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特刊||别再去追问一条清醒的河流

 诗渡选粹 2023-06-21 发布于广东

迷时诗渡,悟时自渡  诗渡  社长:邓红琼


  ◆   


《诗渡》杂志选稿平台


编者按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一束艾蒿,一串香粽,一个香囊,一条龙舟,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纪念,还有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与祝福。本期端午特刊征稿,《诗渡》作家群不到四天时间共收到75位诗人的稿件,特此推出,以寄诗情。

万粽瞩目

飘香十里

庆贺端午

五月初五

《诗渡》全体编辑

祝诗友们阖家端午节安康


本期作者


1.尹利民 2.游海 3.陈新明 4.邓红琼 5.兰采勇 6.半壁心空 7.魏威 8.颜新明 9.刘良鸣 10.戴金生 11.凡人 12.小雅 13.刘丽 14.刘桂兰 15.吴素娟 16.水香怡 17.魏金山 18.田间布衣 19.路男 20.李严 21.李汉甫 22.许丽娜 23.獒妈 24.张建军 25.青苔 26.梁朵 27.龙跃国 28.兮之 29.陈远伦 30.杨建文 31.蓝雪 32.弓晓平 33.路垚 34.金志宁 35.勤健 36.刘南欤 37.田边 38.肖高群 39.王景波 40.何光山 41.吴先和 42.倩梦 43.邓勤忠 44.沈燕萍 45.宋华芬 46.明静 47.问渠 48.王晓旭 49.温清华 50.丁四 51.孔令文 52.秦淮一叶  53.闫立平 54.钟鼎文 55.司志华 56.水弦 57.郭志文 58.陌上幽兰 59.挂竹 60.魏文昌 61.杨创 62.木子桥 63.朱茂松 64.景胜杭 65.晚侠 66.景治东 67.西湖鲤 68.袁冬 69.戴道华 70.树叶 71.黄祥贵 72.林洪海 73.郭宗社 74.东白 75.傅明生(按交稿顺序排名)

诗渡

编辑:邓红琼

端午诗韵


1

别再去追问一条清醒的河流

□尹利民(湖南)

当年,那块石头为你抽出上上签

羞辱的历史才会绑着一根傲骨沉入江底

五月的经幡

从此让菖蒲和艾草高高飘扬

那么多诗人,用文字不断续写

另一个诗人的悲愤

今天,我不愿再追问一条清醒的河流

我只看到一份遗产,光照日月

如果你的魂灵回来坐坐

请多看看汨罗江的渔舟唱晚和祖国的盛世华章

因为人们对你的敬意

已深深刻进一个民族的胸膛

2

诗人节,想起屈原

□游海(广东)

抱一块青石,跳进汩罗江

他捣江水,捣灵魂

甚至把命运捣碎,胸口捣痛

一部楚辞,一曲离骚,几句天问

几多哀曲,连同那些冤屈的文字

浸泡在一起,把一条江水染红

我们在孤星冷月中唤他

在慢慢长夜滔滔江水中寻他

在苦苦哀颤和别离中找他

连着八百里洞庭的浩渺烟波

我把一轮残阳,摁在心头

沿茫茫江边,寻找阴沉沉的天空

抛下一根干净的骨头

与粽子,龙舟,艾草们,交换思想

送去一张张冥纸,把阴阳撕开

不让它,泪流成河

红枣糯米枸杞和野菜,组成

一粒粽子。搭乘一条龙舟

相约五月初五,召唤一个民族的人

每年,都去看望

3

端午节之后

□陈新明(四川)

躁动的天色跟悲愤的脸色

终于,都彻底暗下去了

空剩一组远山近水的犀利棱角

从此,那道曾经指天问地的江岸上

再也没有一个披发仗剑的诗人

峨冠博带,将鬼神逐一问遍

上下求索之路,从此,又多了歧途

灯影隐去龙舟破水的桨声

年年门斗上的菖蒲,只陪伴艾叶

听老者一席阔谈,秉烛夜游的少年

耳边,奔腾的江风,隐隐复来

仿佛身陷楚歌之围

一条汨罗江还养着当年的涛声

选择抱石沉江,就不愿再重见天日

滚滚尘事,似水流逝

众人从此岸奋力划向彼岸

不是为了打捞灵魂,仅仅只是竞渡

哀民生多艰,空余一声长叹

4

赛龙舟

□邓红琼(广东)

一群彪悍的汉子,在喧嚣的锣鼓声中

挖开河泥,庄严起龙

一条条数百年不坏的龙舟

纷纷亮相,惊飞一群群鸥鹭

发出《天问》的和声

这不屈的声音,响彻南粤大地

他们追逐问天者的背影

早已把悲愤化成了奋发的力量

每一桨,都是重生

掀起滔天巨浪

岸上的人,挥动着时光

用热烈的呐喊为舟上的人加油

他们都不是诗人

却让每一条江河

完成了史诗般的交响

一场一场的龙舟雨

如温热的眼泪洗尽人间尘埃

一代又一代人

用血液提纯的爱国之心

向着《九歌》,飞渡银汉

5

□兰采勇(重庆)

看清了天下的大势

看不透人心的小我

一己之力,难以托起楚国的朽木

你的浪漫你的唯美你抽象的诗心

与庙堂之上的血液格格不入

真理的光芒隐去,你把自己绾成死结

汨罗江旁,一只轻盈的蝴蝶跃起

荡起的水花搅不动历史的船桨

一个时代淡出视野

像枯萎的花,经历痛和哀思

后来者沿江而至

寻找到你体内遗存的光点

并携带,从汨罗江出发

洒遍万千江河

6

在端午,打捞一段历史

□半壁心空(河南)

那年的五月五日

62岁的您写完《怀沙》之后

用纵身一跳,为楚国正骨

自您走后,那条江一直在哭泣

边哭边问天问地

问荆楚大地的沉浮

因为您,那天被取名端午

我们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

吃粽子、赛龙舟,把一条河的疼痛

分解在阳气正旺的时刻

分解在中华民族跳动的脉搏

然后再沿着《离骚》《九章》《九歌》音韵

追寻您远去的身影

依稀看见您手执书卷

和香草美人站在江面上

吟哦《橘颂》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那一江水呢,正熠熠发光

先生,您用身体

践行自己的初心

把那年的五月五日

拉长,拉长,一直拉到两千多年后

还不肯罢休

7

端午

□魏威(四川)

