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贵心悟——【轻煮●细品●生命】【14】

 新用户97560OBk 2023-06-21 发布于江西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

【学贵心悟】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一个人修行之深浅,反映在其文章风骨之中。选字用词、表达方式或语言组织,皆可透露出他的学养和性情;当一个人真正具备非凡的才识与德操,可以洞察世事和生命的真相,也就没有了难平之气。意气不生,则不忧不惧,不惊不怒,心平气和,自在自如。传对联为乾隆状元、诗人书画家石韫玉所作。

对联论及人品涵养,其实也涉及到读书之话题。从古而今,有志之士崇尚读书,“开卷有益”已然成为共识。然而,如何读书,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而也就有了世人成就不一的现状。

探讨读书,或许关乎生命之认知,须明白两大前提。

其一,不同之人,天资各异。按天资而论,人大抵分为三类,第一是先知先觉,第二是后知后觉,第三是不知不觉。老夫子也曾说过,“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

其二,知识,永远不等同于智慧。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对生命的领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在佛家,有“境界般若、文字般若和实相般若”等之区分,前二者尚属知识学问范畴,后者才是生命之根本大智。故博学家与智者是属于完全不同类型之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然他们对世界之理解一定会深刻得多。如同一知识女性和一智慧女性之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寡而是在其生命之灵性

在此前提下,我们或许才有资格来体悟“学贵心悟”之深刻内涵。

六祖慧能虽目不识丁,然在佛法的领悟上,还是明显要高于神秀。这也许关乎根器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佛法深刻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本质是言,超脱一切之实在没有实在,只有绝对的精神,暗示人们经验到的东西皆是虚无的,只有一种绝对的存在即佛。通俗的理解就是,佛性存在一切事物之中,即是如此,也没有什么红尘俗世,更没有尘埃可污染,一切皆是空,包括空本身。

众所周知,毛泽东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毛泽东之渊博学识皆源自他自幼博览群书,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戏曲小说,无不精通。所不同的是,毛泽东读书从来都不是死读书,总是能看到了许多和他人不一样的内容,尤其可贵的是,他总是善于活学活用。

青原惟信禅师有一段流传甚广的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此段禅语,是大师一生修行之三个阶段及三种不同之体悟。未参禅时,不知佛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之后,学习了佛教教义,被其导引,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三十年后,功德圆满,与佛义浑一,可称得上是彻悟成佛,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看似又回到了最初,只是生命之境界已然完全的不同,这或许就是“学贵心悟”的真正境界。

“万卷诗书无一用,半老雄心剩疏狂”,发出此等叹息之人,要么是无奈之自嘲,要么学不得其法。

由此观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或是一个千古之误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