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世纪的故乡情话 | 黄永玉的时光音画

 老友mk09qda3vs 2023-06-21 发布于天津

Image

I. Allegro non troppo

文 | 莫敏妮

任何事物都会共通。当看到黄永玉先生故去的消息,我的眼睛似乎湿润了,因他的那些画册书籍所描述的乡愁,勾起的回忆。四年前,看了他的《往日,故乡的情话》,我顺手写了一段给自己的文字。那是一个月圆之夜,故乡的景物,风俗,父亲,一一跃然纸上。如今物已不是,人也已非,我内心隐隐作痛,厚重的乡愁不知何时悄然潜入。

Image

湘西,凤凰,是黄永玉一辈子念念不忘,魂牵梦绕的故乡。《往日,故乡的情话》开篇自述:“再差三十年,就是一世纪的浪迹天涯。故乡的闪念太多。山水,生活,隽语,人物,情调,片断的哀乐,油然生发于朝夕。对于朋友,我记下的这些东西不知他们喜不喜欢?明不明白?有无同感?有如泡一杯家屋山背后摘下的野茶敬客的意思,偷偷一瞥他的微笑吧!”此书以白描的手法寻踪故乡山水俗事,风情碎语,很民间。

Image

“啊!啊!啊!”看果园的老头在追孩子,大家都不出声。

Image

北门河边行走的女人,用肩子遮着脸。有男人们在河里洗澡。

Image

开窗吧!柚子花太香。

Image

满家老二那婆娘,是河里涨大水时捡来的。

Image

想起河边吊脚楼上窗户里的女孩子,一定个个好看。

Image

夕阳下的城垛上,苗孩子吹他的笛子哩!

Image

流落他乡的老头啊!嫁到深山的女。

Image

“妈个X,两斤牛肉让岩鹰叼走了!过跳岩的人说。”

Image

光屁股的男人在河里洗澡,招呼钓鱼的:你离远点好不好?

Image

观音山的钟一敲,云都散了。

Image

涨水了,上学的孩子顶着书包泅过河。

文字单纯、简洁,却具有丰富的生活内涵,我们看着读着,时不时会心一笑。阅读者的想象超越了文字本身,为其注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从而使其寓意深长。   

Image

最早知道黄永玉先生,是由于他的一段文字。“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关于“爱、离别”这样的字眼,还有比这更确切的句子么?深情无言,悄然入心,那是《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的文字。一条塞纳河,一座翡冷翠城,足以迷倒任何艺术家。塞纳河流光溢彩,19世纪的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重要的美术流派与思潮。不妥协者们知道怎样向卢浮宫学习。这座博物馆向他们提供了它所拥有的所有绘画大师的瑰宝。沿着塞纳河,踏着当年印象派画家梵·高的足迹,艺术家们往往不会错过低地之国。他们从16世纪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身上,学到纯色之美;又从17世纪尼德兰大师的画中学会细微观察、描绘周围的景观。翡冷翠,即徐志摩翻译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乃文艺复兴发源地,因为大部分古代经典的废墟和手稿都残存在这个地区。毫无疑问,从塞纳河到翡冷翠,黄永玉先生走在一条艺术摇篮之路上,他边画边记边写。离别,在黄永玉12岁时就开始了。因家道中落,时局动荡,年少的他不得不离乡别井去流浪。一度“靠捡拾路边残剩度日,三次从日本人的炸弹下捡回性命”。他经历了那个时代所有的苦难,也见证着生命的顽强。人们说,他的身上承载着一部活着的中国近现代史文化。

