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天一首古诗词 | 提升记忆,妙趣多(10)《酬张少府》

 昵称343960 2023-06-22 发布于重庆
文章图片1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如何理解记忆?

诗题:酬张少府。

张少府:张九龄。

酬:这是一首赠友诗。题目冠以“酬”字,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如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王维。

王维是唐朝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影响极大,在我国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王维早期诗歌题材多样,具有积极进取精神,情调昂扬,气概豪迈。晚年,由于“长斋奉佛”,佛家消极出世思想占了主导地位,诗歌则大多数是寄情山水,描绘田园风光,或宣扬佛理。

文章图片2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是王维写给张少府(张九龄)的作品。此诗反映了他既不想同流合污,只好洁身自爱,走隐逸之路。

诗词解析:

一、二句: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字面意思: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晚年:年老之时。

唯:亦写作“惟”,只。

诗的首联直述自己的性情、心态:晚年自己只喜欢宁静,对世上的人事再也不留意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确实“只”好静。二是因“动”不了才“只得”好静。三是显示出极端消极的生活态度。既不写中年、早年“惟好静”,却写晚年变得“惟好静”,耐人寻味。如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此中包含着心灵的隐痛。

三、四句: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字面意思:自思没有那良策可以报效国家,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长策:高明的主见。

空:徒。

旧林:老园林,故居。

为何有此消极情绪?只因诗人自讨自己没有经国之策,只能返归以前住过的山林。王维本才华横溢,少年得志,但他的才华表现在艺术上万人瞩目,而官场上的倾轧非他所长。几个回合下来,王维厌倦了在仕途上的奔波,而决意归隐。

文章图片3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五、六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字面意思: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

吹解带:风吹着诗人宽解衣带,表现一种闲散的状貌。

归隐与他的心态是很相契合的:松林中的清风吹拂着他的衣襟,深山中的明月陪伴他弹琴长啸。这种生活无忧无虑,且使诗人风神散朗,是诗人素所期冀的。

七、八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字面意思:世事如此,你还问什么通达的道理,不如去听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渔歌:隐士的歌。

浦深:河岸的深处。

尾联作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若要问我穷通的道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此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

全诗赏析

此诗是王维最直接地写他归隐辋川后心态的作品。王维之归隐山林,既是受了佛家思想的影响,但也和他在政治上的失意有密切关系。

安史之乱后,作为一代“天下文宗”的王维晚年虽也官至尚书右丞,但思想上已经极为消极,而他的归隐,也不过是亦官亦隐式的,过着富贵闲人的寓公生活。这首诗表现的就是他晚年的消沉情绪。

文章图片4

“静”飞花令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泠泠七玄上,静听松风寒。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