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成祖与《永乐大典》

 老刘tdrhg 2016-10-06

明成祖与《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南京国子监。它保存了我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大量的丰富资料,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早300余年,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亦享有崇高地位。

明成祖与《永乐大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又将南方各地宋元以来的木刻书版集中于此,大量整理、编辑和刻印书籍,史称“南监本”。洪武二十一年(1388),太祖向解缙示意欲邀集天下儒英修纂一部类书,后因太祖病故而未果。永乐元年(1403)八月,明成祖命解缙等147人将经史子集诸家之书析类辑为一编。次年十一月成稿进奏,赐名《文献大成》。成祖览后,表示“所纂尚多未备”,内容过于简陋,不符其原意。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复命增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与解缙共同监修,重新修纂。

明成祖与《永乐大典》

《大典》修纂机构虽庞大却不臃肿,人手众多却不杂乱,组织严密,分工精细。监修为最高负责人,由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及解缙担任。姚广孝,年十四出家,名道衍,好学工诗,擅长阴阳术数之学,曾为重修《太祖实录》监修。解缙,字大坤,又字缙坤,洪武二十年进士,永乐二年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著有《宋书》、《春雨杂述》等,总裁《太祖实录》,为《大典》编纂成书起了很大作用。监修之下有3位副监修,下设都总裁、总裁、副总裁,其次为纂修、编写、缮录及圈点生等。修纂人员按照分工的范围搜集相关资料,编写人员再将资料依韵目编排连缀,经校对核实后缮写。另设有“催纂”五人,监督编纂进度。

编辑总部设于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中,此处收藏有宋元两代的御府精本图书。修纂时起用了文渊阁中的全部藏书,编辑者虽“尽读禁中之书”,“学识益进”,犹嫌不足,遣大批人员分赴各地访求采集各类书籍。成祖对此亦甚为关心,命人四处探访收购遗书秘籍,御示买书不必计较价格,无论代价购募天下书籍。如此集中了经、史、子、集、佛经、道经、南戏、平话以及各类古今图书,供修纂者采择,以致《大典》辑入典籍总数超过以往任何类书。

永乐三年(1405)和四年(1406),礼部分别在京师大规模征召修纂人员。均由在朝官吏或地方官吏荐举人选,经考核予以录用。录用者或为地方府、县的训导教谕,或来自民间的布衣诸生,或学者、医生,或和尚、道士、阴阳家,这些人学识渊博,赋有专长,形成“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之盛况。

为交通之便,成祖将编辑人员安置在离“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居住,由光禄寺负责伙食,“朝暮酒馔”,供以茗果。每日晚餐后允出游稍息并特发“膏火之费”等,保证了修纂工作夜以继日地顺利进行。

永乐五年(1407)定稿,明成祖甚为满意,为之亲撰序言,赞其“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书,著为奥典”,正式赐名《永乐大典》。命复写一部,征召诸梓清抄,其中不乏技艺高超、擅长篆隶楷书之书法家和工于绘画的艺术家,国子监监生居众。参与全书编校、绘图、誊写、圈点等工作的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达2169人。永乐七年(1809)十月讫工。因其字数太多、篇幅浩大,“工费浩繁”,未刻板付印,仅手抄一部成为独本。缮录前的原稿本,一说存放于南京文渊阁中,后毁于正统年间大火,现亦无从考证。

《大典》全书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所辑内容广博宏富,其它类书无法望其项背。辑录各类典籍达七、八千种,为以前大型类书的五至六倍。内容上一反往昔类书偏重儒家经典、史传文集之传统手法,上自唐虞,下至明初,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等,“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精粗,粲然明备”,“未尝擅减片语”,照录原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学原著和各种文献。如许多宋元诗文、宋元明初小说、戏曲等,多为“世所未见之书”,“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核订,复见于世”。“或可以补人间之缺本,或可以正后世之伪书……不可谓非宇宙之鸿宝也”。

全书以《洪武正韵》为纲,全如《韵府群玉》之体。“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按每韵下分列单字,每字下详注音韵、训释,再列该字楷、篆、隶、草各书体,后分类汇辑各书中有关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词典故、杂艺等各项记载随字收载。或析录一句、一篇,或全录一书。“每条备具始末,比韵府加详”。明成祖盛赞此为“揭其纲而毕张,振其始而末具举”。查索者只需“因韵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鹄,开卷无所隐”。