只一个纵身一跃,在冰凉的汨罗江

那个苍凉背影在千年粽子

与诗歌的疼痛中,时隐时现

年年飞渡的龙舟,在锣鼓的击打下

仍难接回一颗忧伤的灵魂

雄黄酒,肝胆入肠

一条受伤的血管,剑气如霜

从山里采回的苦艾草散发千年清香

终生悬挂玉佩,行吟泽畔的人

朝饮木兰,夕餐秋菊

一湾浅浅的江水,卷地如潮

在一个民族的心头反复湍急地流淌

每座城市的门楣上挂满菖蒲

挂满香草与美人的惆怅

漂泊江上的诗人,两千五百年

依旧眉骨瘦削,衣袂飘飘

怀里温热的《离骚》与《橘颂》

不时传出清脆的金玉之声

8

汨罗江里,屈子的铮骨

□颜新明(北京)

你说你,执意为念

恋水三生。让滚滚的汨罗江水

横生枝节,诗意

活生生地,把江水截断

你说你,唯楚不恋

却让啼血的杜鹃,将思念

漫山洒遍。那些倔强的空气

至死不渝,魂牵梦绕

守候着汨罗江畔

每一年端午,楚国的阳光

就开始缩头,短了几寸

相思的梅雨,溅落龙舟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屈子,你是铮骨文人的翘楚

端阳节,我不想写诗

我只想摆桨摇橹,江心横渡

近距离,抚摸屈子的铮骨

我不敢投江,我有一身硬骨

却痴迷不古

9

屈子

□刘良鸣(江苏)

一袭青衫,一杯雄黄。老旧的不只是浊浪

四季更替。五月的菖蒲、艾叶裹着一个人的魂

眼里有雾。望不尽烟雨斜阳

午后的时光,掩一卷《九章》

当年的渔火,照不进一世的离殇

江风如刀。一个人的离骚,撒下的网

除了冷和麻木

还有风中的喑呜

风又起的时候,它无影无踪

江上,多了几叶孤舟

一片帆影,载不动落日的苍白

那是它把破碎的浪花一遍遍织补

用尽全力,为自己唱一首离歌

一个故事,从汩罗江汩汩流出

现在的神伤,从前涨满天问

10

汨罗江,成就一个大民族的节日

□戴金生(辽宁)

汨罗江流淌着悠长的缅怀

来自荆楚大地,一个悯天悲人的亡魂

亘古至今受到后人祭祀和敬仰

江水漫过战国的竹简

一直浩荡在各朝代的史书里

楚辞抒发的一腔鸿志,随一块石头

沉入江中,成为千古绝唱

时光穿梭怀念不朽的硬骨

沿江淘洗糯米,月亮泊在雄黄酒里

浓郁粽香,随云朵飘向四方

世间哪里有龙的传人

就有端午节,龙舟竞渡中梦回楚国

与一个家国情怀的灵魂

碰撞出思想火花,上善若水

11

粽子颂

□凡人(浙江)

把自己捣碎,再拾掇成人的模样

你棱角分明,有淡淡清香

不绝望一次,如何配得上这伤痕累累的世界

怀沙抱石,你的绝望还不够沉么

击鼓、欢呼、呐喊,多么豪迈的悲伤

菖蒲似剑,艾叶如霜

这一江清水流了千年,你还在吗

我投下粽子,也投下另一个自己

12

一个光明的日子

□小雅(陕西)

一把艾叶

可是束起的三闾大夫的长发

垂坠在门楣

垂坠在渺远的时空

同芝兰共芬芳

比日月更悠长

一枚香囊

可是盛放着三闾大夫的衷肠

半是深爱    半是忧伤

一半给了楚国

一半给了辞章

一颗忠魂

把一个仲夏的日子

照耀得通体透亮

光明中翱翔着对美的颂扬

对真的激赏

舞动着对理想的褒奖

这一天

一个峨冠崔巍的背影

在蔑视所有的诽谤

而一段隽永的时光

正将一个民族的良知轻轻安放

13

端午

□刘丽(辽宁)

江米要经过久泡

少了坚硬,多了柔软

才会在一片苇叶内融洽相处

月亮只有一点微光照在我的窗前

当然,也会照在故乡的芦苇荡

它们相互依靠

窸窸窣窣地说着悄悄话

在这个并不适合思亲的日子

什么情怀都与我无关

母亲曾说过

苇叶最肥硕时,摘几片下来

包出来的粽子才最有味道

14

又是一年端午节

□刘桂兰(青海)

又一个端午到来

天空湛蓝,云朵洁白

与故乡并无差别

只是,街上看不到五彩的香包

也无粽叶的清香

一丝牵念,在车来车往中

穿梭在万里之外

一盘韭菜盒子,一碗凉面

几份凉拌菜

熟悉的传统菜肴里

远去的乡音,依稀可辩

15

端午

□吴素娟(广东)

因我。梅江与汨罗江

有了亲密维度

楚国的枭雄

芈氏用柔情震慑

跪拜吴氏祖上的时候

脑子空白了那么一刹

是该举起酒杯

对着汨罗江鞠躬敬上

气温逐步升起来

车头坝的天空多变起来

一棵石参花的伫立

让头顶的一只鸟惊叹不止

屈子祠的香火有被点燃?

日夜转动。一切神秘又悲凉

地球表层越来越稀薄

总该找个理由,把荒诞还原

根源,在来时就已呈现

落下的雨滴,在梅江和汨罗江泛起涟漪

同源而至

我竟说不出有多好

16

端午念

□水香怡(河北)

不必从崭新的江水里打捞古老的符号

它们早已在夫子沉入的那一刻

浮上岸来,潜入不朽的龟甲和兽骨

我们只需挑拣一些斑驳的文字,重新镌刻

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

让一颗颗布满爱的心,跳动在华夏的土地上

不必扬鞭坐骑,踏遍青山绿水

我们就坐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用触摸过楚辞的手触摸清风

翻开历史的瞬间,感受阳光的温暖

剥开一缕粽香,或者点亮灯盏

让忠魂找到故国,找到家园

17

端午帖

□魏金山(河北)

