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大鹏曾一度划入惠阳 与鲜为人知的路东县有关

 炫叶楓雪 2023-06-22 发布于广东

大鹏一直是新安县、宝安县的一部分。1941年,宝安县整合下辖各区。原第三、第四区合并为第二区后,东和乡、南平乡、王母乡、大鹏乡、葵(华)沙(溪)乡所属的第五区改为第三区,大概是大鹏半岛一带。

在《宝安县志》简短一句“1949年,原第三区由惠阳县接管”,当中有着怎样的详情呢?这要从抗日战争说起。

图片大鹏区域称第五区时期的宝安县图

图片鹏区域图

大鹏划归路东县管辖

1943年11月,日军占领了广九铁路全线,形势令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以铁路为界,分两区域活动。1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铁路以西的分编为第一支队和以东的第二支队。大鹏位于铁路以东,成为第二支队的活动区域。

随着抗日游击区逐步巩固扩大,中共广东省临时党委恢复联系和活动。1944年11月,宝安、东莞、惠阳一带党组织进行整合,以铁路、淡水河与澳淡路为界,在铁路以西、铁路以东与淡水河以西之间、淡水河以东分别成立中共路西县委、中共路东县委、中共惠东县委,分管其辖区党组织。同月在路东县委下辖的大鹏一带,成立中共路东县委新一区委管辖当地。年底,新一区政府成立管辖大鹏半岛一带。

当时的路东县委在坑梓乡塘外口村成立。成立后至年底在松子坑村,1945年初至4月又驻在惠阳县新墟乡长布村。4月,原路东县委撤销,重新成立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路东县委,工作地随东江纵队第二支队迁移,隶属中共东江前线特委领导。同月23日至29日,根据东江纵队东决定,在麻溪选举产生县一级抗日政权机构,路东行政委员会,管辖范围也是广九铁路以东的宝安、东莞区域和惠阳县惠淡河、澳淡公路以西的区域。行政委员会先后设在惠阳县周田村育英楼、新墟乡、坪山乡汤坑乌坭塱村,隶属东江纵队领导。

鹏划归惠阳县管辖

抗日胜利后,国民党挑起内战,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路东县的党、政组织和路西县的政权组织结束任务。

1946年7月,路西县委改为中共东宝特派员,管辖宝安、东莞地方党的工作,其后在1948年6月改为中共东宝县委。

原路东县委下管辖大鹏半岛一带的新一区委改为中共大鹏区特派员;管辖坪山、龙岗、横岗一带的新二区委改为坪山区特派员。新一、二两区委改由中共惠阳县特派员领导。

1948年4月,中共大鹏区特派员改为中共大鹏区委,辖鹏城、下沙、葵沙、桂岗、岭澳党支部;中共坪山区特派员改为中共坪龙区委。6月,中共坪龙区委改为中共坪龙区中心区委,辖坪山围、坪地、老坑梓、羊母嶂、金斗沥等14党支部。它们都是隶属中共惠阳县委领导。

1948年11月,成立大鹏区人民政府,隶属大鹏区委,辖葵沙、王母、鹏城、桂岗、南平等乡人民政府。 

鹏再次划归路东县管辖

1949年5月,已取得淡水镇领导权的江南支队第二团团长李群芳、政治处王舒在坪山竹园成立路东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王舒,副县长李少霖。路东县下辖坪山、龙岗、横岗、镇隆和大鹏等5个区。其中秋长区管辖南起大窝(今深圳坑梓镇境内)村北至矮岭仔(今惠阳经济开发区十围村)的广大区域。当年7月发布《路东县人民政府征收公粮报告》(舒财字第六号),报告现收藏于惠州市惠阳区档案馆。

不久,路东县与惠阳县合并为惠阳县,合并后的正、副县长也是王舒、李少霖。1949年,粤赣湘东江人民行政委员会认为惠阳、惠东分设,是适应过去游击战争情况的需要,现已解放,为集中力量开展生产建设,又将惠东县并入惠阳县(后又分出惠东县,但与解放前的惠东县辖区不同)。

大鹏一带因上述历史原因在解放后受惠阳县实际管辖。虽然,在1952年广东省政府才正式批准大鹏区归惠阳县管辖。

而所谓“路西县”、“东宝县”就是在上述时期中为适应管辖广九铁路以西区域而出现的。东宝县更有东宝中学(是一座抗日民主学校,位于今深圳光明)。

图片

解放初期不包括大鹏地区的宝安县

图片安县与路东县示意图

路东县其它概况

1945年成立路东行政委员会后,路东县仍下辖6个行政区和一个特别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8万。解放战争期间,东宝县委管辖的新三区、新四区除约场以外部分划归东莞县。1959年5月,路东县开始有县治,在坪山。

1949年6月底,中共路东县委在大鹏王母围光德小学暂短举办过路东县文教研究班。

图片

图片

图片包括三、四区时期的路东县在70年地图显示(无标记特区)

大鹏回归宝安县管辖 并带上龙岗坪山

1958年11月(惠阳县资料记载是12月),大鹏、坪山、龙岗三公社划归宝安县。相关文件官方没有公布,但可以参照以下事实。

早在1953年,宝安县府就从南头搬迁深圳镇。此时的宝安县城位置非常挨近挨近邻县惠阳县、东莞县。惠阳县的龙岗公社、坪山公社、大鹏公社都与宝安县接壤。

1958年12月,广东全认为全省专区、县、市面积过于小和分散,为了适应更大规模的生产发展,按地理形势、民族分布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向对省下各级行政区进行合并。大鹏、坪山、龙岗就是在这时期并入宝安县。当时,连宝安县的上级惠阳专区也并入佛山专区。

1959年末广东省实行全省行政区划调整调整的报道 来源《佛山报》

小结

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有可能与干部调整有关。例如:1959年,原番禺县第一书记郭信民任职中山县书记后,期间就把中山县十五区划归番禺县,即现时南沙区的主要部分。

当时的惠阳县与宝安县也发生干部互调情况。1956年6月至1959年1月王志任宝安县第一书记,1960年月任惠阳县书记。1958年11月至1959年,李清堂任宝安县县长,他在1957年1月至1958年5月任惠阳县副县长。

在旧时代,新安县得到的是“疲”和“难”的评定( “冲、繁、疲、难”是区分清代的府、州、厅、县的不同等次的考语。考语字数越多,行政区的地位就越重要)。民国时期以面积、人口、财赋三种核算标准评定县的等级时,宝安县也只是三等县。

抗日战争后,三地的人民共同作战,紧密起来。战争结束后也形成同一区域管理、发展。在惠阳地区时期,惠阳地委除了把龙岗、坪山划给宝安县,增大其规模外,还在宝安县升格为深圳市有不少积极作用。今天的深圳,在得到各级的重视、支持下,凭着一县域的实力已经晋升为全国的一线城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