《永乐大典》装帧亦别具一格,采用印有朱丝栏之上等白宣,每半页8行,每行28字,大字占1行,小字抄双行。正规楷书,墨黝黑而微香。凡征引书名及圈点皆用朱笔。所绘名物器什、山川地形等图形,皆用白描,精丽工致,形神逼真,为古代书籍插图中之佳品。版心为朱色。书面硬裱,用粗黄布连胸包过,庄重朴实。每册30至50余页不等,以二卷一册者居多,亦有一册多卷者。册高合清营造尺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分三寸。每册均注明卷数、所属韵目及所在韵目的册数,以利考索之便。

《永乐大典》修成清抄后,贮藏于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之东阁中。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南京文渊阁的部分藏书奉诏运往北京,单独移贮于文楼。长期深藏禁中,为帝王御用之品,他人难得寓目。

明世宗甚爱读《大典》,案头常置数册,按韵索览。嘉靖三十六年(1557),皇宫中一场大火烧毁三殿,贮于相邻文楼的《大典》亦陷险境,世宗一夜连下三、四道令,以护《大典》。为防不测之虞,意欲重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诏命重录《大典》事宜。吏、礼两部主持“糊名考试”,物色善书之人,招收109人清抄重录。内府御用监调拨画匠、砑光匠、纸匠等,顺天府提供砚台等书写工具,惜薪司供取暖木炭,光禄寺负责酒饭,翰林院支付书写者“月米”,另配有安全警卫。同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重录的质量。规定缮写人员晨入晚出,领取《大典》者须办理严格的登记手续,严禁私人携带外出或雇人代写。每人每日抄写三页,“如遇差错,发与另写,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页”,对混报怠工者“罪坐各官”。重录后的每册末须注明总校者、分校者、书写者及圈点者,以示各人职责。隆庆元年(1567)四月告成,历时六年。重录本又称“嘉靖副本”或“嘉靖抄本”,其格式与装帧全仿永乐间修撰本,后者又称“永乐正本”或“永乐抄本”,较副本更为精致讲究,后人恐很难超越。

据载,“永乐正本”约亡佚于明亡之际。近年,一些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大典》正本可能藏于北京西郊明永陵中伴随明世宗,并已联名请求勘测,以探究竟。“嘉靖副本”成书后藏于皇史宬,后改藏于翰林院敬一亭。开三礼书局之时,已非全帙。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四库全书馆时,已亡佚1000多册,合2422卷。时人从中择不常见之书数百种辑之,收入《四库全书》仅388种,4946卷。成书后,一些馆臣视《大典》为“精华采尽,糟粕可捐”的多余之物。嗣后修书屡用《大典》,已疏于管理。道光后更是束之高阁,蛛网尘封,无人过问。贪婪之徒乘机偷窃,《大典》逐渐流散出去,引起世人极大关注,有人以每本十两银子高价收购。光绪元年(1875)已不足5000册,至光绪二十年六月,仅存800册。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中许多珍贵典籍被肆意焚烧掠夺,《大典》亦未幸免。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大典》大部遭焚毁,未毁的几乎全被劫走。清人王颂蔚送别黄公度(遵宪)出使英法时,曾即兴赋诗一首,“大典图书渊,渔猎资来学,顷闻伦敦城,稿尚赢两屋。”作者在诗中除了对《大典》的赞美之外,更有对其被劫掠、盗窃而丧失殆尽的痛惜。当时的欧洲藏有《大典》书稿的又岂止伦敦一处、赢赢两屋呢?

《大典》现存于世约370余册,810卷,散存于世界各地十多个国家的30余个公私收藏家手中,其中北京图书馆藏216册,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各藏1册。中华书局于1959年将历年搜集到的730卷影印出版。如此系统地影印,为《永乐大典》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后又陆续征集到67卷,二函共20册,连同之前的730卷共797卷印制成16开精装本,并将目录60卷复制附印于其后。此版本为目前收集《大典》最齐全的影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