小径逼仄。菖蒲和艾草

写下山河笔记

花香的行旅,执拗到一生

远山氲黛,近水流韵

山川,风云,各有归宿

一声声叩问,贴于江面

汨罗江,将泪水归拢为一

《离骚》发凉的文字

慎终如初

18

屈风

□田间布衣(河南)

五月炎热。你内心囤积一场怒火

忠诚化为灰烬。身影落草水中

是非,就像镰刀切断的麦子遍地倒伏

小鬼贪婪。你怀抱的石头太贱

通往天堂,你缺少盘缠

孟婆捧一碗迷失心智的汤站在奈何桥那端

笑意暗藏玄机。人类伸入水底的诱饵

让你再次背生锋芒

鬼魅把心肺吞噬,躯壳浮出水面。你一声天问

撞翻了那么多船只刨开水打捞的失真天空

撞飞了那么多人舍施糯米喂养的缺失灵魂

而你的女人,却在用江水缓缓淘洗九章

此江太小,只能装下你一人

以横卧姿势统领离骚

追随者已被山鬼迷惑。误入其途

错把自己设定成你,或你影子的延伸

你活得太久了,以至于内心活跃的火山

经两千多年水浸软化成无病呻吟

天问如鲠在喉,呐喊已被卡死

所以我害怕梦见你溺水的嵯峨背影,就像害怕梦见

粗糙历史遗漏的纯真光阴

这一切犹如香草美人,必然成为

进入五月的信物。而我却想把此江

从岁月中删除。怎奈江中满是哑默的石头

如今谁还在摸着这些不值钱的石头,若你一样上下求索

19

端午

□路男(陕西)

一条江,和一个人的名字一样响亮

从远古流传而来,永恒的意象

镌刻在一个人的信仰之上

艾蒿与菖蒲的清香,一缕缕飘飞

将这个日子一年年点亮

飞雪染白过的汨罗之水,总有朵朵浪花

翻卷出无数个天问,靠近舟头

在清澈见底的晚风中吟唱起九歌

一枚青梅煮酒,一片白雪作琴

黄昏的窗棂,飘过香草美人的身影

心儿眷眷,手揽这沧浪之水

万古长嗟,尽收此日月山河

再捧起这发黄的史书,端坐莲花

内心的梵音唱响

一曲云梦大泽,让天地平和

如你,如我

如此时壮美锦绣的祖国

20

照见端午

□李严(四川)

那么多的粽粑、艾叶、菖蒲

和赶路的人,砸向五月。额头这面墙

回声低沉。背对月光的人

他的清瘦,被一首诗反复击打

天空依旧高远,一次次从指间滑过

一个灵魂,一把长剑,一部《离骚》

我在两千多年后的岸边

继续定格一缕青衫,拂过江河

年年,我用艾草的苦汁,擦自己的痛

用菖蒲的正气,驱赶世间的邪恶

在粽香的柔情上,啜饮无尽的诗意

在《离骚》的壮志里,返回自己

读取时空断裂的文字,山河不在

当年的雨,淋透我的心。这个五月

白鹭来过,雨水滑过,芦苇荡漾过

流放的一只鹤,至今,没有回来过

今晚的月光,又在汨罗江边缱绻

浪花依然在手心里翻腾

依然,解不开江中的秘密

那弯处的纵身一跃,留下的喟然长叹

至今像一首忧伤的诗,堵住我的胸口

21

粽子的清香在五月里流淌

□李汉甫(辽宁)

五月流淌着清香

那丝丝缕缕,绵绵不断的灵魂的缠绵悱恻

那层层叠叠,包包裹裹怒火冲冠掷地有声的《天问》

那线线丝丝的缠绕,粽叶的包裹,缠绵思念

才有五月粽香飘飘的棕子

才有历史长河中迸发《离骚》《九歌》《九章》问世

那是五月的粽香,汨罗江的泪凝成的伟大的灵魂

那是五月花海灿烂,流水不腐的清流正义的化身

那是华夏民族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灵魂铸造的不朽

五月粽子飘香

泪奔,怒火中烧的诗人屈原

还在用血与泪,灵与魂写下了传世最美诗篇

不朽的灵魂

不腐的丰碑

是爱国主义之魂

是精神传承之最

22

端午,思念丛生

□许丽娜(内蒙古)

端午,势必倾泻体内一场雨

雨打风吹,风吹草长

很好,父亲的墓前草儿青青了

眼看着一个年轮画上句点

一棵小树的呼号还在发出哑音

生命,温澜而潮生

无处寻觅缺失的港湾

粽子锅里的水沸腾着

粽香氤氲,艾草也挂上门楣

人间的林林总总热烈着

一切的一切

都被父亲抛在了红尘

土地的召唤是多么令人心痛

23

端阳诗逸

□獒妈(香港)

粽叶飘香,就有划桨手

拨开深邃的水底世界

鼓声呐喊出悲壮的涟漪

震撼堤岸徘徊的风

你说阿拉是孤独的人

我讲侬有忧郁的眼神

光阴其实都一样

有寂寥有心思也有无奈

你仰脸秒杀的白云

在我看来就是你

天空哪怕剩下一片云

我必解读成还是你

低眉细数着鱼儿

青泥和水草掩藏住鱼尾

纵有耐心,徒托空言

躲进流水也算静心安处

竞渡龙舟喧哗吵闹

卷逝曾经的薄凉

正是众醉独醒的气度

以另类傲娇拥抱别样机遇

24

端午

□张建军(山西)

剥开,一颗颗米

仿佛一粒粒文字,从诗集里

跳出来

关于一个人

无论龙舟或是粽子

总是难以避开的话题

今日,不敢下笔

有悲怆

从酒杯里汩汩流出

25

端午

□青苔(陕西)

一定要有红枣做东

红豆做媒

那些细碎的白

才有了不容辜负的含义

粽叶是界碑,也给予护佑

昨晚流水曾一夜拍打我的脚踝

说服悬崖

我终究是你臂弯里那个

熟睡的孩子

时间是一只高光的容器

接受季节的指引

注满香槟和回声

艾草与福袋已完成最后的铺陈

矢车菊刚好打开圆圆的裙裾

只等一曲华尔兹

来粘合,遗失在人间的断句

26

端午

□梁朵(江苏)

