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首次授衔仪式上,在毛主席为十位元帅授予元帅军衔的军令状后。在当天下午的十大将军颁授典礼上却是周总理为大将,中将,少将颁授属于他们的军令状。 此时外界开始质疑,为何朱老总和彭老总都在,却由周总理来颁授大将军衔,此事在当时也引起了一阵风波。这时不仅是大将军中有人为周总理解释,连身为元帅朱老总都说道“周总理也应该是元帅。”为何身为外交官的他,却那么受开国将军的尊敬和爱戴? ![]() 不仅仅只是“杰出的外交家”周总理曾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夸赞为“杰出的外交家”。可是周总理不仅是外交家,其实他早年也在部队出身,还曾加入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但真正使周恩来有了名望的是在1924年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在周恩来的培养下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有些学生便跟随着周恩来的步伐加入了共产党,那些虽然没能跟随周恩来的一部分学生,但也非常尊敬这位老师。 此后的周恩来在1925年2月被中共广东区任命为常委兼军事部长,从此开启了他的部队生涯。1927年周恩来任中共上海区军委书记,此时的周恩来自己也没有想过,自己马上会收获一个部队上忠实的“迷弟”。 ![]() 5月周恩来去往武汉找到贺龙,此时是他与贺龙的第一次见面,两人一见面贺龙本还想拿着架子,但周恩来直接走到他的面前,主动和贺龙握手,贺龙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拿架子了,便伸出手。 ![]() 当贺龙犹豫的伸出手时,周恩来便紧紧的握住了贺龙的手讲道“贺龙同志久仰大名,今天见到你,果然气宇不凡啊。” 贺龙没上过什么学,听到这句话心里也乐开了花。这次见面两人从下午一直聊到了晚上,到周恩来要走的时候,贺龙已经深深被周恩来所折服。贺龙还在想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见,没想到一个月后周恩来又来找了贺龙。 ![]() 贺龙这次也不拿架子了,高高兴兴的接待了周恩来,可是周恩来此次却是有事来求贺龙,其实这次周恩来是因为反动势力捣毁中共控制的组织革命团体来找贺龙,其实周恩来来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底,可是贺龙想都没想便让人发出通告,有一个算一个,我贺龙愿意收纳有志之士。 但周恩来此次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想借用贺龙的军队发动南昌起义。周恩来讲完又补充了一句“没关系,我知道你需要时间考虑,你不愿意我也可以理解你的心情。” ![]() 让周恩来没有想到的是,贺龙随即便答应了自己的请求,贺龙表示“虽然之前只见过一面,但我贺龙知道你周恩来是什么样的人,别看我大大咧咧,但是我分得清好人坏人,我相信你。” 仅仅一面,当时并不是党员的贺龙便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军队交给了周恩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还有叶挺等人发动了南昌起义。 此后的贺龙和周恩来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贺龙的性子火爆,但只要周恩来出面便没了脾气。有次中央决定建立前敌指挥部,但由谁领导却是个难题,因为贺龙的功劳不小,可是当时的贺龙才刚刚入党没多久,这时周恩来决定去和贺龙聊聊。 ![]() 周恩来找到贺龙,跟他说明来意后,贺龙便讲道“自己的确是脾气不好,可是他也明白这种事情不是儿戏。”贺龙表示自己支持由彭德怀作为前敌指挥部的领导。 这件事让周恩来对贺龙的看法更上一层楼,但之后因为战争的原因,周恩来和贺龙经常见不到面,后来1947年因中共中央内部决策,周恩来去找贺龙告诉他这一决策,据贺龙回忆,“当时的他知道周恩来要来,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 正如贺龙所说,在周恩来到达贺龙所在的驻地时,贺龙高兴的眼里泛着泪花,其实不仅仅是在部队,在战争结束后,贺龙和周恩来住的近了,每次周恩来抽出时间看往贺龙时,贺龙总是能在楼上便听到周恩来的汽车声。 ![]() 这时贺龙不管在干嘛都会飞奔到楼下给周恩来开门,有时妻子在家时他还会大喊妻子,让妻子给总理倒茶。 后来据贺龙讲述,周恩来就像自己的引路人,在自己不知所措的时候,给自己正确的方向,这才让自己没有走上岔路。 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对于1933年的周恩来说,此时的他想象不到后来的美好,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1933年,以王明、博古为首的党中央否认了毛泽东对中央苏区军队的正确领导,而反动势力正对中央苏区实施第四次“围剿”。 ![]() 此时的周恩来代替毛泽东为总政委,可周恩来还是希望由毛泽东来领导指挥此次战争。可和中央交涉无果后,周恩来和朱德决定违背中央的错误指示,以少数兵力引诱敌人,将大部队用于埋伏对敌军发起突袭。 