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目前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文物高达2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945件,国宝级文物达16件。湖北省博物馆还有着全国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非常多,有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国宝级文物。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盘点下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 曾侯乙编钟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2002年就被国家文物局作为一级国宝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中。 曾侯乙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他的出土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巨大影响。 它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越王勾践剑是勾践自用青铜剑。是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文物特征: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 2013年越王勾践剑就以一级国宝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2500余年毫无锈蚀,且纹饰清晰。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目前青铜武器中的稀世珍品。 ![]() 曾侯乙尊盘曾侯乙尊盘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青铜器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2002年就被国家文物局作为一级国宝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中。 曾侯乙尊盘高精密的制造工艺,堪称鬼斧神工。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青铜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 云梦睡虎地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是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国家宝藏第一季》博物馆推荐的国宝。 云梦睡虎地秦简也是首次系统的发现的秦律,对史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 虎座鸟架鼓虎座凤架悬鼓是战国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器物通高约136cm,宽134cm。 虎座凤架悬鼓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虎座凤架鼓之一。虎座凤架悬鼓造型逼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虎座凤架悬鼓也是我们楚文化最具代表性漆器文物。 ![]() 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头骨化石是人类头骨化石。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目前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证明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郧县人头骨化石发掘,补充人类发展史。堪称“国宝”。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朝时期的瓷器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整体制作非常精美,它工艺技术充分反映了当时的青花瓷的工艺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元朝时期现存的青花人物图案非常稀少,所以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也变得异常珍贵。被誉为“陶瓷中的熊猫”。 ![]()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是战国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是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 彩绘人物车马也是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 石家河玉人像石家河玉人像是青铜时代文物,距离现在4200至4000年。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石家河玉人像面容非常写实,石家河玉人像是史前高超琢玉技艺的代表。是石家河玉器的典型代表。堪称中国鼻祖的“玉人”之一。 ![]() 崇阳铜鼓崇阳铜鼓商代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文物特征:通高75.5厘米,鼓面直径39.5厘米,重47.5公斤 崇阳铜鼓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也是我国仅存的一面商代铜鼓。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国宝。 崇阳铜鼓也研究古代青铜器和古代礼乐的重要实物资料,被当代称为绝世之珍品。誉为青铜瑰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