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书生捡到一串珠子,收获一份爱情,还救了自己的哥哥

 木子君的小屋 2023-06-22 发布于河南

汉中有一个秀才叫钱禧,为了考取功名,一个人在萧寺读书。

这天晚上,月明如昼,他正在屋子里读书,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步履声。

这脚步轻缓,却出现在半夜三更,十分蹊巧,要知道这个时候,庙里的和尚们早就歇息了。

这是谁呢?他打开窗往外看,发现是一位妙龄女子,正在大殿之外,对着一尊佛像行跪拜礼。

他打量着那女子的背影,对方身如刀削,却身段极美。他天天在庙里读书,早就素得看母猪都是双眼皮的,突然遇到一妙龄女子,这真是久旱逢甘露,他目不睱接地望着对方,直到这女子拜完了佛,消失在夜幕里。

这女子是谁?为何三更半夜一个人拜佛?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脚步声,果然又是那女子,拜完佛后,消失不见。

三更半夜出现在古庙里,莫非这女子不是人?

想到这里,钱禧不但不害怕,还起了一种别样的心理。第三天晚上,他提前悄声藏在了大殿门外,守株待兔。

没多久那女子果然来了,她来到佛前,刚要下拜。钱禧从门后走了出来,说道:“连宵拜佛,小娘子真是诚心一片。”

那女子大半夜突然看到从大殿里钻出一个男人,吓得花容失色,捂着脸就逃之夭夭。

待钱禧从台阶上走下来,那女子已经消失不见,这让他懊恼万分。

突然他看到地上有毫光闪耀,上前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绣花的红手帕,上面还系着一串金玉串成的珠子。

他回到屋子里,在灯光下打量着这串手珠,那玉色鲜亮滑腻,一看就是不凡之物,心想那女子肯定来索取,就坐在那里等待。

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果然是那个女子。

之前只看到背景,如今总算看到了正脸,这女子杏眼粉腮,身段自有一股风流气质,竟是世间少见的美人。

那女子看到钱禧,福了一个礼,说道:“公子捡到了我的东西,能还给我吗?”

钱禧拿起那串珠子,说道:“我可以还给你,只是你怎么报答我?”

女子哼了一声:“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你不过物归原主,理所当然。”

钱禧一听乐了:“小娘子说得对,但我并非从你手里得来的,如此珍贵之物,你丢了,被我捡到还给你,我哪怕不要报答,你也须存感恩之心。”

女子皱着眉,看了他一眼:“真不亏是读书人,歪理挺多咧!这样您说一个数目,我给你行吗?”

钱禧摇摇头:“哪有我讨价还价的余地?”

女子无语:“你不说个数目,我怎么报答公子呢?”

钱禧却笑道:“我对小娘子爱慕有加,小娘子为什么非要让我明言呢?”

说罢他上下打量着那女子。女子一听,笑了:“小女子长相丑陋,已经嫁了人。”

听说她已经嫁了人,钱禧当时就愣了:“小娘子的丈夫是?”

那女子说道:“我丈夫姓陈,是本地的太史。”

一听是陈太史,钱禧就明白了。这陈太史也是风流中人,家里有娇妻美妾,还有一个狐族的妾室,叫胡丽娘。

看来眼前这女子,正是那位狐族的妾室。就问道:“我知道了,您就是丽娘夫人吗?”

女子点点头。钱禧乐了,他一直听那位陈太史讲自己的那位狐族妾室丽娘是如何地善解人意,美好可意。

就动了不轨之心,伸手就要拉那丽娘的手,丽娘连忙后退了一步,说道:“您不要这个样子,这串珠子是我家小妹琼仙的珍爱之物,如果您肯退还,我家小妹长相比我貌美十分,我给你们说和一下,可好?”

钱禧一听乐了,就问对方什么时候?

丽娘叹了一口气:“公子,这缘份由天定,不是我可以说日期的,您等着我的佳音可好?”