不敢看涌起的潮

我怕沉江的声音湿了诗笺

不敢多看一眼无中生有的恍惚

怕默念了许久的好词

被雾起的隐约

遮蔽了灵魂的存在和暗物质的对抗

不敢独坐屈子祠

怕诗文与词赋不重生

不敢回看汨罗两岸的荒草与断碑

怕皓月当空瞬降大雪

我听见的低吟

像秋风割断了苦楝的冠叶和面壁鸟鸣

喊出了一个旧朝的欲念孳生

27

端午感怀

□龙跃国(甘肃)

端午,我划着龙舟

在粽叶和糯米的馨香中

中流击水

听,浪花拍打着龙舟

阵阵敲在我的心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那是屈原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呐喊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灵均不屈不挠、以身殉国的心灵写照

静立龙舟,我的才情

在潇湘层层燃起

默思屈子,诗魂风采

引我于故国神游

风,还是两千年前那楚地的风

水,还是滚滚不尽那湘江的水

蓝天依旧,青山不老

三闾大夫的情怀仍在汨罗江畔激荡

中华诗祖的意气仍在郢都上空风发

孤独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屈平抱石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

我仿佛听到了他的一声长叹:

不离不弃,永远陪伴着你的

不是任何一个人

而是自己的内心

和思想

28

端午

□兮之(湖南)

中国的五月

空气挥霍着艾香

粽子以各种姿态炫耀其内涵

“五粮,蛋黄,腊肉...”

现代文明将情愫代入微信朋友圈

嫂子晒出了哥哥包粽子的照片

他们远在柬埔寨

响应国家“防疫”号召

已经两年没有回家

老母亲隔着老花镜片

笨拙地戳着手机屏幕

传授她毕生“包粽煮粽”的经验

“粽叶儿长长,叠放两张

绕个圆圈儿,四角尖尖

米粒儿舂紧,绑线要棉

文火慢炖,至少一晚”

而我注意到照片里

年近五十的哥哥已然花白的头发

想象着粽子熟了的时候

他柬埔寨的邻居该有口福了

我想哥哥也定会同他们讲

中国有个屈原……

29

端午节

□陈远伦(贵州)

汨罗江的水啊

日夜流淌

一个不朽的忠魂

沉睡两千多年

岁岁端阳今又端午

江上飞来龙舟赛事

锣鼓声声助威呐喊

五月抛下的粽子

驱除水中妖孽鱼虾

屈子精神一脉相承

中国自信

文化报国己任

天问楚词九歌

传承

世世代代的人啊

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

30

粽香里的端午

□杨建文(广东)

每年端午,热闹的集市都是粽子的天下

穿得严严实实的粽子

像一个个从粽叶里长出来的水果

当然,这样炎热的天气,最好有风吹来

最好让风,带着五月的食欲

找到一个个在粽香里行走的人

每年端午,在粽香里

我会找到那座被荒草驱赶的村庄

那棵生长在粽香里的红枣树,我还会找到

那几亩田在汗水中抽穗的糯米

每年端午,奶奶会准备好几种粽馅

板栗、红豆、蛋黄和红枣

奶奶走后,粽馅就只剩下

粽香里的夕阳和江苇了

站在风口和每年的端午

如果有人也为我止步在五月

粽香里行走的人将和满山的草木一起迎风而立

31

端午

□蓝雪(河南)

随便去一个地方

就能闻到糯米,苇叶,红枣

浓浓的香味

巷子口,那些陌生的,熟悉

都在一个窄窄的摊位上,互相询问,捡拾

这五月山水的馈赠

若问起楚国的屈大夫,一滴滴酒,一滴滴泪

藏着内心深处

那一刻,天空雾蒙蒙的

街道雾蒙蒙的,沿途敞开的红丝线

愁绪万千

我很想知道,那些菖蒲的忧伤

会不会纠结到灯亮

32

端午抒怀

□弓晓平(山西)

阴霾  扯来千年的雨丝

雷声  狂吼苦涩的天问

昨夜风  一颗悲怆的魂灵在奔走

读着九歌  捧着九章

洪浊的国殇里

深埋  楚虽三户能亡秦

夜未央

汨罗江畔少行人

泪不干

终刚强兮不可凌

石无情

我还拥你

带上我抱残守缺的心跳

魂魄毅兮为鬼雄

温一盏雄黄

充实我仗剑的行囊

煮一锅粽香

安慰那不眠的泪人

驾一叶小舟

行吟处  不带斗笠

梦里荆楚  我凭吊处是汝乡

33

端午情怀

□路垚(江苏)

一丝线,一份情牵

系着岁月,绵延上千年

无数次的呼唤

一片片的粘黏

抹不去心头的思念

一腔热血

在汨罗江中流淌

手中的剑,沉寂千年

仍在吐着寒光

那悲壮的一刻,是用生命

发出的最后呐喊

一盏盏明灯

将梦中的烛光

寄向遥远

一份份泪洒的情思

在岁月的穿梭中

从未断过

34

未酬的平仄

□金志宁(浙江)

追思为馅,小篆为谷

虔诚为箬叶

煮一篇心中的祭文

跳上龙舟,寻迹五月怀沙

向着前秦穿越

和你相遇把酒

杯中的小篆

应江潮的波涛起伏

一个追逐一个

——《离骚》《九天》《天问》

扔进汹涌的波涛

鞭笞奸佞小人

敲打大厦将倾的黄昏

抑或清流一股

冲刷汨罗江泥沙

映白云朵朵

站在两千年后的江岸

聆听响彻寰宇的江上号子

延续未酬的平平仄仄

35

伤力草

□勤健(河南)

旭日刚被晨露洗得通红

我照例掐一把碧绿的伤力草

放入沸腾的锅里

水没有洗白它们的身体

反而翻滚起绿油油的青舟

荷包蛋漂流出的白

缠在叶尖

忽而像汨罗江上欲飞天的龙爪

忽而像苍天诵赋《天问》后

飘落下的泪珠

我盛满两碗放在餐桌的上座

正襟危坐

心里默颂爸妈最爱听的《九歌》

36

九楼九歌

□刘南欤(北京)

