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丝绸之路上的千年沙漠古城内蒙古阿拉善,1923年

 泊木沐 2023-06-22 发布于辽宁

阿拉善是内蒙古的极西之地,“阿拉善”是蒙古文中“五颜六色的土地”的意思,“阿拉善”是贺兰山的谐波,贺兰山的名字取自匈奴族“阿拉善”,而阿拉善则取自贺兰山。阿拉善有悠久的历史,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第一次在今天的阿拉善东北设立了“北地县”。两汉时期,阿拉善属北疆,隶属于武威和张掖三州。阿拉善在隋、唐两朝分属甘州和肃州,清朝又分阿拉善和硕特旗两个特殊的旗种,以及原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这是一套1923年阿拉善的旧相册,因为年代太过古老,原始相册并没有做过详细的注释,许多地方都没有被记录下来,请各位朋友多多指教。1923年,阿拉善老城大门西侧至永旺庙区域内的居民住宅,均为泥巴搭建的房屋。

1922年,阿拉善,两只骆驼被绑在一间旅馆的庭院中。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阿拉善地区与外面的联系,以骆驼为主,这条古驼道曾经是阿拉善地区连接内蒙古、甘肃以及其他几个省份的一个关键通道。

一位身着袍子的教师,1923年在阿拉善。

一九二三年,在阿拉善,一群人在一颗高大的树木下歇脚纳凉。

一九二三年,阿拉善街头有一堆人站在街道上,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阿拉善的延福庙,1925年。延福寺是阿拉善旗八大寺庙中的一座,又叫“王爷庙”,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格吉林”,位于巴彦浩特镇的王府街的北面。延福寺自雍正九年(1731年)起,历经三十多年修建,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竣工,现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佛塔。

1923年,两名男子在阿拉善的锯子上工作。

1925年,阿拉善,蒙古族的贵妇们。

1923年,在阿拉善,一个汉族的人家在这里生活。现在都二十多岁了,满清王朝都没了,可是这些人身上还都是满清的衣服。

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观看,也请大家给我点个赞,我会继续写下去。如果大家也喜欢老照片的话,请多支持我呦。这篇文章的图片全部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