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震:气与人体之气及气机

 昵称65820384 2023-06-2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一、我国古典哲学的气一元论

“气”本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的根本范畴,是古人用以解释天地万物的来源和现状的略微近似于当今“物质”的概念。即独立于人的意志外,既不依赖人的意志转移,而又能为人脑所反映,并为人的感官所感知的客观存在,颇相似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大体上可视为一种极其细小精微而又十分活跃的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除非是当其与大量水蒸气聚合成为云雾之状时,人们的肉眼是无法看见的。

距今2500多年前中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先秦诸子中的卓越思想家楚国李耳首先认为天下万物之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阴阳混合而又运动不息的浑然混沌之气。因而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而且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虽“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但终是一团混沌之阴阳合成的元始之气,乃万物之母,其中一分为二,冲和成三,三生万物之意亦已涵盖于内。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者宋国庄周则明确指出“通天下一气耳”,又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且联系人体生命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托名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之名的文集亦谓“气者身之充也……生者以其气”,又云气之于人体“其外安荣,内藏以泉源。浩然和平,以气为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乃通”(《管子·内业》)。宋代张横渠是气一元论思想的继承者。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最后归结说“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

以上所述仅是先秦诸子所创“气一元论”哲学理念之涉生学说的梗概。当2 000多年来形成的“气”这一古典哲学范畴引入医学领域被“医学化”之后,便成为中医学家们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理等复杂现象的重要哲理依据,成为构建中医药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成为了人类东方医学关于人体生命之气的学说。

二、人体生理之气的来源分化与功用

先秦哲学的总结者,诸子中最后一位赵国荀况曾首先指出:构成世界万物之气与形成人体和生命之气是有差异的,并解释说“水火之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五制》)。自周秦至汉魏间,医家们在总结自身实践经验,提升认识的同时,广泛采纳了当时朴素的“气一元论”的唯物思想和阴阳矛盾统一的思辨哲学理念,形成了一系列最基本的医学概念,构建了完整的人类东方医学理论体系。现存《黄帝内经》所包括的《素问》与《灵枢》共计162篇托名黄帝与岐伯等问答之言,是中医药学理论之渊薮,医者之圭臬,全书约20余万字,浸透着“气一元论”的医学化了的哲学思想。在其162篇内容各异的论述中广泛涉及自然界现象、病源因子、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药理学等多个领域。足见中医气学内容之丰富,“气”已成为中医学表述人体生命最根本的范畴。《黄帝内经》充分地体现了“善言气者必彰于物”之精神(《素问·气交变大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气合而有形”(《素问·六节藏象论》),并认为气不是僵死的东西而是运动不息的,“天之生物故恒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格致余论》),“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用有变”(《素问·六微旨大论》)。并将构成人体生命之气仔细划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经气、脏腑之气等各种基源部位与功能虽异却又互有联系的人身诸气。兹据《黄帝内经》《难经》及各家论著之有关记述,综合解读人体之气如下:

人体之气来源与构成有三条渠道:一是胚胎形成之初由父母授给的先天精气是为“人气”,该气储存于新生命的肾(命门)中,为个体生命之始的元气、原气或根气;二为脾胃受纳饮食后游溢散布出之水谷精气与悍气,供机体营养、温煦,防护等之用是为“地气”;三是由肺吸入的空气中之精气,亦是诸气之源是为“天气”。后两者乃后天精气,共同不断地充养着肾中之先天精气。如此由天气、地气、人气三合一而成的人体之气,在人体内又分化为多种部位不同各有职司的生理之气。现按其类别和功用分述如下:

1.元气

又称原气、先天之气、命门真气等。《医宗金鉴》云“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藏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医宗金鉴·保元汤按语》),《难经》谓“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又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也,故名曰原”。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云:“元气也……附于气血之内,宰于气血之先……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医学源流论·元气存亡论》)。清代陈士铎称“命门为十二经之主,内藏生命真火,先天之火也”(《石室秘录·论命门》)。以上所述表明:元气是人体生命之根本,性命的源泉,它以父母所授之先天精气元阴元阳为基质,不断获得后天精气(由肺吸入的天之精气,由胃摄入经脾运化而来的水谷之类地之精气)以不断地补充滋养,储于脐下丹田之中,通过三焦十二经输布全身,激发温煦各脏腑经络之生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个体禀赋之强弱,年岁之寿夭,以及罹患疾病者预后之优劣等。中医学扶正培本之治法,其主要目的即在于顾护患者之元气,一般称为保元、固元、益元,护元等,即顾护元气之谓。

