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年轻人的Bistro风,远不及宋朝?

 印客美学 2023-06-21 发布于北京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准备怎么过节呢?

似乎长久以来,端午节在我们心中已经转化为了“粽子节”,除了吃粽子,再也没什么别的仪式了。

而在古代,端午节是充满了各种有趣风俗的。

尤其是宋代人,在端午节的仪式感上,可谓是“卷王”般的存在。



01
端午,还是宋代人会过

宋代人过端午,到底哪些有趣的习俗呢?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粽子原型就出自宋朝。

这个粽子出土于安徽省南陵县的一座宋代古墓,这形状和粽叶加绳子的制作方式,同我们如今的粽子如出一辙。


宋代人吃的粽子,可比我们当代的有趣多了。

苏东坡有诗曰“时于粽里见杨梅”。

杨梅棕、柿子棕、桃子棕……

当现在的我们沉迷于“甜咸粽子之争”时,宋代人直接以水果蜜饯粽子称霸粽界。


南宋的《浦江吴氏中馈录》,据说由一位宋代姓吴的厨娘所著,这里面就记载了宋朝人必吃的经典水果粽子——艾香棕。

艾叶有除湿、调理气血的功效,用它浸泡糯米后包粽子,中间夹上红枣,当然也少不了宋人独特的柿子蜜饯,再用草木灰水慢煮,就制成了艾香棕。

端午标配的艾草,当然不止能用于水果棕,还能当作草药,制成香囊佩戴。


粽子形状的艾草香囊就是“端午限定”的时尚单品。

端午节临近夏至,是每年的气温刚刚开始上涨变热的时节。

在这段时间,蚊虫初生,对于卫生条件远不及今日的古代人来说,这意味着可能会传播疫病。

佩戴艾草香囊,能有效防蚊,还能一定程度消毒杀菌,宋人也因此认为艾草有辟邪功能。


除此之外,喝雄黄酒、戴长命缕、剪艾叶小老虎等等,都是宋代人过端午的独特习俗。

过节,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仪式感,而宋人可以说是最看中生活中的仪式感的。


在喝茶、养花等各种生活爱好里,宋代人修身养性,形成了独具古典气质的慢生活美学。

而最能体现宋代人这种气质的,当属他们的酒文化。

在宋代,黄酒就是酒中“顶流”,就连端午的雄黄酒,宋代最火的也是黄酒的版本。


喝酒,却不止于喝酒,宋人发扬酒文化,使之充满了文人风骨与古典气质。



02
宋代人喝酒有什么讲究?

宋代人爱酒,更爱与酒有关的一切。

当时的君主还专门设立了“曲宴”,以宴请有功的臣子和外来使节。

而在民间,娱乐场所也有不少,甚至有专门的酒楼可供大家喝酒取乐。


在宋代,有一些高端著名的酒楼,被合称为“七十二酒楼”。

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里,是这样介绍号称“七十二酒楼”之首的白樊楼的:

“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可以说宋代酒楼主打的就是一个氛围感。

精致装修营造的高端氛围,同酒与餐相结合,这与现代年轻人间流行的“Bistro风”不谋而合


Bistro通常可以翻译为小酒馆,当代年轻人们,将其引申为了,某种“体验式喝酒”的餐饮店。

Bistro风的店,往往注重氛围营造,灯光昏黄浪漫,装饰富有格调,听着音乐,焚着香,让人的品酒感受更上一层楼。

怎么样,是不是和宋代讲究华丽情调的酒楼文化异曲同工?


宋代人在喝酒的享受上,可一点都不落后。

如此奢华讲究的酒楼,比现在流行的Bistro风小店,早了近一千年。

宋代人对喝酒热情,真是比当代年轻人疯狂多了。


讲究生活美学,又爱酒如命的宋代人,自然不能放过在酒器上追求美。

宋代制瓷技术发达,盛产一种白中透蓝的瓷器,称“天青”,这也是宋代最常见的酒器。

北宋最著名的汝窑,正是天青瓷的出产地。

汝窑天青釉瓷是在晾坯以后,先低温素烧坯体,然后再施釉装⼊各类匣钵,⼊窑⼆次烧成。

这样制成的天青釉瓷胎薄釉匀,色彩浑然天成。


此外,宋代人亦有各式各样颇具设计感的酒器,甚至还流行玉质酒杯,是富人身份的一种象征。

玉杯,在宋代被称为“玉西东”,朱敦儒《卜算子》里就有记载:“深劝玉西东,低唱黄金缕”。

而宋代的文人雅士们还爱用锡器盛酒。


据说苏轼任杭州知府的时候,在西湖游玩,有歌女不慎将一个的锡质酒壶掉进湖中。

于是苏轼便在喝酒之余,说出一个对子:“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

由此可见,饮酒对宋人来说,不仅象征着娱乐放松,更是与美的情趣分不开。

那么宋代究竟为何会如此盛行酒文化呢?