Image

24 Préludes, Op. 28: No. 15 in D-Flat Major, Sostenuto, B. 107 'Raindrop'

在艺术表达中,“离别”,是重要的创作题材。它在无数艺术家心中翻腾,所形成的佳作,也让我们心有戚戚焉!有一说法,拿得起放不下的缠绵才是真爱,感人的文艺作品几乎都在阐释“放不下”。木心《我与德国》也有过深情剖白,“远眺慕尼黑旧城的高楼和教堂钟塔,天气好,清晰看到阿尔卑斯山上的积雪,啊,德国,我的少年是托付给你的,我们终究因为太相像而就此分别。”肖邦的离别,使得伸入地中海的西班牙马略卡岛成了恋人们向往的浪漫之地;用雨丝编织的“雨滴”前奏曲,使我们心中充满离愁别恨。而拉赫玛尼诺夫回忆他的俄罗斯,“我背负着满满的悲伤。年轻的我并不知晓,那就是我失去了祖国”,这是怎样的愁啊!自从1917年底离别故乡,他失去了音乐创作的大部分灵感,我们再也听不到像他“拉二”、“拉三”那样的巨作了。

II. Adagio sostenuto

Image

再读黄永玉,是由于沈从文先生。湘西、凤凰的山水神韵,我们很多人是通过沈从文的描写而最初知道的。沈从文与黄永玉,是表叔侄亲戚关系。沈从文的母亲,是黄永玉祖父的妹妹。沈从文比黄永玉大22岁。对黄永玉的艺术与人生产生最为深刻影响的,当属他的表叔沈从文了。黄永玉自己也曾多次提及:沈从文的“人格力量、趣味和谈吐影响了我”。作为“扎死寨打呆仗”这样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南人,能够在乱世中心无旁骛,以志明心去创作,实在足够剽悍。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多少故事藏匿其中!

Image

如火如荼的岁月,沈从文先生在胡同迎面相遇表侄黄永玉,他装作没看到,擦身而过。一瞬间头也不歪地说:“要从容啊~”。沈先生那会每天在博物馆扫女厕所。沉默如海,惺惺相惜,心性如初。眼下不过一瞬,一苇渡之。他不愧是时间折叠高手,默默地,含辛茹苦地赢得最后的陌然浅笑。当然,总有什么会留下,我们还会时不时回味那一句,“惟红墙和黄昏,于长久沉默里,看人事倏忽,衰落和兴起。”凝视着一切逝去时代苦难,不言不语。

Image

1982年,黄永玉劝阔别湘西凤凰多年的沈从文回故乡走走,黄永玉对沈从文说——“阳春三月,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他问表叔:“这样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沈从文躺在竹椅上,闭着眼睛悠然回答:“懂得的就值得。”云淡风轻,黄永玉与他的表叔沈从文,此情多美好!难怪有一则笑话传出,有人读书时不知黄永玉是谁,没仔细看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光凭一句“这的荷花真好,你若来看,一定会很喜欢的”句子,就认为是情书嘛,转身问同学,黄永玉是沈从文的老婆么?后桌男生白了一眼,回“你在说什么?”如今的年轻人不知道,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荷花真好”,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濡染着荷叶的清香荷花的艳丽。文人有《爱莲说》之雅好,有“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之浪漫,黄永玉也不例外,像莫奈钟情铺展于水面的莲一样,他痴迷于芳香四溢的荷叶。于是,一幅幅独具个性的荷叶画作诞生。风趣的他,还这样开玩笑,“人家问我为什么喜欢画荷花,我就说,我外婆打我,我就躲到荷花边……你真的以为我画荷花从这里开始?”黄永玉在表叔过世后,他用蘸浓情的笔写了《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读来让我们泪目,那个乱世啊!