2.宗气

《黄帝内经》认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邪客》),又说:“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灵枢·五味》)“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并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清代周学海云“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脉中,动而以息往来也”又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声,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读医随笔》)。《医宗金鉴》云“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也”清代喻昌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医门法律·大气论》)。《黄帝内经》曾指出人身肉眼可见之气便是宗气“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张锡纯曰“由是知宗气即是大气,其为后天生命之宗主,故又尊之曰宗气”,“此气且能撑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脑力,骨骸动作莫不赖乎此气”等(《医学衷中参西录》)。根据以上前人之论述:宗气亦是维系人体生命重要之气,由后天之气合成,聚积于胸腔膻中,形成气海。上走息道,职司肺之呼吸运动,贯注于心脉,鼓动营血之循环及脉搏之跳动,关系人体声音之高低,体力之强弱等。实质上当是心肺功能等之鼓动者和后盾,与呼吸脉搏有关。

3.营气与卫气

又称营阴卫阳。营卫同源,不离三焦,俱是地气(水谷饮食)经脾胃受纳游溢其中之精气而化生,然而两者之属性与功能各异。《黄帝内经》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灵枢·营卫生会》),又说“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灵枢·卫气会》)。又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此皆卫外而为固也”(《卫生宝鉴·引灵枢本脏》),“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由此可知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三焦有关,但主要由中焦水谷气化而形成。循行于脉中之营血流注于全身,灌溉滋养人体内外上下,皮肤五官,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为生命所必需。卫气昼行于体表,夜入于体内,能抗拒外邪之入侵,温煦肌肤脏腑,调节汗孔之开合,同时维持正常之寤寐与人之睡眠有关,亦是重要之气。

4.经气

即经络之气。古人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经络“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而经络之所以能通行营血灌溉濡养全身,有赖经气之推动作用,方可令流溢之气“如水之流”,从而“内溉脏腑,外濡腠里”,上走于目而为视,走于耳而为听。《黄帝内经》云“真气者,经气也”(《素问·离合真邪论》),又说“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素问·经脉别论》)。按以上所述:经气是由天之精气与地之精气所化生的谷气共同合成的后天真气,即《灵枢·刺节真邪》所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合并而充身也。”也是维系人体生命重要之气,临床进行针刺治疗时之所谓得气或气至而有效,便与经气受激发而活跃有关。若经气因病邪之干扰而闭阻,则可引发疼痛和其他病变。因此《黄帝内经》又指出“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五脏漏泄”(《素问·示从容论》),“真气得安,邪气乃亡”(《素问·疟论》)。能保心情之恬愉安宁,精神得以内守之人,则“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肝气

中医学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观察是紧密结合自然环境及物候现象进行的,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可以取类比象。因此《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东方甲乙木“万物之所以生也”,肝居五行之首位,“在气为柔,在脏为肝……其用为动”。主谋虑,体柔性刚,藏血,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能疏畅人身之气机,维护人体生理活动。如“木能疏土”有利于促进脾胃对饮食水谷之受纳及其中精微之运化与输布。“气为阳,血为阴,阳生阴长”,肝气正常则藏血充盈,冲脉有持任脉有载,可使妇女月经正常,孕育得到保障。“肝藏魂”“魂者,神之助,可随神往来”,乃是“神之弼辅”,而肝气正常则可使人体神情安宁,寤寐不失其常,情绪平静,无忧虑烦恼”。

6.心气

《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气充盛则“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否则心易受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素问·痿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说明心气之作用能使血循畅旺,通达周身,内润脏腑,外濡肌肤,营养全体。“其华在面”是指人面部之色泽状态,为心气状况的具体表现之一,如张介宾所言:“脏居于内,形见于外”。人云面色红润有光泽则是心气足心血旺盛的征象。“心藏神”(《素问·调经论》)“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论》)。明代李梴解释说:“神者气血所化……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然形神亦恒相同”(《医学入门·脏腑》),心气充沛则神形安然。另在《医学入门·怔忡》中又谓:“男妇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虚烦少睡,多盗汗”等,因“汗为心之液”,“心主汗”,心气正常则在一般情况下不致多汗。其次“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灵枢·脉度》),心与心包络“本同一脏,其气相通”(《类经》)。

