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中从来不存在时间!那人为什么会老?中科院专家解开宇宙谜团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时间观念是现代社会当中人们比较重视的一种价值观念基础,
我们几乎可以把时间观念和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视为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有很多人喜欢强调时间观念的作用,
因为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时间来展开的。


不知道是否有人曾经设想过,如果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了时间观念的存在,
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在他的著名非洲研究著作《努尔人》当中,
就在书里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相对“原始”甚至“落后”的非洲努尔人社会当中,人们没有钟表,不会以现代社会的方式去规划自己的生活。
而是会通过自然和动物——雨季旱季的变化以及牛的生活习性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同样,他们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有条不紊、并行不悖的世界。
这不禁使人深思——时间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真的离不开这种数字组成的分分秒秒吗?

先哲看时间

古希腊是和古代中国齐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古希腊文明当中诞生了许多有智慧的思想家,其中不乏有人对时间观念早早的就做出了研究。
学者毕达哥拉斯认为,世间万物皆是数字,他的这个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现代社会当中以数字来计算时间的基础。


在毕达哥拉斯之后,柏拉图对于整个世界变迁的过程产生了这样的认识:
他认为世界其实是永恒的,每隔36000年更新一次,
而人类所能够感知到的一切的时间流逝和变化,
其实都是这种永恒所投射出来的一种诸如影子一样的存在。
柏拉图的这种观念有点儿类似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者都看到了人类社会的这种流动性以及不可逆性。


而在此之后,柏拉图最出色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沿着自己老师的观念去继续自己的学说,
而是反过来质疑自己老师的观点,
他认为所谓的永恒并不存在,反倒是运动者的时间给不断变化的世界下了定义,
也几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尝试着用一些时间概念去规定一些运动、距离以及长度,
原本无法捉摸的世界,开始变得有刻度。


近代学者的时间观

等到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对时间的研究之后,
提出这样的观点:时间就像是一条没有源头也没有尽头的河流,
这条河当中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起伏,它的所有特征就是稳定性、均匀性。
与牛顿同时期的著名物理学家莱布尼茨,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开创性的结合到了一起,
他认为所谓的时间和空间没有绝对一说,二者都只是相对的概念。


人类的世界就是被时间和空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做固定,
也就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莱布尼茨在微积分领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在这个科学爆炸的时期,
两位著名学者对于时间的认知其实已经对现代社会的时间观念做出了很大程度上的规定。

现代社会中的时间

到了现代社会,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代表,他不断的强调,其实人类社会当中的时间就是物质的一种外延。


尤其是量子学说的产生,让人们对于时间的看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
在爱因斯坦看来,很多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场景,也许是十分平静和平坦的,
但是如果以量子的视角去观察,却充满了起伏。
比如我们从高空当中去看海面,会看到一望无际,十分平静的海;
然而一旦我们到达海面上,就会发现看似平静的海,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大大小小的波澜。
同时这一理论表明,所挑选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越小,这种波动和张力就越明显。


其实我们生活当中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漫长的人生和比较长的时段就像是平静的海面一样,
我们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内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一定的看法,会享受这种暂时的平静。
但如果我们细细的把人生拆分开来,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每天以及每个小时,
甚至是每个分钟,我们的人生和心态都在产生着变化。
也许在一周的时间里,会有一些情绪上的起伏以及运势上的变化。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总体的人生是大致平坦的。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于时间的研究已经十分的深入了,
这也提醒我们在看待人生,看待时间的时候,要学会变换视角。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