站在九楼的高度住在九歌里

探空中的水域屈子的灵魂

我在空中拚命呼吸  在水中救我自己

和所有的人一样

在时间的深浅里睁着双眼

奋力举起城市的花瓣

水里死去水里诞生

一口水呛了几千年  喷透历史

扯下天空的云揩遍所有的幸与不幸

我看到九歌的涟漪

拍打现代之岸  湿透九楼的夏天

九楼收藏我 九歌浸润我

一条河流成了我和我的国家的血脉

我要超越自己必须越过水面

深远的言辞 让我以臂为浆

划过光阴  爱情和神灵

使天空的肉体激动 痉挛

我不会蛰居九楼很久

生命是短暂躯壳中的灵魂再现

还会有人来九歌里居住的

菖蒲丛中  旋律和节奏是高速公路上

湘夫人的呢喃

37

端午节

□田边(湖北)

两千年的往事

却那么隽永。为屈子

华夏龙的传人

用粽子,蕲艾,昌蒲

还扎起龙舟

纪念你,傲骨忠魂

凭汨罗江之水

抒写永久的祭文

灵魂不是书写的

爱国,决不容矫情

宁愿葬身鱼腹

决不苟且偷生,国破

何以安身立命

九歌,离骚,天问

成丰碑永存

端午节,祝你永生

38

忆端午

□肖高群(湖南)

曾经泗门洲旁的耒水河上

五月的河水将端午号子击落

龙舟在节奏中疾驰

像要回归又像在寻找

鱼儿也在这场竞技中

企图飞跃龙门

而风,载粽香来我心上

并开了花长了刺

像时间被现实痛击后

不甘失败的心结了痂

那时,我的思念和梦想逐渐站成一棵树

向汨罗江方向行鞠躬礼

39

端午江边有感

□王景波(黑龙江)

据说,汨罗江并非生来就有忧郁的

气质,他的涛声怎么听都像

在哭泣

今生无缘到汨罗江边,但

每一处江水似乎都在同一天

把汨罗江的哭腔复制

站在水边,迎风而立

心不由自主地跟着忧伤

仿佛历史就在眼前

苍茫浩瀚的江水,几接云天

用无边的愤怒还原屈子

抱石沉水的瞬间

屈子身着素衣,独立

江畔,他纵身一跃

把不屈的倔强留在岸上

40

端午节

□何光山(江苏)

分产到户的年月

我家摊得一头牛

和二十多亩土地

地多劳力少

姐姐们有学不能上

在非牛即马的农活中

端午节,还不忘包粽子

粽子白糖馅

叶子甜丝丝

仿佛贫穷就是香和甜

仿佛她们的命运

和粽子紧紧裹在一起

不像现在的粽子

裹进蜜枣的,腻

掺杂瘦肉的,也腻

41

汩罗江

□吴先和(湖北)

汨罗江,一个不起眼的江

却因为收留一位诗神

写进了中国的历史

汩罗江的水是混沌的

也是咆哮的

但她却以自己的混沌和咆哮

将诗神的精神书写在那汹涌的波涛上

托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汩罗江也是罪过的

您怎么能收留这样的一位诗神呢

如果没有收留这位诗神

让他还活十年,诗神还会写出多少

《离骚》《天问》《九歌》的续篇呢

汩罗江,您好糊涂呀

汩罗江,成了一个中国的记忆

也成了一个世界的记忆

这个记忆是血腥的

这个记忆是悲戚的

这个记忆是伤痛的

这个记忆又是永恒的

但愿这个记忆不被忘却

汩罗江的水还是混沌的

汩罗江的波涛还是咆哮的……

42

香囊

□倩梦(广东)

你的衣襟别上蓝色的香囊

我把诚挚的祝福缝上

带着我的期盼

一针一线绣下幸运绵长

这一刻,风轻云淡

似唐朝的洛阳

遇上李白,谈一谈

诗和远方

43

端午

□邓勤忠(山东)

梅雨,浸湿五月的花季

菖蒲缠住一缕古韵,迎风飘摇

搅动诗人悲痛的脉动

倚剑长影枯槁成文字

灵魂皎洁清澈

凝结出孤绝的九歌,韵韵悠长

沉甸甸的思念,飘落

弥漫雄黄与艾草合欢的香

五月,总有划龙舟的号子飘泊

端午与屈子的传说唱响千年

离骚的江湖太浅,走不出清与浊的界线

与天问一道风化成千古奇案

历史的真相,总有一些线索被无端斩断

汨罗江被抛撒的粽子填满断流

又被悲情的泪水疏通

一个人的寒,早已被无数人温暖

今日,海浪过分咆哮

把这人世间本已廖廖无几的哀思

再次拍打上堤岸

难道是与我一样

想要重回浊流奔涌的汨罗江畔

去挽住那一缕忠魂

去拽回那份决绝的痴望

把这沉重千载的悲情时光呀

去一一修复,重新安放

44

端午,这首古老的歌

□沈燕萍(浙江)

每年,这一天

都在做相似的事情

赛龙舟、吃粽子

挂菖蒲、佩香囊

屈原与端午

一个,所有的家国情仇

痛不欲生、怀才不遇

都已随江水而去

一个,随季节更替

来了又去

去了又来

怀念与生活

各自

存在于各自的轨道

45

仰望端午

□宋华芬(河北)

汨罗江载着菖蒲、艾叶

渔夫唱晚五月端午

传说带着千年的大雨

贴着最低的江面,问出最高的天问

每一个粽叶都怀抱一把古琴

弹奏饱满的橘颂

三闾大夫用热泪擦拭他的宝剑

以一碗黄酒跃上江面,击水久违的浊浪

粽香里楚地洒满国殇,汩水汤汤,不散的漩涡

天地之间有离骚,有九章……

江河以无眠的渔火

激荡魂魄,中华民族唱着屈家三十篇走过二千多年

竞渡,竞渡,龙舟划过关山无数

风帆点燃汨罗江,峨冠博带,衣袂飘飘

屈子仗剑而立,泪诵华章

划船的桨声,激荡起华夏滔天的水声

46

端午祭

□明静(福建)

一颗心,在汨罗江

历时两千两百余年

都无法沉入江底

借助《天问》

升为辉耀东方的一颗星

说是华夏浪漫文学的奠基人

可汨罗江的每朵浪花

都是《离骚》在如泣如诉

是失去森林的小鸟

年复一年的悲鸣

说是一位政治家

却用《九歌》

把一世的家国情怀

唱彻一个民族的人神之恋

他已化为

菖蒲、艾蒿

庚子年,当高高挂起

驱瘴避邪的符号

47

一节竹子

□问渠(江苏)