钱禧不放心,打听了丽娘的住处之后,这才放她离开。

丽娘离开之后,一直好几个月都没有音讯,钱禧以为对方在骗自己,这事又不能跑到陈太史府上去对质,只能不了了之。

这天天气酷热,他吃过了饭,正躺在床上午休。

刚刚进入梦乡,就被人给晃醒了,他刚要发火,却发现晃醒他的人是丽娘,连忙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

丽娘嘻嘻笑道:“公子可曾记得我们的约定?刚刚我和小妹琼仙一起饮了几杯酒,小妹不胜酒力,醉眠未醒,这可是你的好机会,错过了可就没了。”

接着她又说道:“那串珠子是小妹的命根子,就挂在她的帐子里,你要悄悄地取过来,她醒来之后就会听你的话。我妹妹很是狡猾,你拿回来藏得再严实,还是会被她发现,你在平地上挖三尺的坑,将手串放在瓷器里深埋地下,她才能找不到。”

钱禧一脑子都是美人的样子,连连答应。

丽娘带着钱禧出了寺门,来到了一处高楼前,说道:“我妹妹就在这楼上睡觉,你不要忘了我的话。”说罢款款而去。

钱禧悄悄地上了楼,上面有一间雅室里,里面有一个少女睡在纱帐里,面色酡红,睡得正香。

他打量着这女子,发现她相貌与丽娘有八分相似之处,如果说丽娘是一个熟女,而这个叫琼仙的女子则更加清纯。

他望着对方的樱桃小嘴,想吻上去。想到了丽娘的交待,看到墙上挂着那串熟悉的珠子。屏着气取了下来,他离开了这栋绣楼,回到自己的住处,如丽娘所言,深埋于地上。

想到琼仙的容貌,他难以自抑,脑子里全是对方的影子,如来灵感大发,挥笔铺毫,写了一词《美人睡》的词,取的是《减字浣溪沙》的词牌:

一树梨花漾苇绡,梦中春色画难描。莫是东风沉醉,不胜黄娇。角枕横陈斜照里,朦胧态度越妖娆。铁石心肠人到此,也魂销。

他读着自己的诗词,想着琼仙的样子,不由地痴了。想到即将到来的美人,他心里暗暗有所期盼,将自己的屋子里好好收拾了一番,又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直裰。

夜色降临,整个屋子里一片黑暗,钱禧刚刚点了灯。就发现面前一黑,一股腥臭之气扑面而来,他抬头一看,吓得差点坐在地上。

原来他面前出现了一个恶鬼,这鬼身材高大,和房檐一样高,低头望着他,一脸狰狞之色,手里还拿着一柄钢刀,喝道:“琼仙的珠子在什么地方?赶紧取来,你迟一步,我就一刀砍了你!”

钱禧本来十分害怕,听到对方的话,却心神大定。

他知道这是琼仙的幻术,就不慌不忙地说道:“你让琼仙姑娘自己来取,我才给他。”

恶鬼大怒,举刀砍向钱禧,哪料到钱禧已经看破他的伎俩,也不害怕,伸出头让那恶鬼来砍。

恶鬼无奈,化作一股清烟,消失不见。

钱禧看到恶鬼离开,抹了抹头上的汗:“幸好我赌对了!”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敲门声响,门外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公子,琼仙如愿来访,请开门。”

钱禧激动地打开门,却发现门外站着一个身如铁塔,面色漆黑,龅牙大嘴的女子。她一看到钱禧,呵呵大笑:“公子,琼仙如愿来访,可把我的珠子还给我?”

钱禧看了不相信:“你就是琼仙,那中午在帐中休憩的是谁?”

女子说道:“那是我的表妹,如果您将珠子还给我,我愿给你们牵线。”

哪料到钱禧哈哈大笑:“看来你姐姐的话不假。”

那女子连忙说道:“你别听我姐姐胡说,将我夸得跟一朵花似的,欺骗公子。”

钱禧突然将那女子拉进了怀里,说道:“我不要什么美人,就倾心于你,哪怕你丑比嫫母无盐,我也要与你共度良宵。”

这一下,那丑陋女子再也无法淡定了,她一边推着钱禧,一边说道:“你放开我,我去叫我妹妹。”

钱禧不听,用手勾着她的纤腰不松手,那女子无奈,伸手在脸上一抹,顿时变了一个模样,正是白天在楼上休息的那个绝色女子。

“公子放开我,我如你所愿可好?”

