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特刊】田军/端午节赛龙舟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6-21 发布于湖南

湘江岸边的记忆(三)




端午节赛龙舟





作者:田军

我的家乡在株洲市渌口区湘江岸边,河西是三门镇,河东是南洲镇渡口里,我童年和少年时每年的端午节,两岸的人们都会自发的组织龙舟竞赛。龙舟竞赛是民间赛事,没有官方出面组织。

小时候看到的龙舟也和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服饰颜色单一,龙舟船体不同现在这样用有色油漆描上了形同龙的鳞片的图案,而是保持木材本色,用桐油刷三遍或多遍,其目的是保护龙舟船体不被水浸泡而缩短使用寿命。每次比赛前龙舟接触水的船体外壳会被人用猪板油揉搓一遍或多遍,说是这样可以让龙舟船体油滑,减少水的阻力让龙舟前行如飞。

龙舟的划手是现场选的,比赛当天下午,人们吃完米粽和包子,喝了雄黄酒,龙舟上已坐满了竞选划手,座无虚席,待龙舟资深人士来到后,龙舟鼓点响起,龙舟由下游向上绕江面半圈后停在江边,由资深龙舟赛事人士喊左舷x座的划手下,XⅩX上,……左舷选妥划手;龙舟再由上游向下绕江面半圈后再靠江边,选右舷划手;两舷划手初选完毕,再左半圈右半圈来回划几趟,对划手做进一步的筛选,划手选定后,龙舟会在湘江东西江面与两岸观众见面。

当年的划手着装也很随意,最早的时候是光膀子,如果有哪一龙舟全一色的白背心就显得很豪华气派,如果印上龙舟队的名字更会惊艳东西两岸的。龙舟赛代表着英雄主义的精神,小伙子们强壮的肌肉,健康的体格,更能搏得姑娘们的喜欢!所以当时人们也很推崇光膀子划手的龙舟。

当年龙舟比赛不同如现在有电视监控,有起点,有终点,有裁判,当年这一切全都没有。一般是两岸龙舟在江面自由划动,双方差不多排列一起时,划着划着两舟前后相差在1/4,1/3,1/2船身时,鼓点一急就比一下,这不算正式比赛,一旦两舟距离拉大,不利一方可以随时撤出,所以当时很难看到两舟的比赛。

有一年三门镇邮政所做了一面锦旗,立在三门镇湘江岸边,当年西岸三门镇有4条龙舟,东岸南洲镇渡口里只一条龙舟,可能因为龙舟少需要的划手少的原因南洲镇渡口里的龙舟选到的划手強那么一丁点,南洲镇渡口里的龙舟也较三门镇的龙舟强那么一丁点。

当时的龙舟比赛纯民间赛事,没有组织机构,没有约法三章,只是口头约定,两舟在游划中形成比赛态势,没有过江中心线任何一方可以撤出,一旦过了江心,撤出比赛者就算输。

南洲镇渡口里龙舟的掌艄人刘爹是个很聪明的老船工,他决心要夺得三门邮政所插在江边“龙舟赛第一”的锦旗,他在当天开船前私下交待左右舷2、3、4、5位置的八位划手:“今天下午划船你们都不要使劲,但是当我大喊加油,你们八位下狠劲给我划,我们要夺那面“龙舟赛第一”的锦旗。”

下午两岸5条龙舟在江面划来游去,三次都形成比赛态势,但因为没过江心,三门镇的龙舟主动撤出,比赛没有进行下去。大约大半下午时三门镇的一条龙舟比南洲镇渡口里的龙舟强半船左右,刘爹沉住气没有喊加油,让人三分,刚刚过了江心,刘爹仍没出声,他让对方龙舟过了快一船半水时,三门镇的龙舟认为稳操胜券时,只听得刘爹一声吼:“加油!”他私下打过招呼的八位划手噌的全站了起来,龙舟向河岸冲去,三门镇的龙舟也早过了江心,想撤出比赛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眼睜睁的看着渡口里的龙舟拿到了“龙舟赛第一”的锦旗,东岸观众们呼的都站了起来,掌声雷动,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为自己的龙舟赢得的胜利高喊着,跳跃着,这就是龙舟赛所代表的英雄主义精神,龙舟赛是一项代表英雄主义和团队合作的运动,它展现了友谊、团结和英雄主义,激发人们的勇气和凝聚力,让人们在竞争和挑战中更加强大!

作者简介:

田军,退休老人。

图片:作者提供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