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一提起斯拉夫女性,无论她是哪个国家的,都普遍被认为是“三高”:高身材、高颜值、高智商。 一水儿的肤白貌美大长腿,许多男性的梦中情人模板。 ![]() 可偏偏有一群人对她们不感兴趣,更不会和她们谈婚论嫁。 什么人啊?面对美色撩人,居然抵抗力如此顽强? 他们,一直生活在肖洛霍夫笔下的顿河流域。我们肯定听说过,但很少见过。 ![]() ![]() 没错,就是哥萨克。 这是一个起源于东欧大草原的特殊群体,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由于居住地不同,哥萨克人曾被分为六个主要支系,并且以各自居住地命名。 ![]() 早在十五世纪时,俄国第三大河——顿河下游地区就已经出现哥萨克人的定居点。他们多由斯拉夫人组成,后来也有一些当地的其他民族加入。 ![]() ![]() 在俄国的资料中,首次关于顿河哥萨克人的记载是在1550年。 当时诺盖部落的首领优素夫曾在写给伊凡雷帝的信中提到顿河哥萨克人。他说,已经有三四个哥萨克人定居点,并且双方还爆发了冲突。 ![]() 公元1570年,哥萨克人在顿河下游修建了切尔卡斯克城,使这里成为哥萨克发源地。 ![]() 与此同时,顿河哥萨克也正式加入了俄国军队,开始为沙皇效力。 ![]() ![]() 和其他地区的哥萨克人一样,顿河哥萨克的成员大多由被流放的士兵和农民组成的。他们在来到顿河下游之后,其文化也受到了当地人的影响。 顿河哥萨克人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和游牧民族的孩子一样学习骑马、射箭和格斗。 相比于女儿,顿河哥萨克人对儿子的教育更加严格。 顿河哥萨克的男孩除了要学习骑射,还要放牧和耕地,从小就要帮助家人干活。 ![]() 在和平时期,顿河哥萨克人主要以放牧和种地为生。 每当爆发战争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职业军人,为沙皇征战四方。 ![]() ![]() 顿河哥萨克人非常喜欢音乐。每当有空闲时间或者举办宴会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出各式乐器,欢快地载歌载舞。 ![]() 最早在顿河流域居住的哥萨克人基本上都是男性。 为了繁衍后代,娶妻成为继解决温饱问题后的头等大事。 ![]() 别看顿河哥萨克大多由斯拉夫人组成,但是他们娶妻时却很少选择同族女人。如果那样做,可能会被同乡嘲笑。 为什么呢? 刚开始是因为“人以稀为贵”。由于顿河下游位于俄国南方,基本上找不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等这种正宗的斯拉夫女性。 从18世纪开始,许多斯拉夫人开始移民前来。但是顿河哥萨克人仍然不愿意与其联姻。 他们更喜欢异族通婚,迎娶突厥女人或者高加索女人。 ![]() 其来源大多是在战争中的女俘。 比如在1635年的一场战争中,1700多名突厥女人被掳至顿河哥萨克人的村庄,许配为人妻。 ![]()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由于顿河哥萨克人自身相貌和审美发生了改变。 长时间的民族通婚使得他们的长相渐渐东方化,混入更多的。 ![]() ![]() 紧接着,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并不喜欢金发碧眼、肤白的斯拉夫女人,而是喜欢偏东方化的深发女人。 除此之外,哥萨克人的特殊生活方式也让他们不青睐看起来更惹眼的斯拉夫女性。 ![]() 拥有游牧背景的突厥或者鞑靼女人也会和男人一样骑马射箭,拥有更顽强的性格,以及更健壮的体魄。 总之,更适合过日子、扛风雨。 每当战争爆发,顿河哥萨克的男人们都会外出打仗。 而留守在村庄的妇女们,除了要继续务农之外,还要担负起保卫家园的任务。 ![]() 比起这些既能上马舞刀、又能下马生娃的彪悍女性,战斗民族的姑娘被冷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 谁说女子不如男?更别说还是女子中的“超女”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