钱禧半信半疑,琼仙说道:“我虽非人类,却从不食言。”

听他这么说,钱禧放开了她,琼仙整理着衣服:“公子不同凡响,多次识破我的幻术,也算是有胆有谋,我既然同意,就嫁给你。只不过合卺之礼不可废,您稍微等一下,我马上就来。

说罢,她起身而去,没过多久,与丽娘一起,用玉盘托着酒来到了钱禧的屋子里。

两个人对面而坐,钱禧打量着对方的娇容,喜不自胜,要与对方行交杯酒,琼仙一脸羞意,不愿饮酒。

丽娘乐了:“都到这了这个地步,你还装什么啊!”

琼仙无奈,瞪了丽娘一眼,这才端起桌上的酒杯,与钱禧行了交杯酒。

一杯酒下肚,琼仙的脸上浮起了一片红云,在烛光之下,更显娇羞之意。

丽娘吃吃一笑:“钱公子,你也不敬我这个媒人一杯酒?”

钱禧连忙举酒站了起来,就这样,丽娘活络气氛,二人一下子饮了好多的酒,一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丽娘就要离开。

琼仙拉着她的手,一脸羞意,丽娘乐了:“妹妹的洞房花烛夜,还需要我这个姐姐服侍吗?”

说罢离开了屋子。

此时已经一脸赤红,酒色上头的钱禧一看到屋子里没有其他人,连忙插上了门,抱着琼仙钻进了帐子里,整个屋子里春色无边。

第二天一大早,钱禧醒来的时候,发现琼仙已经穿好了衣服,正站在床边看他写的那首《美人睡》词,看到钱禧醒来,悠悠说道:“想不到公子有如此才情,善写儿女情长之事。”

“相公,我的那串珠子在哪?”

二人已经成了好事,钱禧也不好欺骗,将藏珠了地方给琼仙说了出来。琼仙一脸羞恼:“公子如此狡猾,你怎么不藏在自己的肚子里?”

从此每天晚上,琼仙都会前来,与钱禧相会,他们二人一起读书,聊文章典故诗词旧事。

陈太史听说钱禧纳了自己的小姨子琼仙为妻,与他关系更加熟络。

钱禧有一个仇人叫贾勇,醉后杖责打死了家里的下人。正好钱禧的胞兄钱祯路过他的家门,贾勇计上心头,强硬地将钱祯拉到家里饮酒,将其灌醉之后,诬陷钱祯借酒打死了贾家的下人,将钱祯告到了官府。

人证物证据在,钱祯没办法申辩,被知县大人一顿板子,只能承认自己酒后杀人。

眼看知县大人下了判决书,待推官大人审核之后就要问斩。

钱禧忧在心头,闷闷不乐。琼仙听说之后,开解道:“陈太史与知府大人有师生之谊,你求陈太史帮你说情,说不定有转机。”

钱禧大喜,来到了太史府上。

听说了他的来意,陈太史点点头:“这知县姓刘,当时他考进士,我是主考官,我们之间确实有师生之谊,可以帮你的忙。只是我听说小姨子琼仙有金玉手珠一串,如果能借我把玩几天,我就替你说和一二。”

听他这么说,钱禧无奈,他回到家,将陈太史的话告诉了琼仙。

他心里忐忑不安,要知道这珠子对琼仙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明白。

哪料琼仙却毫不在意:“你告诉他,只要将你兄长从大牢里放出来,我就将珠子给他。”

但陈太史害怕琼仙事后反悔,要求先得到珠子,再办理钱祯一事。

琼仙听了大怒:“这老叟敢怀疑我的诚信?我让好好治治他!”