7.脾气

按五行学说“土生万物”,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脾居中土,其气冲和,可从摄入的水谷饮食中提取人体所需的精微的营养成分“灌注于四傍”,且能够“升举清阳”。《黄帝内经》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又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于是“水精四布”濡润全身。脾气又能生血、统血、摄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中焦……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营卫生会》)。张介宾云:“血即精之属也……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论》),脾气不但可以生血,而且能统摄血液令其行于脉中,不致外溢。此外《素问·痿论》又指出“脾主身之肌肉”,脾气正常则肌肉丰满壮实有力,反之则消削痿软,甚至瘫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脾主口……在窍为口”,故与味觉有关,“脾气和则知五味”,否则味觉减退或消失而影响食欲。脾气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运化饮食之精微,还关系到体内水湿之运化,若脾气失常则体内湿聚生痰,导致多种继发性病变。

8.肺气

“肺者,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能从自然界之天气中汲取其中之精气充实人体之元气。李中梓云肺“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医宗必读·医论图说》),“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又“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肺气能辅佐心主血脉,节制脉搏之跳动,维持一息四至之正常节律。肺气既有宣发之能,又有肃降之功,前者如《灵枢·决气》所言:“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之溉”,后者则输送吸入的天气中之精气下降入肾,以补充先天之气,以保持呼吸之平顺,不致短气喘促,并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维持人体水液代谢之正常。此外肺气与人之声音亦有关联,“肺主声”(《难经·第四十难》),肺气正常则声音洪亮,反之低沉。“肺合皮毛”,肺气不足,皮毛缺乏固护,则外邪易侵。

9.肾气

《黄帝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表明肾气能在储藏先后天之精的基础上,使饮入体内的水液之清者转化为津液以滋润全身,水液之浊者而“下流于膀胱,则为溺”(《灵枢·五癃津液》)。肾气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以7~8年为一周期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五脏皆衰”等。此外肾气还与人的呼吸功能有关,肾可以“纳气归根”,即可将肺所吸入的天气中之精华(精气)吸纳后储存于肾中,以保持人体呼吸之平顺与正常,从而避免气短不续或喘促不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肾气还与人的骨骼和骨髓有关,能主骨生髓,《素问·宣明五气》等篇分别指出“肾主骨”,“肾藏髓之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肾主身之骨髓”等,肾气正常则可避免骨枯髓减等疾患。

10.胃气

“胃者为水谷之海”(《灵枢·海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灵枢·动输》),继而散布周身,故“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五味》。胃气之功能是受纳和腐熟饮食水谷,并游溢出其中之精华借脾气之升举上注于肺,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以营养各部器官组织。同时胃气之运行趋势为下降,能使食物中之固形成分进入肠内,保证了水谷在胃内之正常消化及营养成分的传递,不致发生厌食或宿食停滞等现象,是人体中焦气化的枢纽之一。

11.胆气

胆寄于肝,承肝之余气,两者气液相通。古人认为胆气与精神活动有关。所以称其“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又为“中精之腑”(《灵枢·本输》)。李杲谓:“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张介宾云:“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类经·藏象类》)。古人认为胆气与精神活动有关,人之胆气足则敢作敢为,胆气虚则畏首畏尾。

12.肠气

小肠乃“受盛之腑”(《灵枢·本输》),其气“传送也”(《灵枢·胀论》),“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医学认为小肠之气在于接受胃下传之水谷饮食而且能“分泌清浊”,使清澈的津液渗入膀胱,浊者属于糟粕则归于大肠,从而保持着饮食传化代谢及二便传输及排泄之正常进行。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之气在于传送粪便使之排出体外。若大肠之气不足则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现象,大肠之气受激惹或太过则便次频繁等。其气调顺则大便通畅正常。此外尚有“大肠主津”之说,则与西方医学略有偶合之处。

