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写作手法之“比”

 杏坛归客 2023-06-22 发布于山东

       在诗词写作中,借助某些客观事物的形象作比喻,可以加强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之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比喻有很多种分类,我们主要就几个重要的比喻方法来逐一介绍:

        1、明喻:就是甲像乙,甲类乙这样的一种关系。甲(本体)像乙(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仿佛、好像、好比、像……似的、如同……一般等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比喻形式,其特点是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喻词就是指“如”“似”“像”等,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一“如”字作喻词的比喻句,就叫明喻。

       正如孔颖达《诗硫》引郑司农所说:“'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者,皆比词也。”

       明喻结构:本体+喻词+喻体。比如:《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雨(喻体)是一种自然现象,泣涕(本体)是一种感情的外化物,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但以落泪如下雨两者相似的特征打比方,就把离情别恨,很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又如:《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只说粮垛堆得很高,堆得很密,毕竟显得有些抽象,但一用城墙、梳篦的形象,粮垛就很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明喻在古典诗歌中喻句甚为多见,如: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作者: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大家看看,其中“山如碧玉簪”这句,“山”是被比喻对象,“碧玉簪”是用来比喻的物,中间“如”是比喻词。“山”是一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碧玉簪”碧玉簪子。簪子,别在女子发髻的条状物,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物。韩愈用“碧玉簪”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簪山、带水、幽洞、奇石,可以说妙极,不能说不奇,也不能说“不宜”。 这种比喻十分明显,兹不赘述。

       另有一种明喻句式,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省略了比喻词。这种比喻句式虽属特殊,但并不少见, 如: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句应为“浮云【荡荡】(如)游子意,落日【迟迟】(如)故人情”。这例句都省略了两个比喻词。 又如:

江楼夕望招客

作者: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应为“风吹古木【声】(如)晴天雨,月照平沙【色】(如)夏夜霜”。这例句也都省略了一个比喻词。 

       有些更为复杂的句式,除了应辨明其是否为“没有喻词的明喻句式”外,还应确实搞清其本体、喻体间的关系。如:

新春江次

作者:白居易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

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

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不可机械解为“鸭头(如)新绿水,雁齿(如)小红桥”,因为诗是描写新春江上景致,所以本体应为“新绿水” “小红桥”,而“鸭头” “雁齿”却是喻体。 

又如:

衡州送李大夫赴广州

作者:杜甫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

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如果我们呆板地解为“日月(如)笼中鸟,乾坤(如)水上萍”则不通了。这一联诗历来解说不一,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六注曰:其句盖言:“我身于日月之下,如笼中之鸟,局而不伸;于天地之中,如水上之萍,泛而无定”。非谓言:“以日月为笼而我为鸟,以天地为水而我为萍也”。这一联比喻较为特殊,处于本体位置的“日月”“天地”不过是句子的状语,而本体“我”却被略去。 

       2、隐喻。隐喻也叫暗喻,隐喻是古诗词里常用的修辞手法,诗人经常利用隐喻的手法,通过人类感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方式描述一种事物借以抒自己的感情。隐喻,就是指甲是乙或甲变成了乙的关系。比如敦煌曲子词有一句,“我是曲江池畔柳,这人折了那人攀。 恩爱一时……”,它的比喻关系在哪里呢?说我是曲江池畔柳,不是说,我就像那个曲江池畔柳,所以这样的一种关系把它称之为暗喻。暗喻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精炼、含蓄,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和想象。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徒有羡鱼情”这句其实就是巧妙化用古训“临渊羡鱼”之意以此来隐喻诗人的怀才不遇的悲伤和出仕愿望。 

猛虎行

作者:张籍

山南山北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少年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这首诗刻画了猛虎的形象,描绘猛虎如入无人之境凶残叼取牲畜的图景。但是诗人真正的用意不在写虎,而是借写虎的凶残(喻体)来比喻和影射无恶不作的土豪和酷吏(本体)。像这种以比拟手法咏物言志或托物明志的诗,在古典诗词中并非个别现象。

咏蝉

作者: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就是借咏蝉来表明他高洁的心志的。蝉是喻体,高洁的心志是本体。

       总之作为修辞手法运用的比喻,情感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着,只有用具象来比喻,才会给人以明晰的印象。

又如: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其中的后两句,用喻体“桃花潭水”千尺之深的特征,来表现本体“汪伦送我情”之深。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中的颔联,以喻体“风飘絮”突出本体“山河破碎”之飘摇不定,以喻体“雨打萍”突出本体“身世沉浮”之灾难密集。 

       隐喻,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形成、成为、成了、当做、等于等等。它隐含着“本体像喻体”的意思,这种方式通常是没有“如”这类喻词。但出现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及其所表达的事理,则更为密切。例如:“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雅·板》)。意思是好人善士就是国家的藩篱,老百姓就是国家的围墙。歌颂了有志之士的作用和广大人民的力量。又如:“哀今之人,胡为虺踢?”(小雅·正月》)意谓可恰如今的人们,为什么要做毒蛇和晰踢?反映了乱世人自相残的冷酷和无情。  