说罢,她施展了入梦大法,当天晚上与钱禧来到了陈太史的梦里,在梦里,她让钱禧扮成了元武大帝的相子,自己扮成了仙童,随侍身后。

陈太史一看到这两位,吓得战战兢兢,跪在地上求饶。

琼仙说道:“帝君听闻钱祯负屈陷罪,被关大牢之内,不日就要问斩,命你到王知县那里讲清原由,可免你的罪过。”

陈太史听了,连连点头从命。

陈太史醒来,想到自己的梦境,他不敢耽误时间,连夜写了一封信派下人送给钱禧。

钱禧拿到书信,连忙来到县衙求见王大人。

王大人得到书信之后,又追回了判书,重审此案,发现了其中的漏洞,一经核查,果然是贾勇诬陷钱祯。

当即修改判决书,将贾勇关进了大牢,钱祯在牢里关了一个多月,总算重见天日。

钱禧来到大牢里,来接哥哥回家。发现原来颇具福相的哥哥瘦了不少,脸上的肉都没了。再看他身上,背臀之上伤痕累累,膝盖上的骨头都露出来了,知道哥哥在监牢里吃了不少的苦,抱着哥哥泣不成声。

他咬着牙:“贾勇,我不会放过你!”

此时的贾勇已经关在大牢里,贾勇有一个儿子叫贾祥,钱禧想泄愤于贾祥,却被琼仙劝住了:“公子如果罪及他人,与那贾勇又有什么区别?”

在她的温言劝说之下,钱禧才放下了自己心魔。

哪料到,树欲静,风不止。

没过多久,贾勇不知为何,竟死在了大牢里。

贾勇的儿子贾祥以为是钱禧动了手脚,对钱禧产生了恨意。

这一天钱禧外出游春,刚刚出门就碰到了贾祥,贾祥一看到仇人分外眼红,两个人当时就打在了一起。

幸好路上有其他人行,将二人拉开。

两个人身上都有伤,钱禧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被打得头破血流,昏倒在上,还是有人认识钱禧,将他送回了住处。

看到他一脸伤,琼仙痛得眼泪都下来了,她挥笔写下了一道符,焚烧之后,将纸灰溶于水,给钱禧喝下,钱禧的伤当时就好了大半,醒了过来。

哪料到贾祥还不愿放过钱禧,又一纸状书告到了县衙。

琼仙无奈,只能让钱祯钱禧两兄弟到公堂应诉,临行之际,琼仙拿出了一颗红色的,蚕豆大小的药丸递给了钱禧,让他到公堂之上,将这丸药吞下。

“这是假死药,只要你吞下,就会大睡如死。”

钱祯将钱禧抬到了公堂之上,钱禧悄悄地吞下了药丸,结果验伤还没有结束,钱禧就口吐鲜血,晕了过去。

仵作一查验,发现钱禧竟没有了呼吸。最终判决贾祥殴伤人命致死,将贾祥关进了大牢。

哪料到当天晚上,贾祥不知为何,也死在了大牢里。

原告被告业已死亡,王大人就不再追究此案。钱祯只能带着钱禧的尸首回到了家。

刚刚到家,钱禧突然咳漱了几声,醒了过来。

他听说贾祥已死,连忙将这个喜讯告诉了琼仙,琼仙点点头:“我早就知道了,贾祥身上的伤并不轻,监牢里蚊虫遍地,条件艰苦,死在牢内不足为奇。”

就这样,在琼仙的帮助下钱禧救出了哥哥,报了仇。他十分感激,从此将琼仙视若神灵。

哪料到突然琼仙失去了音讯,一连二十多天都不再与钱禧见面。

钱禧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到陈太史府上找丽娘,也没有消息。

这天晚上,琼仙突然出现在钱禧的面上,钱禧问他怎么回事。

琼仙流着泪:“我以为可以和公子白头携老,半个月前偶然算了一命,你我相聚不过千日,如果我们少见面,就可以多几年团聚。”

钱禧听了,闷闷不乐。

这天晚上,两个人好久没有见面,一见面就如饥似渴,抱在了一起,一番激战。待风停雨骤,琼仙躺在钱禧的怀里,突然眼泪不要钱似的,流得到处都是。

钱禧连忙拿手帕替琼仙拭泪,问她怎么回事。

琼仙嘤嘤道:“因为贾祥的缘故,我犯了天条。今天晚上,我就要离开了!”

突然听到这句话,如一道霹雳,当时钱禧就蒙了。

半天,他才问道:“有谁可以救娘子呢?你告诉我,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在所不辞。”

琼仙正在流泪,听他这话,又乐了:“没那么麻烦,陈太史就可以救我,只是当时为了救您的兄长,我们强逼他写书信,他肯定恨我,怎么会伸以援手?”