13.膀胱之气
其功用为储存津液与排泄小便,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本输》也说:“膀胱者,津液之腑也”。膀胱之气不行则“水道不利”排尿困难,按《诸病源候论》和《血证论》的解释是:“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唐宗海则谓:“气化则能出者,谓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行外达,出而为汗等”,说明膀胱气化外泄者为汗,下排者为尿,气化不及则出现癃闭等病态。
14.胞宫之气
胞宫或称女子胞、子宫、子处等。《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灵枢·五音五味》谓:“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胞宫之气与天癸冲任二脉有关,其主要功用是行月经,载胚胎,孕育并娩出成熟之胎儿。若胞宫之气失常则月经不调,难以受孕或虽孕而胎元不固,于是流产等病态皆易出现。
15.三焦之气
关于三焦的概念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叶,我国中医界曾掀起过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和争鸣,终未得出确切之定义。《灵枢·本输》将其称为“孤之腑”以示区别。《难经本义》则认为三焦是“统摄脏腑之郛郭”。郛郭之说获得后人较多之认同,并形成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之共识。至于三焦之气的综合功能则在于保持人体后天之气的转化与水道之通利。从实质上看,所谓三焦气化也可以视为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气)交换的系统性生理活动,是气的新陈代谢过程,应属于人体气机的三个重要环节。其具体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为上焦主入,天地之气自口鼻进入人体,其中如雾之清气与精微得到宣发,经肺和百脉灌注营养全身;中焦主化,已摄入体内之水谷饮食在中焦受纳腐熟,游溢变化,其作用如沤;下焦主出,排泄人体不需要之废物,其状似渎如下水道样。三焦之气化失常则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可出现消化障碍、营养不良以及水肿等多种病变。
总之,人体诸气总的生理功能不外是:温煦人体,使之保持恒定之体温;捍卫人体,抗拒外来之病邪,防止其入侵;推动体内营血之循环,津液水精之输布;固摄体内之血液,津液及精液,避免其妄溢和过度耗损;保持人体在外界水谷之气入体后的新陈代谢之有序进行。因此《难经·八难》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也”。朱震亨曾总结云:“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气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气也者非独人生之根本乎?”(《丹溪心法·破滞气》)


三、人体诸气之间及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非孤立存在,均与其周围之相关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人体诸气亦然,并非各自孤立存在,而是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承担着相应的生理功能。各种名称不同之气都是气机网络上的一个个环节或组成部分。这样的生理网络系统功能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机制和规律所在。
首先从气与血的一般关系看,“肺主气”,“心主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与肺的关系非同一般。两者皆位居胸腔之内,而胸中积聚着的宗气可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则心肺之气亦受到宗气之推动与增强。这说明人体心肺之气与宗气间有着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
就人身之血液而言,“心生血,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共同保持着血液的产生,主宰、统率、储存等,已将心、脾、肝三脏之气从血液的角度联系在一起,成为整体生命功能网的一部分。
对于人体正常呼吸功能的维持,“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吐故纳新。当其吸入天气后所析出之精气必须由肾摄纳以充养先天元气,方可保持呼吸之平顺与继续,使体内清浊之气的代谢与交换得以顺利进行,而此过程又与心所主之血脉和肝之疏泄功能有关。《难经·四难》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滑寿解释云:“心肺为阳,肝肾为阴,各以部位之高下而应之也。一呼再动,心肺主之;一吸再动,肝肾主之”。由于呼吸生理之联动所需,心、肺、肝、肾之气亦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整体气机活动网络的又一重要环节。

再看水谷饮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及废物的排泄等生理运行过程,则集中反映出胃、脾、肺、肾、肠、膀胱等多个脏腑之气相互间的紧密联系与协调合作。自饮食入胃,经胃气受纳腐熟游溢出其中精悍之气,由脾运化向上输送至能朝百脉之肺,沿经络分营卫灌注全身。肺气通调下输膀胱,经肾之气化,尿液自排,其中固体糟粕则由大肠传导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只有在上述诸多脏腑之气的紧密联系,共同参与,协调活动,饮食水谷之营养代谢生理过程才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这充分反映了胃、脾、肺、肾、肠及膀胱之气的密切联系,是整体气机活动枢纽上中下三焦气化功能态的集中表现。

