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头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旭日年华 2023-06-22 发布于安徽

乌头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金匮历节:10)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功效配伍】乌头汤温经祛寒,除湿解痛。方中川乌辛苦温有毒,祛逐寒湿,温经止痛,通阳行痹;麻黄开发腠理,透散寒湿;黄芪温分肉,益气固卫行湿,既可助麻黄、乌头温经散寒,又可防麻黄过汗伤卫阳;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白蜜解乌头毒性。本方能使寒湿得微汗而解,又不损伤正气。

上五味药,先用白蜜煎煮乌头取汁,另用水煮其余四味药,去滓,再将两药汁兑一起合煎。先少量试服,若药不中病,再适当加量。

【方证论治辨析】乌头汤治寒湿历节。症见关节不可屈伸,疼痛。

此历节病为寒湿凝滞关节,经脉气血运行痹阻。因寒邪伤阳主收引,湿邪黏滞易阻遏经气,寒凝湿阻,故关节不可屈伸,疼痛剧烈。本证疼痛部位固定,痛处不热,全身亦无热象。治用乌头汤温经祛寒,除湿解痛。

【用方思路】乌头汤用乌头止痛,桂枝芍药知母汤用炮附子止痛,乌头治疗四肢肌腠寒湿及止痛之效优于附子。乌头汤中乌头用量较大,说明其寒湿象及疼痛症均较突出。桂枝芍药知母汤虽用炮附子温经散寒止痛,但方中又用知母与芍药养阴清热,为病情已有风湿化热伤阴之机。此二方治疗历节反映了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的原则。桂枝芍药知母汤用麻黄、桂枝、附子、防风等重在祛风散寒除湿,白术、芍药、甘草等兼顾益气养阴以扶正;乌头汤用竣猛的川乌、麻黄以祛逐寒湿邪气,黄芪、芍药、甘草、白蜜兼补营卫以扶正。此二方制方巧妙,亦为多法同用的典范,前者将汗、温、清、利、补之法融为一体,后者将汗、温、补揉于一方,皆能达发汗而不致过汗,并能防止卫阳损伤,温经散寒除湿,又不致燥化太过,兼能和营养血。乌头汤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医案举例】谢英彪医案:樊某,女,58岁。1977年11月初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七八年,反复发作,1周前检查血沉44mm/h,抗“O”833单位,类风湿因子阳性。指、腕、膝、趾等关节剧痛,指关节肿大畸形,活动受限,痛处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滑。为高年气血虚弱,风寒侵袭,痹阻气血,病延日久,痰瘀互结,酿成虚实夹杂之证。用制川乌、制草乌、麻黄各3g,赤芍、白芍、党参、当归各10g,黄芪12g,桂枝5g,炙蜈蚣、炙全蝎各1条,白蜜20g(冲)。8剂后,指、膝关节疼痛渐减。复诊以制川乌、制草乌各20g,细辛10g,黄芪、当归、乌梢蛇各15g。共轧成粗末,泡于1kg白酒中,日饮2次,每次15g,1个月后痛减,活动较前灵活。再照上方配药,续服2个月,血沉、抗“0”检查正常,除指关节尚有轻度肿大外,活动自如。

注:该文报道除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附有治坐骨神经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的医案,均收效满意。[谢英彪.乌头汤的临床应用.浙江中医杂志,1982,(10):4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