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周易 认识月气阴阳状态

 易来说易 2023-06-22 发布于四川

  

月令表示了阴阳二气的状态,为四柱中的阴阳主气,决定了局中偏阴偏阳的性质,一切围绕月令主气论平衡。日干也不例外,也为平衡月令主气的一个因素。因此,月气为根本,我们要对每一个月气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正确分析出每个月气阴阳的实际状态。

四柱结构规定了月气为基础的作用结果和方式,其它一切干支五行旺衰、阴阳旺衰都要围绕月气来论。所以首重月令本气阴阳与作用,其次藏干为影响月气的因素,藏干透出则起作用。被月令所生的五行为将旺的五行,古人称为进气,为变化发展的主流。被月令克制的五行作用力小,难起作用而难以为用,只有在有生时才能成用。

解读四柱要掌握命局构成的所有元素;阴阳(2个)、五行(5个)、十天干(10个)、十二地支(12个),共29个元素,其中地支最为复杂多变,也最为重要。

天干为天元,地支为地元,十二支按十二月各藏五行为“人元,”体现了古人“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地支配四时,春三月以寅卯辰表示变化,夏三月以巳午未表示变化,秋三月以申酉戌表示变化,冬三月以亥子丑表示变化,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月气有其本身的阴阳状态,它的具体状态变化以藏干表示。地球的冷暖变化,以土受水表示寒冷,土不能克水表示有寒,土克水表示止寒,土受火表示地球变热,土受金表示地球转凉。

地球四季变化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甲丙庚壬各三十六日,乙丁辛癸各三十六日,戊己各三十六日,共计三百六十日。

正月寅:立春、雨水,戊七日、丙五日、甲十八日;

二月卯:惊蛰、春分,乙十八日、甲九日、癸三日;

三月辰:清明、谷雨,戊十八日、乙九日、癸三曰;

四月巳:立夏、小满,戊七日、庚五日、丙十八日;

五月午:芒种、夏至,丁十八日、丙九日、己三日;

六月未:小暑、大署,丁七日、乙五日、己十八日;

七月申:立秋、处暑,庚十八日、戊三日、壬九日;

八月酉:白露、秋分,庚七日、辛二十三日;

九月戌:寒露、霜降,辛七日、丁五日、戍十八日;

十月亥:立冬、小雪,壬十八日、甲十二日;

十一月子:大雪、冬至,壬七日、癸二十三日;

十二月丑:小寒、大寒,癸七日、辛五日、己十八日。

《历例》云:“立春木,立夏火,立秋金,立冬水,各旺七十二日。土于四立之前,各旺一十八日,合之亦为七十二日,总三百六十日而岁成矣。”

月气转变过程由于诸多的原因使划分的内容有不同,在运用上也难细致区分,只要把握月令气的特点才能认识命局。

我们前面写了系列文章,抽丝剥茧介绍了周易的理论框架,即太极阴阳二气理论。而阴阳二气是落实在月气上面来实践运用的,后面将逐月解析月气的阴阳变化状况。

★提示:尊重原创,字字皆辛苦,摘抄转载请注明来自“易来说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