按人体之生殖功能与性功能状况而言:肾藏精,肾气之盈虚关系到人体之生殖能力。女子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性“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肝主疏泄且为藏血之脏,只有血海充盈,任脉与胞宫之气正常,月经周期不乱,才有孕育之基础。肝主筋,男性阳具乃宗筋所聚,足厥阴肝经之脉络阴器,肾精充沛,宗筋不痿方有正常之性功能及生殖能力。因此正常的性功能与生殖能力离不开肾、肝、冲脉、任脉和胞宫之气的紧密联系与共同协调的功能活动。

以上所述人体诸气之间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仅只是从若干系统的生理活动的角度折射出的人体某些有关之气相互间的固有联系。如关于气血运行活动之肺、心、宗气的关系;有关体内血液系统的心、脾、肝之关系,三焦气化过程中的上焦肺气、中焦脾气、下焦肾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机体生殖生理活动中的肾、肝、冲脉、任脉、胞宫之气等的关系。这些关系虽然都是气机生理活动的表现形式,皆属于人体正常气机的范畴,但不足以完全概括和反映人身诸气的总体的有机联系和功能活动的复杂规律,人体诸气的联系具有多态性。

四、人体气机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气的运行机制简称“气机”。从字面词意解释“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枢纽或核心。“机制”可表示人体组织器官与其功能相互联系之运行规律,人体气机则属于脏腑经络诸气之联系与运行活动规律之概括或总称。

关于气机一词的来源,明代学者王廷相在其《慎言·乾》篇中曾有“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之论述,但这已是14世纪以后之非医学著作,显然与目前中医学之气机概念无关,否则明末和清代之医学文献中当有此称谓。环顾自《黄帝内经》至清代文献均未见明确直言气机者,仅有病机、神机、玉机等名目,因此一般均认为气机是近年来提出的中医学新概念。但经张老多方考证,在《丹溪心法·破滞》之论述中载有“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之描述。文中之“机缄穷”当为气机闭止之意,“一息”显然指气息,所以气机概念大概始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按目前中医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气机泛指人体脏腑、营卫、经络等各类既相对独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功能活动的集中表达。其活动的共同规律不外是气的出入、升降、循环、转化以及清浊异处等。所谓气机出入,是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吐故与纳新,以保持新陈代谢之正常进行;而气机之升降,则是维持体内功能阴阳平衡的重要条件,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循环不已则周身获得气之充养补给,消长转化平衡则使组织器官“形气相得”,方能发挥应有之作用。清浊异处本是气机升降入出之必然,于是气之清精者上养心肺、充髓海、利上窍;而气之秽浊者下降而自下窍排出。如是则“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有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中,有关事物之间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在生理常态下,人体个别的气与气机的关系也就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群体,犹如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各个局部之气互相联系共同构成较完整的生命活动网络或综合的功能态,即人体气机之表现。所以,中医学的气机大致可理解为各组织器官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规律的集中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是维护人体自身内外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只有依靠人体气机之有序活动和谐运行,外界之气(包括天气中之精气,地气中之水谷精气)进到体内后经过三焦气化之转输、传化、代谢的过程才能顺利完成,从而保持了生命的健康和延续。

在我们读到的古代中医文献里,未见关于人体气机的明确论述。现今该概念已形成并为中医学术界所接受和应用,但有关的研究工作尚不够充分,因此欲给人体气机一个确切而完整的定义还有一定难度。张老建议目前不妨可作如下表述:“中医学的气机是一个多元性的共同维系着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功能系统,包括着脏腑、经络,营卫之气等的出入、升降、循环、转化等规律性的运行活动。”

张老在对外教学时,为使英语地区不懂汉语的学员易于理解中医气机的含义,曾这样对他们解释说“The movement mechanism of Qi is an important vital functional system in human body,that together perform particular functions which generally referring to the regular movement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activities,expression Qi of visceral bowels meridians nutrient and defence principles,including their ascending,descending,exiting,entering,circ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s.”但仍觉不够圆满,希望我们再做推敲,求得更确切的表述。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张震中医实践领悟与研究心得》田春洪主编,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