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汀州 | 客家人为何提前一天过节

 涂明谦 2023-06-21 发布于福建

客家人过节

涂明谦

时近端午,占海阿哥大早问我,为什么客家人乡下过节基本过十四,而城关则多半过十五,就连端午,也是过初四,而不是过初五?传闻是因为土匪会在十四(或者初四)这天来抢,传闻有几分可信度?
土匪来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可以来抢,没有必要定在十四来抢还是十五来抢,这个说法当然是有问题的。
说清楚这些,用工程学的思维,大约问题可以分成,我们过什么节,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过节,我们为什么提前一天过节。
首先什么是节?
客家人的节当然最早是来源于节气,这与中国其他地区并无不同。
什么是节气呢?哪怕孩童也能背诵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如何产生的呢?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554846秒,每24小时自转一次,这种公转加自转的轨道与赤道不是同一平面,因此也就因为太阳照射有不同交角,分为四季,以阳光直射南北纬23.5度的位置为夏至和冬至,意为寒冬酷暑至,而太阳直射赤道两次为春分与秋分,意为昼夜平分。

节气今天有二十四,是可以测定的,古代王朝用筑造土台子的方式来测定气候。这些土台子立上木头或者石头的杆子,就叫圭臬,圭就是土台子,臬就是木杆子,都是用来测量日影的。今天说的成语“奉为圭臬”就是指这个测定活动,后世有人解释成大臣把法条写在笏板上,是不对的。由圭臬所测定的日影变化,被纪录下来,就形成了后头的二十四节气。传说商末周初时代只有春秋,这也是春秋编年的来历,所以节气数量远远小于今天。我也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圭臬测日影不算什么高科技,冷热变化也容易得出变化过程,中国是农业为主的农耕社会,冷热随时间变化测不准,农业是无法展开的。所以商周就已经发达的农业,一定已经有配套的详细节气的纪录,不然祖先们早就饿死了,不会有我们。
到今天为止,气候并称,是因为古人把时间分成了二十四节气,再把时间中的空间切割为四十八候,然后在中原地区长期观测这四十八候的天气,总结它们的晴雨规律。通过数百数千年的总结,老人将这些经验数据编成歌谣让孩童传唱。所以气候,即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农业时空数据。

那我们过的节是不是完全符合二十四节气呢?
并不是。刚才说了,当年测定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原地区进行的,那像客家人、广府人、福州人、闽南人、吴越人,迁出了中原,经纬度不同,大山与河流的走向不同,风向不同,温度与降雨自然也不同,因此,中原的经验自然不能照搬。这在中国的移民史上是有例证的,比如闯关东,山东河北的移民到达东北,其实原乡的种植经验在东北的不同气候与地理条件中已经不再适用,一切重来,所以今天东北人,我们在文化上给他们独特的称谓,以区别于原乡。所以清中期的这场移民有很多人认为“太迟了”,移民适应东北地理气候走到的地方,其实一定程度就是今天中国在东北方向上的人文界线。
作为客家人,自魏晋南迁,在明代成形,清代成熟,人口发展,当然也是一个适应南方气候地理的过程。拿我最熟悉的汀州府长汀县平原里涂坊来说,我的祖母会在过年前后的某个日子,对着太阳耀斑、月亮光晕、天边云气或者具体晴雨进行“占卜”,说如果这天如何,那播种季就会如何田地皴裂(指连日无雨且暴晒)或者晒谷坪成烂泥坪(连日暴雨)。我小时候对祖母的神神叨叨是不信的,但祖母的“占卜”总是很准,所以我总是一边不可思议“怎么这么准”,一边不能相信要坚持“唯物与科学”。现在想起来很好笑,因为从结果倒推,如果祖母和更早的祖先们背不下来这些“占卜”选项,那是绝不可能有我们的存在的。
祖母的“占卜”是一个经验体系,是一个长期观测天气,在一个看不见的坐标轴上画点描线的过程,这个过程农人不自然的会使用“曲线拟合”进行计算,虽然他们绝对不知道这些让人头大的离散数学办法,但他们的模型在该时该地则精准得堪比大型计算机进行的卫星云星分析结果。

