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中国女性自我救赎的活文物

 泊木沐 2023-06-21 发布于辽宁

油画:《自梳女——少小离家老大回》(三联画)
尺寸:220×80cm
陈可之·2009年绘

广东德胜美术馆收藏

这是一幅名叫《自梳女——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油画,看似普通,殊不知它却藏着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下,一个特殊女子群体,鲜为人知的传奇。晚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女性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愿被礼
教束缚,于是冲破封建枷锁,把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自行梳成发髻,成为自梳女,以示终生不嫁。她们大多因家境贫寒,选择远渡重洋,打工挣钱养家,直到年迈才回归故土。她们是中国女性从封建社会走出独立的代表群体。
此画由左部:“魂归故里”, 中部:“归去来兮”,右部:“远涉重洋”三部分组成。中部“归去来兮”,一对女子背对背站在码头上,岁月的痕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在画笔下,原本她们就是同一人,那就是自梳女原型黄瑞云老人,一个慈祥和蔼的阿婆。黄阿婆只是万千自梳女中的一个缩影,她在青春貌美的时期,盘起头发,背着包袱离开家乡,远渡异国他乡,自立自强的同时还寄钱回家供养父母。在白发苍苍的年纪,提着行李箱回归故土,安享晚年。“魂归故里”图中的冰玉堂,便是由她和其余几位老姐妹筹钱共同修建,用以抱团养老的宅邸,一张陈旧的照片和一封泛黄的家书,承载着她大半辈子的乡愁。
这是一幅关注中国妇女命运的作品,由著名油画家陈可之先生创作,既表达了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女性不屈命运,与之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方面细腻的笔触,独特的立意和三联画叙事诗般的构图形式,也表达了画家先生尊重女性对人间疾苦的悲悯情怀。也因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记录性的历史人文,被广东德胜美术馆收藏。
随着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的老去,这个群体也即将消失,但她们的励志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尊重、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