钱禧突然想起一物,说道:“陈太史特别喜欢那串珠子,如果送给他,他肯定帮你。只是现在人家已经在桂林做知府,路途遥远,一时之间难以到达。”

琼仙说:“好说。”

她拉着钱禧的手,让他闭上了眼睛,随着一阵清风,二人飞到了空中,钱禧只觉得耳边风声阵阵。没多久,他们就来到了桂林的知府衙门。

此时官衙之内,陈太史正举着灯烛,阅读一篇卷宗。他看到钱禧二人出现在他面前,很是吃惊:“贤弟什么时候来的?”

钱禧说:“我听说兄长喜欢内人的手串,特来献宝。”

说罢在他的示意下,琼仙拿出珠子,递给了陈太史。

陈太史把玩着手中的珠子,欣喜万分,不过人家也是当官的,岂能轻易被糊弄:“此珠子乃贤弟心爱之人,岂能轻易送人,若有所求,直言说来。”

钱禧就将琼仙应劫之事说了出来,请陈太史救她一命。

陈太史沉思片刻:“我怎么救人?”

琼仙说道:“姐夫只要抱着您的官印,坐在公堂之内,不管外面雷电怎么骇人,都不要害怕,不要乱跑即可。”

陈太史同意了。

果然没过多久,晴朗的夜空突然出现了一大片黑云,将整座城给挡得严严实实,大雨倾盆。

随着雨声,那一道道紫色的闪电在府衙的公堂上空不断地盘旋,震耳欲聋。

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府衙内一棵一抱粗的大树被雷劈中,烧了起来,须臾变成了焦炭。

陈太史吓得两股战战,面无人色,想到钱禧的嘱托,他强忍惧意,稳坐不动。

过了一个多时辰,风停雨住,月亮从乌云中探出头来,将清辉洒向人间。

琼仙一头大汗,从陈太史背后走了出来,她整理了一下妆容,敛衽向陈太史表示感谢:“多谢姐夫救命之恩,容来日相报。”

说罢带着钱禧乘风离开了这里。

后来陈太史又升任河南兵备道,带着家眷上路,路过洞庭湖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他们所乘的官船在大风大浪中如风中残叶,眼看就要倾覆,突然一个女子手执那串珠子站在船头,那珠子射出了五彩毫光,直飞云霄。

那滔天巨浪顿时止住了,陈太史一看,那女子正是琼仙,虽时已经过了五六年,陈大史头上已经长出了白头发,而琼仙依旧貌美如初。

琼仙举着手中的珠子,对陈太史说道:“这珠子一式两串,我手中这一串,我时不时祭炼,才有无穷妙用。”

陈太史听了,当时面红耳赤,其实他当年要那串珠子,也是别有用意。因为他曾经在无意中看到了丽娘的妹妹琼仙,惊为天人,就想她收入帐下。

哪料到丽娘得知之后十分纠结。小妹是一个有主意之人,岂是自己的丈夫可以摆弄,偶然有一天,她在太史府的贵客中遇到了一个书生,有才有识,相貌非凡,不是池中之物。

这才有了寺庙半夜祈佛之事,顺便被琼仙的本命珠丢在了地上,这才有了开头之事。

本来琼仙不乐意自己的命运被姐姐安排,但在与钱禧的交锋过程中,发现他有勇有谋,是一个可担当的男子,这才与钱禧有了往来。

哪料到陈太史还不放过她,借钱祯一事要挟琼仙,琼仙梦中施法,破了他的阴谋。

后来琼仙应劫,陈太史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珠子,没料到他拿到珠子之后,怎么操作,都不见琼仙降服于他。

他一直很迷惑,直到今天才知道答案。

他心里有愧,呐呐地刚要说些什么,却发现面前的琼仙已经消失不见。

待他上岸之后,立即赶到了钱禧家里,此时的钱禧也已经人近中年,苍老了好几分。听到琼仙的去向,钱禧也是一脸苦笑:“我们二人只有千日之缘,缘满之日,我也没有见过琼仙。想必如今,她已经位列仙班了吧。”

听到这一席话,陈太史也唏嘘不止,他拿出之前的那串珠子,还给了钱禧,又赠上了钱财,这才继续赴任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