所以现代客家人的节日的最后产生,与中原是可能有些不同的,与太阳周期也不完全重合,而会加入时间轴线上空间的特征,也就是在特定的时候降雨的情况,从而因为不同空间里的温度与降雨,产生不同区域的开花灌浆结果的时间,自然节日也就产生了区别。比如吃粽子的节日,北方以麦为主要农业作物,显然粽子节起源带着浓浓的南方特征,韩国日本当然也是由中国南方传入。
总结一下客家人的节日吧,除了二十四节气,也就是太阳周期重合的部分,其实很多是月亮周期或者星宿周期影响的,举例说说。一月一,春节,从冬节到春节,是中国人的春假,其实就是农人不忙的时候,冬天万物收藏,于是农人放假。二月二,南北方都叫龙抬头,其实就是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从地平线上起来了,意味着农人要有所行动了,因为天气在变暖。三月三,各地花朝节虽有前后,但基本在花朝节前后各种植物开花,人们往往也在这样的日子里男女相会,客家地区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这个节,比如长汀,唯有古城有,别的乡镇未曾听闻。四月四并没有节日,应当是让位给了太阳历里的45日清明节和阴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五月五,就是我们说的粽子节,客家人称五月节,正式名称是端午,指的是东方苍龙七宿上至天空的端正位置,而午也指正位,一年阳气最旺,也指此节宜在正午时过,汀州客家人总是在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用各种驱虫靓肤的草药做成“药把子”洗浴,一些地方要点雄黄于身。

六月六,民间称为太阳诞辰,各地也多称丰收节,我们可以理解为因太阳而丰收的节日,在客家地区称六月节,混入丰收和酬神,所以也称六月菩萨,这个时间产生了漂移。七月七,拜月乞巧之节日,后来慢慢让位给了外来的盂兰盆节,七月七当然还有人过,但客家地区基本七月节基本都漂移至七月十四、十五的“鬼节”,而古人在诗经上说的“七月流火”也就这样漂得不见影踪,流火指的是大火星也就是苍龙七宿到顶后开始下移,天气从此转凉。八月八古代也可能有节,但显然今天让位给了八月半,也就是中秋节,客家人称为八月节或者八月半,而八月半拜月、看月华、请月姑、吃月饼这些活动,应当是从七月七漂移而来吧,“八月未央”热气还没有完全跑完。九月九,重九也称重阳节,九为阳数之极,饮酒登山插菊,想必是秋高气爽无雨宜远望,“九月授衣”,这也是入冬前必要的添寒衣,也就是过冬用的寒衣做好了随时取用。十月无节,至少节日在客家地区一些地方已经失落了,中原地区可能还有,一些客家地区在这个月给牛过节,称牛神诞节,而清代遗俗则是新年、寒食、十月朝三次祭祖拜坟,今天汀州客家地区剩下春节或三十请祖先回家过年(或者初一拜墓),寒食改为清明祭扫,而感霜露之寒而祭祖的十月朝则失落。十一月初十、十一前后为冬至,客家地区也一样很重视这个节日,称为小年或者直接称为过冬至年,这一天会进补,吃肉,多选羊肉,这是一年中少数几个节气与节日真正重合的。十二月为腊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一元复始。

