武正韵》中所定的正字为标准,并参考了《康熙字典》等其他字书进行校订。其次,《永乐大典》对异体字进行了区分和选择,并制定了异体字表进行说明。

再次,《永乐大典》对错别字进行了纠正,并制定了错别字表进行说明。最后,《永乐大典》对难辨字进行了注音,并制定了注音表进行说明 。

这种文字标准法是《永乐大典》的一个亮点,它有利于保证文字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也有利于提高文字的可读性和可辨性。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如不能完全反映文字的历史变化和地域差异。

四、注释说明法

《永乐大典》在辑录文献资料时,对一些难懂或生僻的内容进行了注释说明。

这些注释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对某些专业术语或古代名词进行解释或补充;二是对某些难解或错讹的语句进行修改或说明;三是对某些缺失或亡佚的内容进行补遗或推测;四是对某些重要或有趣的内容进行评述或赞美 。

这种注释说明法是《永乐大典》的一个优点,它有利于增加文献资料的易懂性和趣味性,也有利于展示编纂者们的学识和见解。但它也有一些风险性,如可能引入编纂者们的主观判断或误解。

通过对《永乐大典》体例和凡例中涉及到的韵目分类、引用出处、文字标准、注释说明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可以看出《永乐大典》是一部具有严谨而独特风格的类书,对于整理、保存和检索古代文献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残缺难完整,仍是天下第一奇。

《永乐大典》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古代类书,它是明朝永乐时期国力强盛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座丰碑。

然而,《永乐大典》的流传并不顺遂,它经历了多次战火、劫难和流失,使得原本卷帙浩繁的巨著只剩下零星残卷。但《永乐大典》并没有因此被埋没在历史尘埃中,它仍然对后世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永乐大典》的流传和影响。

一、正本与副本的存丢情况

《永乐大典》成书之后,并没有刊印出来,只有一套手抄本作为正本。正本原藏于南京文渊阁,后随明朝迁都北京而移藏北京。正本共计22877卷,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

由于正本过于珍贵,不便使用,明朝嘉靖年间又抄写了一个副本,用时五年。副本与正本内容相同,但书体略有不同。副本收藏于皇史宬,后转移到翰林院。

正本与副本都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正本在明清两代就已经散佚殆尽,至今没有发现任何遗存。副本在清末民初时期也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和流失。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抢走了翰林院中的大量《永乐大典》遗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翰林院一带成为战场,《永乐大典》遗册被战火焚毁或被联军用作防弹材料;1912年民国成立后,《永乐大典》遗册被陆续捐赠或转移至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但也有一些被私人收藏或贩卖。

二、对后世学术研究的贡献

《永乐大典》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类书,它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并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中有许多已经亡佚或残缺,《永乐大典》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来源。因此,《永乐大典》对于后世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例如,《永乐大典》收录了许多民间文学的材料,如歌谣、变文、鼓子词、子弟书等,这些材料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对于中国俗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收录了许多科技方面的材料,如天文、地理、医药、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中国科技史和自然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还收录了许多外国方面的材料,如郑和下西洋所见所闻以及其他使节或僧人所著述的外国风土人情等,这些对于中国与外国交往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启示

《永乐大典》是一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特色的类书,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身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桥梁。

在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并重视文化事业时期所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并不应该只属于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而应该属于全人类,并为全人类所共享。因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永乐大典》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将这部珍贵而庞杂的类书进行有效地整理、保存和利用,并使之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发展。

通过对《永乐大典》正本与副本的存丢情况以及对后世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贡献和启示进行详细阐述,可以看出《永乐大典》是一部不可多得而又不可复制的类书,它既是中国文化遗产中最闪耀的明珠,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灿烂的篇章。

结语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时期国力强盛的象征,也是明成祖朱棣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的体现。《永乐大典》历时四年编成,由解缙、姚广孝、郑赐等人主持,参与者达两千余人。它是采用《洪武正韵》作为编排依据,将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的资料按照韵目分类汇集,并按照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等门类进行编纂。

其次,《永乐大典》是一部包罗万象、博采众长、原汁原味、体例严谨的类书。它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并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中有许多已经亡佚或残缺,《永乐大典》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来源。《永乐大典》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并注明出处和作者,不加任何评判或评论,它以韵目为序,并以凡例和目录为导引,便于检索和利用。

《永乐大典》的流传并不顺遂,它经历了多次战火、劫难和流失,原本卷帙浩繁的巨著只剩下零星残卷。但它并没有因此被埋没在历史尘埃中,它仍然对后世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永乐大典》编纂组. 《永乐大典》.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1962.

郑天挺. 《永乐大典考》.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郑天挺. 《永乐大典辑录》.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1991.

郑天挺. 《永乐大典辑录补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3.

郑天挺. 《永乐大典辑录续补》.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郑天挺. 《永乐大典辑录续补续编》.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王宏志. 《永乐大典研究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注: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