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三种礼,没必要随,除非人傻钱多

 文香阁 2023-06-21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着明面上的礼尚往来,也有着暗地里的人情交易。

都说钱好还人情难还,为人处世其实就是处理各种人情关系,大家相互认识后便相互产生人情往来,关系也渐渐拉近。

人情不是空口白话,一些人在酒桌上吹得天花乱坠,真到了让他帮忙办事时却各种推脱。

好的人情应当建立在实质性的行动或者载体上,比如帮忙办事、送礼请吃饭等等。

说白了,人情是说不来的,总要有实质性的付出。

图片

人情体现在很多方面,它可以是帮一次忙,可以是解一次围等等。

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人情在于办喜事时的人情,“礼尚往来”这四个字尽显其中,人们对于送礼的数额、次数都有讲究,总之要追求人情上的平衡。

一家人办喜事无非以下几个方面:婚宴、生日宴、搬家宴、满月酒、升学宴,这些都是能数得过来的喜事。

对于比较亲近的关系,该随的礼是少不了的,甚至可以把这些宴会当作是一家人拉近关系的重要场合。

但要知道,有些亲戚关系其实毫无维系的必要,还有些人情根本不需要去随礼。

图片

如果你不是那种爱面子的人,更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那么这三种礼,没必要随,除非人傻钱多。

往来不近,关系不熟

关系不亲不送礼,因为送出的礼没有意义。

人际关系有远有近,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在关系较近的朋友圈、亲戚圈中走动,对于那些不是很近的关系,左不过路上打个招呼、闲聊几句,对方家中的红白喜事也与己无关,而明事理的人也不会发出邀请,关系不到位就不必随礼。

与关系不亲近的人打交道就要分清什么是场面话什么是真心话,有些人喜欢以口头热情来撑场面,常见的比如“空了来家里坐坐”、“下次一起吃饭”等等,这些话完全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真了倒显得你不明事理。

受邀请就一定要去吗?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纠结的问题。

有时候在路上碰见关系不太熟的人,对方顺口告知他家最近要办喜事而邀请你来,作为主家以“人多热闹”为出发点是没错的,而作为受邀者就要仔细斟酌。

若去了随了礼,下次自己家办事要不要也邀请对方,是否显得功利心重等等。

图片

有来无回,只知敛财

一些人办事纯粹是为了敛财,对于必须办的事,那是各方关系都要请到位,哪怕是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老同事也要邀请,甚至于将收款码、银行账号等等放出去,暗示人不来钱得到位。

这种就属于借机敛财,关系亲近还则罢了,关系远的人随礼纯粹就是白费钱,而这类人的行为远不止于此。

之前央视新闻曾报道过贵州某村镇的酒席乱象,以各种名义办酒,滥办酒席成风,有事要办,没事找事也要办,甚至于换个大门也要办一次酒席,一些收入不高的村民苦不堪言,为了挽回损失也开始乱办酒席。

一些人办酒不是为了庆祝某些事,而是为了敛财,有名目的酒宴必办无疑,没有名目随便找个理由也要办。

给这种人随礼就是送钱到别人的口袋,我们自身不可能与之同流合污,于是送出去的钱也就打了水漂。

面对那些三天两头都在办事的人家,不送礼、少送礼也是合情合理的。

图片

未受邀请,轻描淡写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凡事都要有理有据,参加宴会也是如此,不请自来不仅有失礼貌,还有失身份。

不受邀请的可能性大概有两种,其一是对方亲友过多,邀请时确实疏忽了你,本该邀请而未邀请,这是对方的失礼;其二是对方经过考虑后不想邀请你,想到过你而选择不邀请。

具体是那种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又不能直言相寻,既然对方没有邀请就没有理由去,若是第一种情况,那么对方今后知其失礼自会想办法弥补,而若是第二种情况,不去就是自重身份,免得登门自取其辱。

既然是正式邀请,就必须正式通知,有的会附上请帖,有的会电话正式告知,而对于轻描淡写。

只是提一两句的邀请就没必要去,去了说白了就是给对方添麻烦,关系不亲近的话也会与宴会中的众人格格不入。

不请自来本就是一种冒犯,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

图片

时光情感课堂:

人情往来往往都会趋于一种平衡,你来我往的人情中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寄托。

从送礼金额上来说,双方的收支基本会持平,人们也追求着这种持平,免得欠了对方人情,欠下人情总是不好的。

有的礼必须要送,不要心疼那几个钱,该有的礼仪、该体现的身份一定要有,不能因为抠搜钱财而失了礼貌,这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长远打算,礼仪到位别人才能于你在同一水平上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