这些节日中,汀州客家人最重视头尾,而按照添新衣的习惯,则会在五八腊三节进行“授衣”,也就是父母或者店东、地主会在这三节,端午、中秋、十二月,给孩子、学徒、佃农做合适不同季节的衣服,因此客家人的三节格外隆重,显然是与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也与当地当时的时空特征相适应的。
大多数的节日与节气是错开的,因为大多数的节气是农忙时节,而节日必然也必须是农闲,所以一年中节日与节气重合的时候真的不多,多半是在冬季,生存逻辑如此。还有就是节日多半是随月亮和星辰的变化,即阴历进行,而节气则是用公历也就是符合太阳周期变化而定。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人类的生存在节日上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向后的,就是和祖先鬼神一起过的,比如清明、立夏、中元、中秋、腊月这些涉及祭祖先祭野鬼的传统,都是人鬼神共存的。而另一部分是向前的,就是和现世的父母、妻子儿孙一起过的,比如花朝节、六月节、九月节、春节。唯有这些节日,才能提醒我们和儿孙一样,曾经有来处,将来也和祖先一样,有去处。

最后一个问题,汀州地区的客家人为什么提前一天过节?
前头我就已经否定了提前一天过节是因为土匪来抢。对这个传说的追溯有两个来源:一个就是客家区域多土匪,土匪不能攻打府城和县城这样有重兵把守的地方,所以只能到乡下抢劫,这其实对客家乡村有误会,在冷兵器时代,客家人的村落都是血缘群团,邻近村落都是婚姻同盟,到乡下去抢劫,没有一定数量的武装,是去送人头的;另一个源头据说是和蒙元统治者有关,就是蒙古人住在城里,他们年节时来收税,所以客家地区的人们提前把东西吃掉,后来征收苛刻,于是人们约定中秋杀鞑子,此后有事没事都说“有鞑杀”、“没鞑杀”,其实这个传说和蒙元残酷统治的历史史实似乎有所重合,但和提前一天过节仍然是逻辑不通的。
如果熟悉客家地区的习俗,很多人会知道汀州客家人有“分节”一说。什么是分节呢,就是在过完节之后,把节日物资送给邻近的姻亲外戚,在城关和乡村都存在这一习俗。

为什么要分节呢,因为村庄周边的地气不同作物成熟的次序不同,水、土与环境资源不同也导致产出不同,所以地有膄、瘠,人有贫、富,一母所生,也各有不同。在孤悬于都城之外的县城,有官办市,而在县城更外的埜地,有时候有官办的墟。墟,生灭无常。所以在小农社会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时代,物资流通远比我们今天要艰难,县之下乡村里的集市、墟场的产生是很迟的事情,在府县志这些方志中,大体都是宋以后,甚至明以后的事情。在货币和市场还未流通的乡村,如果要让产出的作物流通起来,分节,就是一个重要的物资平衡手段。
因此呢,我们可以把分节看成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当时只通行于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群之间,他们一家有产出有剩余,会用一种血缘内“共产主义”的方式平均到各个小家庭,于是在这种算法下,能够让最大数量的血缘子孙都存活,而每个血缘父母祖父母得到供养。
当然随着开拓者人口在更大区域内流布,城市和小集镇形成,血缘家族分得更散,物质开始丰富,产品的剩余更大,商业就开始发达起来,这个时候,生存算法显然是进步的。人们先在家中与家人一道享用年节物资,然后在市场交易剩余,这种做法,主观上是为了获取一般劳动等价物,但客观上则是养活更多的人,无论这些人与他们有血缘关系还是没有血缘关系。

于是在这两种生存算法模式下,人们都会趋向于提前一天过节,而将剩余物资放入流通,以便养活更多的人口。而在后一种生存算法之下,不论城居还是村居的人们都开始送节,最后变成贯彻俗民生活中的人一生的民俗。
分节的习俗其实不仅止客家过地区,福州和闽南也有,比如福州的半诞,也就是祖先和神明生日,往往在某月的十五前后,人们会请很多有血缘关系的人如六亲外戚和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同事,到家里吃席,场面浩大,参与者吃得满面红光,与办半诞的东家关系更进一步,当然也是上述生存算法逻辑下的民俗遗存。
大体上,这就是我对汀州客家过哪些节,为什么要过节,怎么过节,为什么提前一天过节的论述。当然还有一些地方神明诞、祖先纪念日我未能详述,那是格于篇幅,有空再叙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