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胡同(132)留学路

 书柜茶室 2023-06-22 发布于上海

留学路可以说是现在天桥地区最热闹繁华的一条胡同,也是北京最具市井生活的胡同之一。留学路跟出国留学没有一点关系,其最早的名字还有些吓人,叫牛血路,明朝时这条胡同中有很多宰牛的屠户,因宰牛太多血流成河而得名。清朝一直沿称,早年在牛血路上有一条支巷称高爵街,当地俗称高台阶,高台阶并不指台阶高,而是地势高,在高爵街上曾有湖南巴陵会馆,今已消失。到了民国时期,天桥一带开展建设新市区运动,将牛血路和高爵街合并后雅化为留学路。

留学路呈南北走向,北起珠市口西大街,南至永安路,胡同东侧与校尉营胡同、鹞儿胡同、赵锥子胡同、灵佑胡同相通;胡同西侧与板章胡同、香厂路、仁民路相通。


留学路在民国时期就颇为繁华,有“小大栅栏”之称,胡同中紧密排列着饭馆、浴池、牛肉铺、水果店、包子铺、烧饼铺、首饰楼等。民国时留学路上曾有一家德顺斋烧饼铺,创始人叫王国瑞,最早是在珠市口开店,由于味道好,经营得当,又在梯子胡同、大沟沿胡同和留学路开了分店,建国后王家后人在国营企业中继续烙烧饼。改革开放后,王掌柜的孙辈人在牛街又重新亮出了德顺斋的字号。

庆祥斋糕点是另一个网红打卡地,门脸儿很小,营业面积也不大,四面八方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年轻人。早年间北京糕点的商店都叫饽饽铺,京味儿作家穆儒丐在《北京梦华录》中对北京饽饽铺有过介绍说当时已经有90%的点心种类消失了,那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