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获得巨大的胜利,朱德战后表示“在1922年时,是周恩来带领我加入共产党。南昌起义时也是他相信我,让我参与了起义。这次也是他带领我得到了胜利。” ![]() 可能就是因为周恩来对战争决策上的正确领导才让很多人信服,对于他在部队上的功劳和士兵们对周总理的爱戴来说,他为将军授衔并没有不妥。这也是毛主席和各位领导认真思考后下的决定。 这样受人爱戴的总理脾气也很好,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可是他却冲着陈毅发起了火?这又是为何? ![]() 杰出的外交家后来的周恩来担任了外交部部长,此时与他一起共事的便是陈毅。后来陈毅的儿子问陈毅周总理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时,陈毅讲出了他和周总理共事时让她记得很深的两件事。 原来周总理总是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在1961年时周总理刚做完手术,可当时周总理率友好代表团陪同缅甸总理来到云南。 当时正巧赶上云南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刚开始周总理让陈毅他们陪同缅甸总理,自己因舟车劳顿,在旁边台子上休息。 ![]() 可是没过一会,陈毅在往台子上看去时,周总理已经不在台子上了,当陈毅正准备寻找周总理时,却发现总理就在他们的旁边。 原来周总理看他们被热情的人民缠住便下台子来帮他们解围,周总理的确帮陈毅他们解了围,可是谁料到人民看到周总理更热情,没两下总理的衣服就全湿透了。 访问结束后,本来陈毅想让周总理休息一下,可是周总理后面的工作还安排的满满当当,周总理也拒绝了陈毅的好心,又立刻赶往下一个工作的地方。 ![]() 可是不久后的一天,陈毅却到周恩来的住所负荆请罪,原来陈毅在阿尔及尔没有请示的情况下“开错了炮”标错了态。在当时来说,国家的外交本就薄弱,经不起风雨。 这次的周总理真的生了气,陈毅这次造成了很多国家的不满,但事情已经发生,在陈毅深刻的检讨后,周总理还是帮他善了后。 陈毅后来对自己的儿子说“虽然周总理生气,但是他还是帮我收拾了烂摊子。”其实周总理跟几个元帅的关系都很好,也很照顾他们,可是在1970年时,周总理却把粟裕安排去了西北,这让众人不禁疑惑这是怎么一回事。 ![]() 1970年1月周总理邀请粟裕去自己身边工作,可是粟裕却表示,自己是块打仗的料子,但跟总理去外交部却不是心中所愿,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便婉拒了周总理。 不久后周总理安排粟裕去西北、华北战场走走,粟裕想都没想便收拾背包去了西北。这时有人不禁疑问,难道周总理在因为粟裕拒绝自己而把粟裕调到西北、华北战场吗? 周总理知道后并没有解释,这时粟裕的长子粟戎生站出来才帮周总理解了围,粟戎生讲道,“自己的父亲接到周总理下的这个命令后非常高兴,自己的父亲表示他是非常喜欢下部队的,在这里他觉得不自由,所以很快的收拾好背包,便出发了。” ![]() 其实元帅们尊敬和爱戴都是周总理平时对他们的好,他们记在了心里,他们心里念着周总理,周总理的心里也想着他们。 可是在1969年却发生一件让周总理遗憾不已的事情,1969年贺龙元帅病逝,可是身边人并没有告诉总理,总理当时每天辗转于各个国家,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总理才得知此事。 得知此事的总理当时便泪流不止,于是在1975年6月9日,贺龙去世的六周年追悼会上,当时的周总理已经身患癌症,身体痛苦不堪,还坚持来到追悼会发表讲话。 ![]() 当在休息室看到周总理时,贺龙的妻子薛明和儿女更是痛哭不止。周总理表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他。”可是薛明知道周总理已经很照顾贺龙,更是帮他寻找养病的住处,有时间就去看他。 薛明表示“不是周总理的错,希望周总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可是当时的周总理已经到了癌症晚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晚年的周总理原来周总理在1972年被查出了癌症,可是当时的情况并不允许周总理休息,周总理讲道“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没关系的。”,于是周总理的病便一拖再拖。 ![]() 后来,在一次会议过后,周总理被邀请一起去吃饭后,但此时周总理的病情又恶化了,但当时很多会议离不了他,于是他又选择了保守治疗。 1974年周总理的身体再也挺不住了,6月1日,他因病重住院,可是他并没有休息而是在治疗的空闲时间继续工作,在他住院后一共经历了13次手术。 ![]() 最后在1976年1月8日,周总理还是离开了他用一生去守护的土地。周总理最后的愿望就是把骨灰撒在这个他热爱的土地上。在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后,周总理的骨灰在飞机上被撒下,撒到了他用一生去热爱,去守护的土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