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敷大蒜治蚊子包,8月龄宝宝脸部溃烂...

 医生妈妈欧茜 2023-06-21 发布于广东

夏天免不了被蚊虫叮咬,看见宝宝娇嫩的皮肤被叮出小红包,家长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帮忙划个十字?抹口水?涂点清凉油?放着不管?

还有人听信偏方,往8个月大的宝宝脸上敷大蒜,蚊子包没消成,宝宝脸却溃烂了。

敷大蒜、敷生姜

这些偏方试试就“逝世”!

大蒜、生姜,这类自带“一身正气”buff的食材在民间疗法里的戏份很足,什么敷大蒜治蚊虫叮咬、脚底敷大蒜生姜治咳嗽/发烧/足癣、肚脐眼敷大蒜治小孩尿床、膝盖敷生姜治膝痛...

想象力很丰富,但可惜事实是,敷大蒜生姜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灼伤、接触性皮炎。治疗不成反伤身的例子并不少见。

前方一大波病例来袭...

一名45岁的女性患者,将生大蒜切片敷在脚趾甲和脚背上用以治疗灰指甲,每天4小时持续4周,结果左脚大脚趾处出现肿胀、大面积红斑和疼痛性水疱,当然,灰指甲(大脚趾甲为黄色处)并未被治愈。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70岁的男性患者,将大蒜末敷在右膝盖上缓解膝盖疼痛,即便蒜末和皮肤之间还隔着一层纱布,但在短短不到一小时之后,患者就感受到了膝盖剧烈疼痛,右膝区域出现二度烧伤。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65岁的女性患者,将新鲜大蒜涂抹唇部周围治疗单纯疱疹感染,结果引发上唇部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出现大面积烧伤样斑块。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15岁的男孩,将大蒜敷在脚背上长达24小时,结果引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脚背部出现大囊泡,疼痛剧烈、几乎无法行走。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7岁的女孩,为治疗足底疣将大蒜泥敷在脚底并用塑料膜包裹,结果引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如二烯丙基二硫(大蒜素)等,被认为是导致化学灼伤的主要成分。除了可能导致严重的
化学灼伤以外,在致敏的个体中,大蒜成分可以引起IV型超敏反应,诱发严重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还有研究发现,大蒜素还可引起表皮凝血性坏死,损坏皮肤屏障的完整性,诱导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同样的,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姜油等刺激性成分,直接接触皮肤一样可能导致化学灼伤和接触性皮炎。大人都如此,更别说皮肤娇嫩的宝宝了。

总之一句话,不管民间偏方传得有多么神,
都不要把大蒜生姜往宝宝皮肤上涂/抹/敷,请让食材回归厨房。

这些方法也不建议用

× 划十字:
痛感在短时间内能抵消一部分瘙痒不适,一时划一时爽,但不能长久缓解瘙痒。


× 狂挠蚊子包:
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挠破皮肤导致继发细菌感染可就不好了。建议给孩子剪好指甲,引导他们不要挠,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用按压的方式代替

不要挠!


× 涂口水:
一些经验表明涂口水可以缓解瘙痒,但也有可能是心理安慰效应,不建议涂口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口水真的不卫生

× 涂清凉油、风油精:
清凉油风油精中的薄荷脑、樟脑,都是公认的强刺激性“儿童危险成分”,不建议给孩子用。

× 涂芦荟胶:
心理安慰的作用更大,没有实质效果;

× 涂碘伏:
对止痒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被蚊子叮咬后,
应该怎么办?

根据美国CDC的建议,大家可以记住这个口诀:一洗、二敷、三涂。

洗:用肥皂和水清洗被咬部位,清除蚊子叮咬时残留的物质;
敷:用冰袋冰敷10分钟以减少肿胀和瘙痒;
涂:外涂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软膏,或取一小勺小苏打和水混合成糊剂,涂在蚊子包上等待10分钟再洗去。

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红包和瘙痒是人体对蚊子口水中的蛋白质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蚊子包的困扰程度因人而异,尚未对蚊子口水产生自然免疫力的婴幼儿普遍来说反应会更大一些,比如出现小水泡、红肿面积大、消退时间长。

蚊咬综合征(大局部反应)其实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比如蚊子在宝宝眼皮上叮了一个包,可能导致整个眶周区域大面积发红、肿胀、瘙痒,严重的甚至还会伴有低热。

如果尝试“洗敷涂”后仍无法缓解,可以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师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口服抗过敏药,千万千万不要尝试偏方。

另外,在蚊虫多的区域提前给宝宝做好防护,穿上长袖长裤,使用含避蚊胺或者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剂。

你还听说或尝试过哪些脑洞大开的驱蚊止痒偏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避避雷。

end

参考资料:

[1]https://www.ncbi.nlm./pmc/articles/PMC7949515/
[2]https://casereports./content/2018/bcr-2018-226027
[3]https://www.ncbi.nlm./pmc/articles/PMC4883610/
[4]https://www./mosquitoes/mosquito-bites/symptoms.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