义无反顾

当年跟随先生一跃而下

用满腹的糯米、屈辱

和虚空的魂灵

喂养江底的鱼虾

千百年来

一直悬浮在黑暗处

守候那具金身

掏空又被无端地装满

原本就是一节竹子

没有修炼到百毒不侵

我有对竹林的思念

还有没到盛年

就被砍掉手足的遗憾

一直颓废着

某年某月身体腐烂

与烂泥合污

也是自然的事情

48

这条江越来越清澈

□王晓旭(黑龙江)

天早早的被擦亮

露珠赏光

最先慢步草坪的风

掏出清新,呈给佳节

葫芦添彩家国

炊烟袅袅,源自母爱燃烧的火

让满锅的粽子,唤回久远

屈原看见一路绿灯

终于笑了

岸边来许多人,他们会心

从越来越越清的水中

捞出一首首诗歌

又投入一首首诗歌

49

在这样的端午

□温清华(宁夏)

水底缠绕匍匐的水草

是在极力扯住你追问长天

原谅我,无法休会你的绝望与愤怒

你在遥远的远方步入水底

长风起兮,一朵花从水中开放

而我在黄昏的河边徘徊

记起端午,想起你

这白色的波光里

永恒的芬芳让汉字璀璨

孤独的山鬼盘桓在楚国的荒野

我自油盐酱醋的温暖中转身

朝向半个太阳的黄河

请包容我的浮浅

用一杯酒浇浓棕香

说着怀念,想着明天的生活

仰望苍穹

峨冠博带幻化成云

死亡沐浴过的大风里飘摇的苇荡

咬一口裹着凉薄的粽子

左右逢源的世界终有

洁白如你   飘过

50

屈子

□丁四(云南)

数千年后的五月

我终于在西南深处的故乡

遇见了面容青瞿、峨冠高耸的诗人

小河泛起生生不息的微澜

大峡谷的宁静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穆

他踏浪而来

在草地上不断地逡巡,吟哦

声音如同清冽的水响

那仰首望天的样子

苍老而又孤独

有点像我们年迈的父亲

他不说话

但却从怀里摸出两样东西给我

——一卷是熠熠生辉的诗文

——一块是比铁还要坚硬的石头

他的意思

没有谁不懂

没有谁比我更懂

51

汨罗醉端午

□孔令文(四川)

汨罗江,我已经对酒当歌

风一场,雨一场,飘逸成烟波浩渺

谁下粽子?谁下鸡汤?

一艘飘荡千年的孤舟,谁怜应和?

我放一叶艾草入诗歌,菖蒲押韵在门楣

等一杯酒入胃,后。相拥而泣

唠叨几句真言,一条汨罗江。怨楚国

我深信不疑,诗歌的后门在江边

舟子定会离骚,摇橹对天歌

我却借了一条小溪,望尽滴水之源

有多少浮萍汉字,缱绻在一枚粽子里

读刀子的歉意

我惬意于龙舟,飞龙直扑江面

争抢几页宣纸

几个遗失的朝代,打捞成诗

我于浩瀚的江中,龟缩为一杯烈酒

每逢端午,下一场雨,管他滂沱

醉成一竖失意的矜持

浑浑噩噩,吟一声“楚辞”

守望一条江

我放下一个夏天,在一条江上守望

看那波涛汹涌的书笺。人群

争相吟诵。那复古的粽子,青涩了

许些人间事

艾草菖蒲,问路来的君子

却被人别上门楣

鸭子被逐放江面上,寻声问龙舟

面目凶狠的人,是否来自楚国

半部诗书,葬身鱼腹

我在杯酒之醉后,问苍穹

那片云朵,可否是千年前的鱼船

载满的蓝,怎么稀里糊涂成了雨和闪电

听!那啸声,来自楚国,凄婉悲壮

一条江都竖起了耳朵

城市追赶着城市,风一场,雨一场

喊声四起。仿佛

汨罗江从天上来。人们躲闪不及

52

端午感怀

□秦淮一叶(江苏)

杏子黄了

艾叶穿过大街小巷

浸染泥土清香

伴随一场盛大节日

弥漫乡野城市

此时此刻

端坐仲夏岸边

长河水日益丰盈

蝉鸣,掠过一场黄梅雨

余音,落满竞渡的龙舟

于是,一串串跳动浪花

浮现屈原、艾草、香囊

雄黄酒、食粽、拴五色丝线

鲜亮字词,堆满习俗的端午

53

骤雨忆屈原

□闫立平(河北)

再大的竹篮打不起汨罗江的奔腾

雷电中,骤雨愤怒地敲打玻璃

这破碎的

这奔流的

这明亮转又模糊的视线

玻璃心一滴一滴地淌泪

这是屈大夫2000多年前的煎熬吗

悲壮的画面似今日之淋漓

翻江倒海的思愁化作纵身一跃

一切似乎静止

一切似乎无恙

只剩下时光

燃烧

屈大夫啊——

您将一种“艾”户户传承,年年生香

您将七尺之身化作鱼儿 浊水畅游

您将《离骚》挂在风中,永世传唱

您将《天问》于雨中呼啸

让粽子与龙舟在江中竞逐远方

铸成一个个 诗歌的狂浪

用踌躇满志去唤醒一个国家的良知吗

去坦荡如砥沉雪一个蝼蚁的忠义吗

现在骤雨初歇,日正光华

点点晶莹 ,剔透门窗

54

端午

□钟鼎文(福建)

江水涨平

丰韵纤手灵巧地扎紧粽子绳

灶屋和厅堂只有一壁之隔,有三尺垂涎

江上鼓锤开始激动

龙头之舟,和白马、青蛇划手没有两样

青春四溢的肌腱闪着艳阳

江边许多小姐姐大声嘻笑

招惹眼球,怎又故往别处瞧

木槳搅起的浪花,溅湿红色大鼓和黄龙旗

伸长的脖子喊出一片山摇河移

此时天问九章

不颂离骚,却因一统秦楚立有汉邦

千年情怀,不变

人间可无恙

55

端午

□司志华(山东)