Image

Image

Image

斟酒迎月上,泡茶等花开。大凡艺术家,多是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那么黄永玉懂音乐吗?毫无疑问,他喜欢吹奏音色明亮的小号。据传他初识夫人时,夫人梅溪小姐,乃一位将军之女。他每天在这位十六岁的小姐经过的路上定点吹奏小号。后来梅溪小姐变卖首饰,私奔嫁与他,一段世纪之恋成为传奇。一生只谈一次恋爱说的就是他了。黄永玉坚持版画创作,妻子则打零工养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多年后,黄永玉创作木刻《春潮》与《阿诗玛》轰动整个中国画坛。再到后来,在风雨飘摇的一段时期里,两人始终心心相印,不离不弃。结婚50周年纪念时,艺术家特意买来一把小铜号,吹给爱人听,并出上联:斟酒迎月上。众人扰头寻下联,梅溪笑咪咪的得到下联:泡茶等花开。历经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感情。

Image

Image《春潮》

Image

《阿诗玛》

黄永玉有一段写他的表婶,也就是沈从文之妻,“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家三小姐——张兆和:“几十年来只听见她用C调的女声说话,着急的时候也只是降D调,没见她用常人的G大调或A调、B调的嗓门过气。”我们想想这句关于调性的话,C调在这儿比其他调都低音啊!说话让自己舒服的同时,也让别人舒服。

Image

黄永玉先生是一位令人尊崇的知名画家,对于我来说,更喜欢的是他的文字,尤其是那些温润、深情的文字。从他的笔下看到菩萨塑像、吊脚楼、河滩上搁浅的木船、捕鱼的鸬鹚......看到剪纸卖花的苗家老妪、谁家的婆娘跟泸溪客跑掉了、端午醉醺醺的人群、卖猪肉的屠夫、泅水的稚龄娃儿......如此真实,质朴动人。而我们想不到的是,不管是画画还是写文章,他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这可以理解,艺术来源生活,大师往往无师自通。根据《黄永玉:浪迹文学江湖》一文中的记述,黄永玉说自己平生最喜欢的是文学,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绘画,但前三项都靠绘画养着,因为稿费太低了。他说的是实话。

Image

黄永玉先生文笔之好,故事之编织,在我心里引起共鸣。难道,我是一个沈从文忠实读者,便爱屋及乌?如今知道了,是因为自己喜欢民间的东西,民间有无数秘闻,有无数风景。看这一句“养鸭养鹅的人赶走河里泅水的孩子,怕他们捡河底的蛋。”如此奔放的语言,不就是来自民间么!乡愁,是一本厚重的书,是一条流淌爱的河。他写他的故乡凤凰:“冬天,人们走街串巷去看傩堂戏,家家打粑粑,四处有梅花开,半夜满城猪叫,爆竹响个通宵,接着是狮子龙灯一直闹到正月十五。”生活虽苦,热闹的节日还是要热闹过的。接着,就是他无论去哪里,无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的印记,“一城的石板路,木头和砖瓦盖的房子 ,黑瓦、白墙里伸出的木香和橘柚花木果树,冬天下雪和春天下雨,城外远山的杜鹃叫,真叫人到哪里也忘不了。”他用民间的语言,画笔,抒写生动丰富的民间,作品因民间而生动。叙事性个人散文就是把生活中发光的细节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或述而不评,或漫谈式评论,有诗的凝练,有短篇小说的缜密精巧。

“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毋论唐汉,毋论纪年”

Adoration (Arr. Gray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mage

叼着烟斗,直认自己是现代侠客的艺术家,心性如孩。看尽人事,活得通透,拥有趣的灵魂,又何其幸运!湘西,一个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最拒绝改变之地,偏偏后来最激烈求变。从湘西走出来的人,大都有那种性格:爱,就开骂一句“悖时砍脑壳”;恨,就“你个老蛮夷,我一刀砍死你。”有趣的灵魂,明确地爱,直接地厌恶,真诚地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沈从文、黄永玉等那个时代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人,其人生滋味,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或许,我们应该知道,人生痛苦大于欢乐,而幸福、快乐并不是生存充分必要的条件。充满伤痕的生活,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活。这个完整的生活,有见寒作热的亲情,有你侬我侬的爱情,有一切的一切。人生极短,什么才是有意义之事?我想起这一句:与自然结合和虔敬,怀念故乡、欢乐、爱情,内心的斗争与努力。 

最后,仿湘西人写一句:

深情无卵用,河边听橹歌子去。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