       3、借喻。借喻是指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它比暗喻更深一层,本体和喻体融合在一起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读者通过喻体直接可以推及本体。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读者可以立即领会“鬼”、“豺狼”之所指。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这里,本体是不出现的,只有喻体出现,把男女间的恋情比作春蚕,比作蜡炬。把他们那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比成了春蚕到死丝才能够尽,蜡炬成灰,泪才能够干,表现了一种非常执着,这是一种借喻。 像上面的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

       借喻有时候也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如苏轼《雪》: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这些在读诗词时都得好好琢磨。可见借喻,本体不用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表本体。它比暗喻更深一层,本体和喻体溶合在一起了,喻体直接代表本体。       

       再如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中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其中的'新松'喻善,比喻好人,'恶竹'喻恶,比喻坏人,借以抒发诗人对人事的爱憎。白居易《放言》 (其一)“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用'草萤'似火非火、'荷露'似珠非珠借喻朝庭中的当权派,揭露他们'两面派'的面目。 王安石的《木末》:“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意思是缲或白雪一样的丝,桑叶又绿了;割完了黄云一样的麦子,稻田正是青青的时候。这里的“白雪”和“黄云”作为喻体单独出现,在后面隐有“白丝”和“麦子”的本体。毛泽东的《七律.冬云》: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这里的“英雄”、“豪杰”借喻中国和世界革命人民。'虎豹'、'熊罴'借喻所谓'帝、修、反'。 鲁迅《报载患脑膜炎戏作》: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这里的'横眉'是鲁迅指自己,他的《无题》中不是有'横眉冷对千夫指'吗?'蛾眉'则借喻当时忌恨他的帮闲文人。 

       4、博喻。还有一种比喻叫博喻,是用众多的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多方面来揭示本体的特点的比喻。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段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诗人连用十多个比喻描写虚无缥缈、过耳即逝的乐声,细腻的表现了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沉咽低徊、间接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其中,“如急雨” “如私语” “莺语花底” “泉流冰下” “冰泉冷涩”等音强、音高、音色、节奏各不相同的喻体形象,不仅可以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还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真不愧为描写声音之至文。

       由此可见,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能将事物的特征和事物的内涵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5、曲喻。博喻之外还有一种比喻,这个就来的比较巧妙了,是曲喻。什么是曲喻呢,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分析李贺的诗的时候给它下了一个定义: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于初不相似之他端,这两个物体可能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但是其中只有一点是相似的,于是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而把其他的方面都给连带起来了。比如李贺的《天上谣》有一句“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的流云和地下的流水是没有什么相似点的,它们如果说有相似点,只有一点就是流动,水在地上是流,云在天上也是漂流,由于它们两个都在流,而水有声音,作者就由水的声音推而及于天上的流云,认为它也会发出声响,于是,就有了“银浦流云学水声”这样的句子。再比如,李贺的《秦王饮酒》有一句“义和敲日玻璃声”。日和玻璃没有什么相似的,可是它们有一点都是光明的,太阳是光明的,玻璃也是光明的,既然都是光明的,义和敲击太阳也会发出声响,所以就有了“义和敲日玻璃声”这样的比喻。再比如,晚唐的大家李商隐有一首《天涯》,他这么写:“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前两句写了春日,春日是美好的,可是作者现在却在天涯,不仅在天涯,而且天涯的太阳又已经斜落了,这里边的一个又字既是前一句向前的推进,同时又是日斜的强调。它似乎在提醒人们,作者在遥远的天涯,每一天都在观察日落,今天又在观察,为什么观察日落呢?那么这里边就有青春的流逝,政治的不得意,若干孤寂,寂寞感伤的意绪,都在这里表现出来了,前边作好了铺垫,最后两句点明了主旨,说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为什么把莺啼和泪连接起来呢,因为人在啼哭的时候是有泪的,莺啼叫的时候的那个啼和人啼哭时候的啼,用了同一字,既然人啼哭有泪,那么作者就推而及于莺,它的啼叫恐怕也是有泪,所以说莺啼如有泪,如果它有泪的话,一定会把那个树上最高的花给打湿,由莺啼而推及于打湿最高花,也是一个典型的曲喻。

       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些比喻,在这里请各位注意一点,明喻,暗喻,借喻,这些写作通常是运用到诗文中的,而博喻、曲喻多运用在古风、词、曲中的。

       我们要划清比似和借喻、隐喻主要有三点:

        第一、从意义上看,看看有无相似点,有相似点的就是比喻,无相似点是比似。如: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寇缨。 “豺狼”是喻体,借比在安史之乱中追随叛乱的叛贼们。“豺狼”(喻体)和叛臣降将(本体)之间的相似点是:性情残忍。

       第二、从形式上看,看看构成方式是否相同,借喻从表面上看只是涉及到用词问题,不涉及结构问题。

       第三、从动词的使用上看,看看是否相同,凡是比喻句,用为喻词的动词都属于封闭性的,常用就是如、似、若、象、是、为、成、作等几个有限的动词,凡是比拟句,用为比似词的动词都属于开放性的,因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和表示动物的动作的动词理不能穷尽的。

       关于比的理论很多,那比在我们写作时是如何运用?

       比在诗中运用是多样,有的在首句,有的在承句,有的在转句,有的在合句。从上面的诗例来看,比在诗中的运用多数是在转句,其次是在承句。首合句极少用之。为什么?我个人认为转句运用“比”的方法,多与抒情有关的。而承句运用“比”是起到承上铺垫作用,这个大家在以后写作实践中慢慢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