你纵身一跃,带着黑暗的夜

只溅起了一小朵浪花

随即便无声无息,而划过的

时空,风过时总有牵伴

雨雪飘落随汨罗江,哭了

几千年

一枚小粽子

包裹着你的愤懑,酸楚

忧国忧民的诗行

也包裹着香香甜甜

有人只品尝,有人拿得沉重

像龙舟上的舵手,奋力地摇动着

战火纷飞的故国

斟满一杯老酒,月光在陶醉里晃动

遥看旧时光

汨罗江上虽不见你的身影

那道弧形的热血,至今

飞溅着一地虔诚

56

下沉

□水弦(辽宁)

这个时节

心下沉

美玉和石头下沉

而浑浊与清澈分明

粽子和江水的怀念

随着《天问》和《楚辞》

一起下沉

而艾草和一个民族的精神

却如此上升

57

家国情怀,绽放在端午的粽香里

□郭志文(江西)

龙舟高昂着头,似在仰天长啸

朵朵浪花回眸倾听

而岸边的古樟----

这插入大地的桅杆

听从风的召唤

枝叶的帆向上升起

此时,同舟共济的号子

缭绕在端午的粽香里

龙舟上的牛皮鼓油光可鉴

像满腹经纶的教书先生

以鼓槌为教鞭

把潜藏在水流中的楚辞

逐字逐句地传授给

胸怀理想的过江之鲫

从汨罗江奔流而来的家国情怀

被酿造成刚烈的雄黄酒

撒入滔滔江水,一遍遍擦洗着

三闾大夫的报国梦

58

借汨罗江水来洗洗白

□陌上幽兰(贵州)

无端坠入了黑色

以为过了这个胡同

我——就可以追回一束白

白色的——有仓鼠

白色的,还有兔子

白色,在我的灵魂里多么高尚

我迷失了自己,

我迷失了方向。

坠入的是染缸,还是黑色的桶

黑色又黑色的油漆桶?

我已经被染黑

灵魂在竭尽全力地自救

努力保持洁白,或者鲜红?

我又开始分不清红和黑

红!到一定程度就是黑

我的外衣已经达到漆黑,

到底是漆黑,还是被黑漆黑了?

我多么渴望白,

我要如何洗白?

端午的水涨满了那一条江

屈大夫呀——你就不该跳江

你这一跳,让我再无江可跳

我这漆黑的一身,到哪里可跳?

向汨罗江借,

借一整条江的水

趁着涨起江水

洗白被染黑的一身吧!

我是一只外衣雪白的仓鼠,

还是一只灵魂鲜红又高尚的大鸟?

我到底是什么?我渴望白

一头扎进汨罗江去吧!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勇敢地去跳一次江

还我本色——灵魂最爱的红或者白

59

端午龙舟

□挂竹(湖北)

青绿色的三角形

立体而饱满

 叶香  糯香  棉线的熟香

在鼍鼓声声里发酵

红黄蓝绿的利箭犁出一道道水线

这个时节

欢呼与雀跃是仲夏的主题

古老的楚地绵延着古老的习俗

鸭跖草调皮地眨着蓝色的眼睛

水边的一年蓬与风们欢快地嘻闹着

她们侵占了观看龙舟赛最好的席位

雷神助阵   电婆狂舞

五颜六色的伞花是端午的盛会

那个悲怆的楚魂

终于释去怀抱了两千多年的长剑

他湿漉漉的理想在岁月的长河里

周而复始地涨潮

世世代代的楚人啊

在嘶吼呐喊中前进

60

端午

□魏文昌 (新疆)

在一条河中,光阴就这样

流淌着,河水越来越浓

越来越呈现酒的

灿烂。不容易啊,这条河

就这样为我们酿造了几千年

漫步在一条大道上

林荫道的树高耸入云

无数只鸟的歌唱温暖了我的

目光,世间那么美好

可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人

为何就要投江了呢

打捞这段故事的真諦

用旧了一节又一节时光

末了,还是从一个老家伙那里

寻到了最年轻的答案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当我们吃粽子的那份青香时

想起了在墓地给父亲的

一段话,你是一个踩着泥土追太阳的

人,当西风吹碎了你一生清白的

孤独和疲惫后

用你干干净净的

安详,去拜见那个倔强的屈老头

٭:引诗为唐代李隆基诗,《端午》中二句

61

粽香,催起的思绪

□杨创(福建)

汨罗江的波涛

黎民百姓的哀念

让江上的天空

乌云翻滚

掩面而泣

浩浩江面

一遍又一遍地诉说

动人而凄迷的故事

空气附着神奇

划桨迸发着激情

所有的人都打了鸡血

龙舟随着嘹亮的号子

穿越五千年时空

在江面乘风破浪

62

抱定一块石,在江水中修心

木子桥(河南)

汨水一定藏尘纳垢

也一定有清风,徐徐唤醒

如果水可做永远的藏所或归处多好

就不必掷粽抛蛋躲开鱼虾的争夺

屈子最后一跃,有凄美的弧线

有雨滴相伴的长吟和叹息

现在,平静的江水变得故事和戏剧

变得让天下诗人多愁善感

每年端午会多出祭奠的火焰

沉入江底的石头,吐出汉语的骨头

63

五月端午怀屈子

朱茂松(河南)

从天上来的,不只是咆哮的黄河水,

那奔腾不息的汨罗江水,用饱含热泪的激流,

同样澎湃了数千年的热血、热烈和激昂,

每一朵浪花都在吟咏《离骚》《天问》的上下求索,

每一滴水珠都在折射《九歌》 《九章》的坚贞不屈。

沿江河投下的不只是粽子,“粒粒皆辛苦”的日子里,

一个民族在用最为厚重、朴实的礼仪,在岁月的长河里

投放他们的哀思、悲愤、崇敬和怀念。

投放数千年来,有着与“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异曲同工的忠贞和情怀。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一个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妥协的诗人,用他的特立独行,

传承了一个民族数千年的精神和气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个胸怀祖国、竭智尽忠的爱国诗人,

我们没有理由去选择忘记、忘却和忘怀……

64

屈原,一道历史的伤口

景胜杭(辽宁)

一片片粽叶苍翠欲滴 

芳香四溢,清热解毒

一片片消炎止痛,却还是

包扎不住,历史的伤口

就像一片片创可贴

紧紧缠绕,精心呵护

历经三千年伤愈 ,依旧

止不住一个民族的痛

一道疤,足足痛了几千年

总不能让人释怀

屈大夫,竖起一座碑

也种下一道蛊

65

端午

晚侠(安徽)

