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状告山神 ![]() 莫谈以前是个读书人,做事有些固执。后来迫于生计放弃科考之路,与人合伙做起了贩猪的行当。 这天,莫谈和同伴从外地买了几十头猪,要赶往城里的猪市去卖。途中经过一段崎岖山路,林子里阴森森的。忽然林中飞出一只老鹰,两人惊出一身冷汗,猪也吓得满山乱跑。 莫谈和同伴分两路包抄,刚开始稍有成效。可这边的猪刚赶到一块,那边的又撒着欢跑散了。后来两人也没了章法,满山乱追乱赶。 从早上一直追到傍晚,猪还是没赶到一块,莫谈和同伴累得气喘吁吁。“不追了,实在跑不动了。”莫谈顺势躺倒在大树下。 山坡上有位放羊的老翁,冲着他们哈哈大笑,莫谈生气地瞪着他。 “我是笑你们这些外乡人痴蠢。”老翁止住笑说,“常言道:'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你们经过此地,却不问问这里的风俗,恐怕将会死在这里,生气又有什么用?”老翁说完赶着羊就要离开。 莫谈吓得打了个激灵,急忙上前恭敬地向老翁求教。 “客人既然如此,老朽就多说几句。”老翁满脸严肃,“此地有位山神非常灵验,村民稍有触犯,就会立刻招来灾祸。各路商贾经过此处,都事先备好祭品去供奉。你们不拜山神,连人都可能会有灾祸,何况赶的这些牲畜。” 莫谈大吃一惊,忙问需要什么样的祭品。 “这倒没什么讲究,大到猪羊,小到鸡或小猪,都可作为祭品。”老翁说完就赶着羊群走了。 莫谈觉得老翁的话太玄乎,起初还不太相信。两人歇了一会儿,又继续满山追猪。可这些猪越散越远,眼看天要黑了。 他们实在没了办法,只好找到山神庙跪拜祝祷,表示明天一早就用鸡和小猪来祭神,祈求山神保佑他们。 两人拜完后刚回到大树下,满山的猪不再乱跑,竟然齐齐向他们靠拢,很快就聚在了一处。 这山神可真灵验!“可这山神也是个贪得无厌的。”莫谈越想心里越别扭。 赶着猪群又走了五里路,终于到达城里的旅店。酒足饭饱后,两人又聊起了白天的事,莫谈愤愤不平,“山神如此贪婪,怎么还能当神仙呢?我要写份状词,去城隍面前告他一状。” 莫谈借来纸笔,将诉状一气呵成。写好后又拉同伴一起看,同伴笑道:“幸好山神不在此处,你才敢这样乱说一气。”说着就把状词拿到灯前,点上火烧了。 莫谈正要责怪同伴烧诉状,忽然觉得有些困倦,就靠在桌边迷迷糊糊睡去。 “你既然想告状,为什么又不去呢?”莫谈惊醒,看见两个黑衣人站在他面前。 “我……我的状词被同伴烧了。”莫谈回答。 “状词不就在桌上吗?快拿起来跟我们走一趟。” 莫谈转头看去,状纸果然还在,便拿起来胡乱塞进袖中,跟着黑衣人来到一个高大的门楼前。仰起脖子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城隍庙”三个字。 “我们进去通报,你先在外面等着。”黑衣人进去后不久,里面传来咚咚咚的敲鼓声。 城隍升堂问案,传莫谈进去。莫谈从袖中掏出状纸递上,城隍看后立即提笔批道:“某山神巡守一方,享用的供奉是有规定的,怎能擅自作威作福,戏弄人畜,致使旅客不敢经过此地。” “现决定将其革职,听候处置。莫谈所告情况属实,但此人做买卖有时也欠公平,应受责罚,以示警诫。现决定于明日午时,在阳间长官处,刑杖二十。” 莫谈念完判决时,城隍已命人将山神押到堂前,只听黑衣人说:“被告到了。” 莫谈回头一看,山神脸色铁青、胡须血红,正狠狠地盯着他。莫谈吓得连连后退,一直退到墙角处突然惊醒过来,原来是个梦啊。 桌上的灯还亮着,同伴正与店主闲聊。莫谈把刚才的梦说给二人听,二人都说做梦不可信,莫谈却觉得是真的。 第二天早晨,莫谈想到城隍的判决,就赖在床上不起来,连吃饭都在床上。他心里道:“只要今天不出门,就可以逃过午时的刑罚。”同伴也只好随他,先赶着一半猪去了市场,剩下的猪留在店里。 午时快到了,县令从乡间返回城里,衙役在前面吆喝开道、鸣锣声十分响亮。留在店里的猪听到敲锣声吓得四处乱窜,它们也不往后院僻静地方躲,偏偏奔到人群中去了。 一群猪上了大街,到处乱耸乱拱,有的竟窜到县令大人的轿子底下。衙役们也没见过这场面,一通手忙脚乱,现场混乱不堪。 突然人群中发出一阵呼叫声,众人个个目瞪口呆。原来县令大人被猪拱得从轿中颠出来,稳稳地摔在大街上。 衙役们慌忙上前去扶,县令的官服已经处处是泥污,十分的狼狈。县令怒道:“这些猪是谁的,竟敢放到大街上?” 旅店主人唯恐受牵连,忙说猪是住店的两位客人的。县令又追问客人现在何处,店主回答一个到集市去卖猪了,还有个还在睡觉。 县令命衙役提着那个睡觉的出来,就在街上责打他二十大板,同伴因为去集市了,便不再追究。 梦里城隍神的判决已经应验,山神被革职一事不知怎么样了? 莫谈回到山神庙想去看个究竟。说来也怪,昨日还好好的神像,今天突然毁坏了。莫谈去问附近的乡民,都说昨夜突然刮起狂风,山神庙前的树木发出一阵阵吼声,神像无缘无故就毁坏了。 后来,莫谈和同伴卖完猪回家,再次经过此山,乡民们都来感谢他。 “全靠客人你告了一状,如今我们乡的新神像已经造好,这次换了一位正神。现在只需春天和秋天各祭拜一次,不再受过去那种劳累之苦了。” 莫谈觉得奇怪,“你们如何得知是我告的状?”当然是神托梦告诉乡民的。 故事改编自《挑灯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