众所周知,宋代经济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就愿意去追求温饱以外的,饮酒的仪式感。

况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让市民阶层快速崛起,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酒文化,发现饮酒之美。


而宋代酿酒技术的发达,也为酒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基础条件。

宋代富庶,粮食产量高,再加上良好的技术条件,酿酒产量自然就高,已足以让酒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让文人阶层不断扩大,成为了宋朝宴席文化的主要推动者。

当时的这些文人墨客们,都是颇有影响力的KOL,他们的爱好,自然也会快速成为整个时代的共同爱好。


从酒的种类上说,黄酒,就是宋代人最爱,也最普及的酒。

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爱品黄酒。

黄酒温润而厚重的口感气息,几乎可以说是集合了宋代文雅气质之精髓,是最能概括宋代,最能概括当代人对古代美学向往的味道。


因此,作为当代人的我们,想要品味宋代古典气息,最好的方式,就是品味一款高质的黄酒。

而想要在酒中感受出轻盈缓慢的宋朝之美,就一定要品味“慢宋”高端黄酒。

“慢宋”,顾名思义,即是对宋代慢生活美学的极致表达。

让我们在黄酒的香气中,穿越时空,体味宋代的兴韵悠游。

当然,宋代的美学可不只体现在慢生活的状态上,在审美方面,宋代人更是推崇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素朴极简美学。



03
当代人的追求尽在宋朝?

当代年轻人,基本都讲究极简主义美学。

断舍离、极简穿搭,年轻人们似乎都爱追求“越简单越高级”。

殊不知,极简美学,早在近千年前的宋朝,就已经流行过了。


宋代社会风气重文,最推崇清雅涵养之美。

这就极好地承载了年轻人的所有关于古风雅韵的想象。

要说宋朝是最能契合当代年轻人美学追求的时代,也丝毫不为过。


宋代的极简审美和文雅风趣,都可以综合于酒之中。

当代年轻人追寻的宋代古典气质,同样可以从酒中觅得。


慢宋高端黄酒的酿酒工艺,便是汲取宋代慢生活美学的智慧而来。

这“慢”的美学,就表现在不惜时间成本,对极致酿造工艺的追求上。

慢宋选择生长时间更长,氨基酸更均衡的东北大米作为原材料,又采用精⽶步合技术,磨掉原⽶表⾯的蛋⽩质和杂质,让口感清爽不上头。

在调配上,慢宋让多个年份的无添加精米宝藏原酒,最⼤程度地碰撞、调和,形成融洽⽽平衡的味道,制作出无年份的现代型黄酒。


当然,宋代的瓷器也是宋朝美学的代表。

宋瓷突出古朴素净,大多造型简单,没有多余的纹饰。

在颜色上,也主要以白色、天青色为主。

这是宋代大道至简的生活美学,更是中国古代低调淡泊文人风骨的体现。


慢宋高端黄酒与国际奢侈品牌SHANG XIA上下合作,特别推出「提灯揽福」联名限量礼盒,就是宋代美学的集大成者。

内含慢宋高端黄酒两坛,上下“欢喜”锡质温酒器一套,及收藏证书一份。


慢宋高端黄酒,选用了宋代最经典的白色、天青色的素瓷酒瓶设计。

酒瓶的形状,为全新的“灯笼瓶”,灵感源于宋朝宫灯。

“灯”与“丰”“登”是谐⾳,有“五⾕丰登、佳节欢庆、提灯揽福”之吉祥寓意。

每一件瓷质酒瓶,都是景德镇手工烧制,富有艺术质感,希望每一位品酒之人,都能最直观地感受到宋代独到的生活美学。


在礼盒的设计上,慢宋也特地选择了富于中华传统气息的霁红。

礼盒表面饰以标志性竹编底纹,低调大气的美,颇具质感。

宋代清雅的素瓷,在红色东方灯笼形状的礼盒内,是吉祥的美好寓意与素淡的宋代美学之间的碰撞,更是中国古典美的最好诠释。


此外,慢宋在礼盒中,还特别搭配了锡质的温酒器。

物以“锡”为贵。锡是宋代文人常用的酒器,更是“绿色环保金属”,性凉,散热效果极佳。

因此,锡制酒具斟酒,夏天清凉爽口,冬天温酒导热较快,可以让人在不同季节,都品味到最适宜的高端黄酒。

饮一杯慢宋,我们一起体会宋代宁静素雅的慢生活美学,品味东方神韵与现代美学的完美融合。


慢宋之“慢”,慢在“好酒不怕等”的高品质制作流程,慢在追求艺术享受的手工烧瓷工艺,也慢在饮酒之时细细品味的雅趣。

当代年轻人普遍生活在996的高压下,快节奏的工作让人的闲暇时光显得弥足珍贵,也就愈发渴望慢生活的状态。

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慢宋。


在古朴的极简瓶身中,品味匠心慢造的工艺,把饮酒之美交给慢宋,把品酒之趣留给自己。


扫码一起进入慢宋的生活美学世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