剥开箬叶,一缕诗魂依稀可见

那些断章仍然铮铮作响

问天,问桀骜的长衫

如何用雄黄,填补一杯杯小篆

香草还是那株香草

而美人早已随风而去

沉江的石块敲击着波涛

如喧闹的鼓点,又像愤怒的呐喊

江水摇晃着斜影

打湿了楚痛的平平仄仄

我仿佛听到一声声龙吟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6

又到端午节

□景治东(陕西)

杏子再大,再甜,再圆润

抵不过粽子的清香饱满

又一年端午节来临,鸟鸣落在窗台

柿子的果实静悄悄地发育

七月的梦,流淌在空白的稿纸

赛龙舟和屈原并无关系

深夜丢失的诗句,一定是诗人的过错

节日祝福,或多或少,我不在乎

若是有下辈子,或下下辈子

我只在乎一种味道,爱人的手艺

67

端午赛龙舟

□西湖鲤(安徽)

那天风高浪激。卷起丈高的浪花——

有的像高高举起

攥紧的拳头

有的像呐喊,像张大的嘴

飞溅的水珠

像是问号,像感叹号

像一串串省略号

更多的,像硕大的泪滴

68

端午节

□袁冬(四川)

这个节日萌生香甜的粽子

又被龙舟绑在一起

两岸传来齐声喝彩

人间年年如此闹热

总有静谧的事物

躲在暗处默默观看

我看见一只白鸟

一次次俯冲江面

终于叨起一朵明亮的水花

像轻轻衔着一粒灵魂

69

那条江,那个人

戴道华(广西)

在那之前

那条江应该是没有名字的

即使有也会被忽略

它静静地流淌

没有翻起多大的波浪

即使有也没那么响亮

那个人在江边徘徊

他心里装着山河

装着风雨

装着香草美人

他昂首问天俯首怀沙

楚风辽远

吹不开心中疙瘩

石头砸出的水花

很漂亮很彻底

那么多龙舟那么多粽子

都捞不起来

两千多年

捞成一种概念都捞不起来

捞成一种图腾都捞不起来

捞不起来也罢

那条江还在

那个人的名字还在

那些粽子还在

那些龙舟还在

那些划龙舟的人还在

就好

70

老婆比平时更忙活

□树叶(甘肃)

端午节到了

老婆比平时更忙活

炸油饼、蒸糯米

做油饼子卷糕

缝香包,绣荷包…

绣出孙孙孙女的快乐、安康

和奔奔跳跳

妻子把日子掰成两半

一半做针工

一半煎炸烹调

忙里偷闲还要接送孙女

跳舞;弹琴

编织童年的幸福和味道

71

端午,不只是纪念

□黄祥贵(安徽)

一进厨房,就闻见粽子香

一到书房,就反刍出《离骚》味

我是一头公牛

背了一辈子的犁

没人抽我,自己给自己抽两皮鞭

土地淋多了雨,就会板结

人过多了清闲日子,心里就会犯贱

久不读《离骚》,焉知忧国忧民

幸福来得并不突然

浸在锅里,煮了千回百回

72

端午,有个名字楔入骨髓

□林洪海(浙江)

这个名字

水腐蚀不了

粽叶包裹不了

连石头都压不住

两千多年来

一直在耳畔回响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字字带血句句刻心

曾激励不少仁人志士

他的喊声

像汹涌的江水

从楚国流向四面八方

我们不是证人

但历史会去还原

他澎湃的激情

将在后人的血液里奔涌

他是璀璨的星光

给黑夜以力量

在这祥和的节日里

清脆的鼓声

呼唤远去的英灵

轻快的龙舟

演绎沉在心底的故事

铿锵有力的呐喊

犹如天问

叩开记忆的大门

无限的沉思

比泛起的白浪比长

73

端午之情怀

□郭宗社(陕西)

端午,阳光如鹰

守在汩罗江岸

硬是把一首"离骚"

唱的迷离而清瘦

诗意的麦粒

低头沉思

艾叶,包着亲人的念想

棕子,含着泪水的苦咸

深情似水的眸子里

一只山鹰

在夏夜低吟

离骚的乡愁

满是五月碎心的句子

满是脉搏律动的声音

回响屈原的痛

依旧,滴血

仰望,蓝天

夏的云朵

再次缺失故乡的情感

朦胧成诗的意境

无论村口,地头,沟畔

或山城的某个小区

在端午的乡音里

粽有爱心连连

粽有凄美声声

74

端午是值得记忆的日子

□东白(浙江)

外婆在端午节之前

总要把心意裹进糯粽里

寄给远方的外甥女

粽子外面包得严严实实

是怎么住进一位菩萨

又是怎样从龙住的地方

发往江南水乡的

节日这一天,我来到卧龙山顶

眺望故乡方向

龙泉山——江浙之巅

黄茅尖脚下一条江水滔滔流淌

外婆心花如浪花跳跃

流长,又源远

如赛龙舟,挂菖蒲,洒雄黄

和糯米黏性一样

外婆两字沾在我的脑海深沟里

对着巍峨两岸群山

对着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江

大喊一声,外婆……

谢谢你的粽子

再大喊一声,屈原——

让你委屈了千年

一条巨龙从东海从江口处回游

一个叫华夏的地方

中华儿女

都特别爱吃外婆包的粽子

75

端午随想

□傅明生(江西)

剥开一只粽子,思念

白衣飘飘,粽香也飘飘

红枣,艾草,雄黄酒

天问,离骚,九章,九歌

都在时间长河里,沉淀

我要去流浪,与一条河

在历史里相遇

一起消瘦。像屈夫子

给自己插上翅膀

从国仇家恨里起飞

直到,落入河流

终于参透人生苦短

跟着灰飞

终将,一起烟灭

端午节安康

safe and sound



END



编辑:邓红琼


《诗渡》国际标准刊号:ISSN 2708-5880



诗渡及其他

顾     问 :桑恒昌  杨克  马启代  钟建平

               武立胜  招小波(香港)   

名誉社长:杨涧华

社      长:邓红琼

运营总监兼常务副社长:余兴城

主      编:邓红琼

副 主  编:刘良鸣   

特邀编辑:赵庆军(赵庆君)

执行主编:周八一  袁素霞

编      辑:刘   丽  刘桂兰  赵风华 

合作单位: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

                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济南文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诗人百科网    中诗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