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

 琢文说 2023-06-22 发布于北京
题记:
    欧阳修《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其二》:彩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本期聊聊端午节话题。

    曾经端午节时,大家的争论点还是甜粽子咸粽子谁该滚出粽子界。

    而今又有了新话题:端午节究竟该说“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
    李老师就带大家来捋一捋这事:
    “端午安康”这个说法,源于2015年——算起来这也是快成有十年历史的风俗了。
    当时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说得煞有介事,其实是杜撰出来,比如那个所谓的民俗专家就是子虚乌有——当然,也可能是某个阿猫阿狗自封的。
    先说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有了端午节,而是古人把纪念屈原附会到原本的端午节上,有诗为证: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包括端午节流传的诸多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也是不断丰富的,并不是一开始就都确定好的套餐。
    下面再聊聊“安康”,这个一词确实比“快乐”要历史悠久,唐朝徐成《王良百一诗·疗黄》:先须用火烙,时下得安康。
    “安康”一词作为对他人的祝福,多数用于道教,比如元朝尹志平《一剪梅寄蔚州道友》:浑源丰足,诸事安康。
    古人在端午节说安康么?还真不说,反而更多的是“乐”。
    比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再比如《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弦管笙簧,奏一派声清韵美;绮罗珠翠,摆两行舞女歌儿。当筵象板散红牙,遍体舞裙拖锦绣。消遣壶中闲日月,遨游身外醉乾坤。
    看到没,大户人家玩得就是这么high
    最后,说回正题。
    端午节说“快乐”完全没问题。那帮所谓的民俗专家就歇歇吧,躺好自己的棺材板板,别出来教导别人做人了。
    但话又说回来,端午安康的说法能够广泛流传,也可以看做是群体的文化认同,也无可厚非——说不定再传个几十年也成了端午的风俗。
    可能有小伙伴会遇到这样的麻烦:
说端午快乐——周围人说你没文化
说端午安康——周围人说你伪传统
    要不你试试说“端午吉祥”,周围人肯定好奇问为什么——你就把李老师这篇文章转过去。

    端午节,有人祝福你就不错了,还挑什么快乐和安康?


大家一起云撸猫,
龙头小猫喵喵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