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故事:村里的瞎爷,前半生命运悲苦,后遇一高人,人生才有了转机

 梦回乡关 2023-06-21 发布于浙江

文/闲云

全文共2160字

瞎爷

瞎爷高寿,驾鹤西去那年,已有八十八岁高龄。

如今,瞎爷人虽已委身黄土,可他的故事,却如村西大河里的水一样,平静而从容地在众人的口中传播着,流淌着。绵绵不绝。

瞎爷幼时不瞎,但命运悲苦。

他四岁那年,父亲在挖大河时,因为饱食了几大海碗麦仁粥,活活给撑死了。

父亲走后,母亲毫无眷恋地撇下他,改嫁走了。

从此,他便跟年老体弱的奶奶相依为命。

八岁那年,不知何故,眼睛开始肿胀,瘙痒难耐,迎风便落泪不止。

请了赤脚医生来,医生胡乱给开了点药,半月不见效果。

后来,他的眼睛便盲了。

小时候,人们唤他小瞎子。上了年纪后,他成了众人口中的瞎爷。

家里唯一的独苗苗成了瞎子,奶奶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她整日以泪洗面,四处拜古庙求菩萨,香火钱花了不少,孩子的眼睛依旧惨白如霜。

瞎爷十二岁那年,奶奶托族里一位在镇上打铁的老人,牵线让瞎爷拜入了一木匠的门下。

木匠见孩子瞎着个眼,不愿收,说全乎的人都不一定能学会这门手艺,何况两只眼睛都看不见?

木匠的老婆心善,她强行将瞎爷留在了家里。

瞎爷跟着木匠学了一年多手艺,人很认真,手脚也勤快。

可毕竟眼睛看不见,木匠手把手教他,他做出来的板凳,歪歪扭扭不说,连站都站不稳。

木匠是个急性子,见瞎爷这么不成器,经常呵斥他,骂他不是这块料,骂他猪脑子,甚至还骂他是头瞎眼驴。

瞎爷都忍下来了。

可瞎爷后来还是离开了木匠的家,这跟他的奶奶有关。

那天,奶奶想他了,蹬着三轮车去镇上找他。

刚进木匠的家门,就听见木匠在厉声辱骂瞎爷,奶奶于心不忍,便把他接走了。

回到家,这才发现,瞎爷的额角有一道深深的伤疤。

问他怎么回事。瞎爷只说是不小心绊倒了,说这话时,瞎爷的眼圈泛红,牙齿死死咬住嘴角。

之后的几年,瞎爷一直没有外出学手艺。

那时,家里养着一大群山羊。奶奶年纪大了,走路脚下没根,一次雨天饮羊,脚底一滑,摔倒在地。

幸好瞎爷听见了动静,急忙喊来了街坊四邻,因为送医及时,老人才保住了性命。

奶奶卧床养病的那段日子,放羊的担子就压在了瞎爷的肩上。

也是命里有此一劫——

那天,瞎爷挥舞着竹竿去屋后的坑边放羊。

身后牵着的那头母羊,不知何故,突然发癫,一下子将瞎爷抵进了大坑里。

坑里蓄满了水。瞎爷一头栽进去后,人立马就没了影儿。

万幸旁边有村人路过,瞎爷这才幸免于难。

奶奶知道这事后,激动地跪地拜谢祖宗,嘴里呜呜咽咽,脸上满是泪痕,场面哀婉动人。

之后,奶奶再不准瞎爷独自一人出去放羊。

瞎爷的惨淡人生,在十八岁那年,有了重大转机。

一日,村里来了一算命先生,说来先生也不是外人,就住在镇上老六中后面的家属院里。

可谓土生土长的本土“仙家”。

几十年来,先生以算命为业。镇上成集的日子,他在集上摆摊;不成集的日子,他就手持幌子,云游四方。

那天,他恰巧来到我村。

瞎爷的奶奶素来信这一道,她把先生盛情邀到了家里。

又是奉茶,又是好言讨好。

她心里打着算盘。

说来也不难猜,那就是想让孙子跟先生学下这门给人占卜算命的手艺。

先生没直接拒绝,也没立马同意。

他把瞎爷叫到了跟前,背手围着他转了两圈,眼睛上下打量着,不住地点头。

先生竟然同意了,而且学费分文不收。

他说,这孩子是有这缘分的。

一听这话,奶奶当即蹲着地上抱头痛哭。是激动,也是高兴。

瞎爷跟着先生走了。一去便是五六年。

中间也曾回过家,但先生的规矩很严,不准在家里过夜。

所以,瞎爷都是白天来,白天走,就连除夕夜都是在先生家过的。

一晃,瞎爷二十好几了。

在先生的张罗下,瞎爷跟先生的一侄女成了亲。

婚前,先生给瞎爷起了一卦,说瞎爷这辈子晚年会有大福。

至于什么福,先生没有明说。

瞎爷听了,笑而不语。其实,早在与先生的侄女订亲前,他就在暗中掐过了两人的八字。

合得来不说,而且瓜瓞绵绵,子孙昌盛。

如果找准了结婚的时辰,隐隐有五子登科之兆。

二十六岁那年,瞎爷成亲了。

那时,奶奶已经病入膏肓,下不了床了。

第一个孩子刚刚降生,奶奶就在隔壁间撒手人寰。据说,她脸上是挂着笑走的。

心满意足的那种微笑。

瞎爷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说来也是一桩奇事——

五个孩子,一溜水的男娃娃。

个个虎头虎脑,壮实得像牛犊子。

瞎爷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以游方给人算命养家糊口。

他身上是有真本事的,不出十年,就名闻十里八乡。口碑比师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五个儿子后来都进了学堂,个个学习刻苦,而且都有个好脑壳。

五个孩子有四个考上了大学,剩下一个混得也不差,后来成了教师,如今已经光荣退休,桃李满天下。

考进大学的四子,两人在县里任职,一人成了工程师,一人成了医生,在县里都属于有头有脸的人物。

瞎爷的晚年是在蜜罐里度过的。

五个儿子轮番照顾,争着孝顺他,真是羡煞了村里的老人。

瞎爷住不惯城里的高楼,每年春秋两季,会在儿子的陪同下,来村里老院子暂住。

每每这时,家里高朋满座,喧闹异常。

年至耄耋的瞎爷,最喜热闹。不管来人是否熟识,他都盛情款待,好酒好菜,从不吝啬。

去年的初秋,瞎爷又来村里了。那时,他的腿脚已不利索,但精神不错。

一日,酒场散尽,瞎爷躺在小屋里稍憩。

儿子唤瞎爷洗脚时,才发觉他已经走了。

无病无灾,从容辞世。

瞎爷好福气!

葬礼上,子孙成群,响器齐鸣,哭声雷动,场面几十年未曾有,可谓壮观至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